《化学反应原理》高考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3
/ 2

《化学反应原理》高考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张少容

四川省屏山县中学校 645350

摘要:近年来,为了促进学生能全面和谐发展,让学生对未来有多个自主选择,对高考进行了全面改革,在高考中加入了很多新课程和新元素。新教材高中化学课程中包含了多方面的知识,但是学习难度也相应增大,尤其在新版《化学反应原理》这一部分内容,学生学起来更是有很大困难。本次课题针对《化学反应原理》高考试题进行探讨分析,并给出了一些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化学反应原理》;高考试题;教学建议

前言

高考是普通高等学校进行招生的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对于每一个高中生来说非常重要。本文就是以新高考为前提,对《化学反应原理》这一新内容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对以往高考试卷中的题型及考试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结合新课程中的命题要求,了解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遇到的困难,并对其作出相应的建议。

1《化学反应原理》进行考点分析

通过对新高考化学试题进行全面考查分析,得出《化学反应原理》高考试题主要具有以下的特点:

1.1着重考查主体内容和概念

“化学反应原理”的高考试题重点主要是基础知识:反应热的计算、盖斯定律、离子浓度、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平衡常数、氧化还原反应滴定及应用、溶度积的应用及化学电源等。

1.2合理编制,难度适中

从统计数据可知,这几年总体难度差异不大,比较稳定。并且信息的形式比较丰富多变,通过不同的试题类型,能有效考查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不同层次的选拔学生。

1.3 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高考设置的试题与人们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体现化学与生活、科技等各方面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为将来能将化学有效利用垫好基础[1]

2《化学反应原理》的高考试题分析

2.1《化学反应原理》中试题分析

为了人类社会能够可持续稳定的发展,能源就成为人们最为重视的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能源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转化而来,如电能、热能都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转化得来。所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就成为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内容。例如下列试题:

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

(1) 1molN2 (g) 与适量H2 (g)起反应生成NH3 (g),放出92. 2kJ热量。

(2)卫星发射时可用N2H4作燃料,1mol N2H4 (l) 在02 (g)中燃烧,生成N2(g)和H20(l),放出622kJ热量。

(3)汽油的重要成分是辛烷(C8H18) ,1mol C8H18 (l)在02 (g)中燃烧,生成CO2 (g)和H20 (l),放出5518kJ热量。

【试题点评】高考试题在对反应热生成的考查基础上,还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也进行了考查。热化学方程式是用以表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为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一个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还表明了一定量物质在反应中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所以,它首先要表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并且方程式中的物质的状态要用s、l、g、aq来表示。在书写方程式时要注意ΔH 的符号和单位,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以及物质的聚集状态等细节问题。

3教学建议

为了适应和符合高考改革后的化学新内容变化,对高考《化学反应原理》的考查内容、解题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为学生提供一些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的模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思维和方法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提升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把知识变得简单易懂,让学生容易接受和学习。给出以下建议:

3.1 选用典例,把知识进行结构变化

在进行综合复习时,要为学生多选择典型的例题进行分析讲解,不仅要有基础知识的复习,还要从实际生活出发解决问题,让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对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3]

3.2 对知识进行总结分析

对《化学反应原理》的整体内容中进行归纳总结,分类讨论研究,然后分析他们的内在联系,将知识结构化,从内在联系出发对比水的离子积常数、电离平衡常数、水解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的异同,将这部分内容进行归并,集中进行深入讲解复习,易于学生记忆和理解,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学效果。

3.3 进行策略性的知识学习

在复习时,要制定合适学生的复习策略,对学生思维进行发散提升,让学生在解题是有策略性、顺序性。而且在复习过程中要根据复习的内容进行选择合适的过程和方法,突破思想,思考出一类更适合的解题方法。对化学基本概念、理论及化学计算进行罗列,研究其解题思路,了解其出题目的以达到学习目标[4]

4结语

本次课题通过对高考化学中各类试题的出题目的、考查内容、试题进行进行分析,研究高考中《化学反应原理》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要求在教学中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对课本进行深入学习,要多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锻炼,创新解题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全面考试能力。

参考文献:

[1]武衍杰,王秀红.高中化学教科书中概念定义类型的分析与思考—— 从高考争议试题谈起[J] .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25 (11):59-6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0(55): 31-35.

[3]张建华.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建模思维[J].名师在线,2020,35(11):57 - 58.

[4]张绪国.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一以“化学 反应原理”为例[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05(15) :87 -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