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办评分离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管理对策研究1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3
/ 2

管办评分离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管理对策研究1

郭钧 袁利

重庆市潼南区教师进修学校 重庆 402660

摘要:管办评的分离是随着素质化教育发展应运而生的全新产物,强调的是政府引导,公共政策设计,服务平台建设,监管职责完善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能够进一步凸显出教师管理的作用,提升学校的管理效能,让教师的专业发展获得更加充足的支撑。在这一政策的引导下,中小学教师的管理会变得更加深入,逐步从借鉴他人的视角走向多元化发展的道路,所以也需要获得更加高度的重视和关注。

关键词:管办评分离;教师管理;规范

引言:

从内涵上来讲,管办评分离的制度设计就是要把教育管理,自主办学,社会评价等权责关系梳理清晰。对于中小学的教师管理来讲,应当以学校本身为起点,从方向,管理理念,管理能力等多个角度出发,让教师队伍能够向着专业化和标准化的方向迈进。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模式来讲,新型的理念能够结合教师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平衡教师的心理情绪,让教师可以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动权,激发教师的内生动力,跟随学校自主办学的脚步,为教育的改革出谋划策。

  1. 完善机制,管理改革

管办评分离背景下,政府放权,学校办学自主权加大,由社会介入评价,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管理也应当有所改变。学校必须要逐步引进精细化的管理理念,推动常规管理体制的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要构建更为有效的组织机构,设计周密的工作计划,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分工,明确奖惩机制和纪律秩序。具体来讲,学校应当打造团队式的备课模式,需要集思广益,让教师从低效的备课模式中脱离出来,按照学科和年级进行层次化分级,让学科的建设能够变得更加精细化。同时,还要按照特定的阶段和周期展开大范围的教研活动,记录教研组的工作细节和发展过程,让那些一线教师也可以时刻鞭策自己,在反思中取得成长和进步。除此之外,还要在校内针对教师的备课进行展示,让那些新的教师也可以拥有发挥自我的平台,让新老教师能够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在管理教师队伍的时候,学校要坚持全面发展和精神道德建设的方针,必须要打造完善的德育工作团队,引导班主任寻找新的合伙人,让新教师也可以快速适应岗位,在必要的情况下,也要打造志愿者团队和心理工作室,这样不仅可以让师资力量回馈社会,同时也能够让学生获得心灵上的舒缓和解放,推动人力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实现。还有,学校也要重视人文的关怀和引导,要把教师看作大写的人,教师在管理学生的时候也希望自己能够获得更多发展的机会。因此,学校给予教师充分的关心和温暖,注重内涵式发展,为教师成长提供机会与平台,推进教师专业发展,让教师在工作中也可以体会到生活的乐趣与色彩。

  1. 多元推进,融合上升

在管办评分离的引导下,管和办始终是重中之重,评价却反而是难点,只有突破这一瓶颈,才可以让考核的机制变得更加完善,教育发展才能更加规范和科学。完善的管理体制与机制,可以推动教师更加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师的心理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推进学校办学效果的提升。专业的社会评价机构需要不断加强能力建设,提高评估水平。专业的机构做专业的事,增强信誉度,获取国家认可的资质,科学开展教育评价。在这里,学校应当在量化教师考核的同时,注重多元化的延伸和拓展,要定时开展家长开放日,通过问卷调查或者是线下采访等形式,收集家长或者是社会对教师工作的反馈意见,并展开组内评价,这样可以让教师获得更加有效的参考。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名师促骨干,骨干带新芽,新芽多胜任这种层次性的对接活动,让教师能够靠近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满足不同的实践标准,做到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学校需要注重对个人价值的实现,要结合队伍发展的平均实力,以及教师本身的特色与优势,打造层次突出且优势鲜明的骨干队伍[1]。推进教师自我评价改革,教师在展开自我评价的时候,也需要融合学校管理者,教学参与者等多方的力量,结合同事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以及社会评价,获得更加充分的信息,由此来总结出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并在后期做出有效的调节和改正。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发展并不是一刀切的,管办评分离能进一步促使教育走向更加规范化的轨道。

  1. 管办评分离,规范发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实施管办评分离,因此对于管办评分离的研究也日渐多了起来,有管办评分离背景下高校的研究,也有对中小学的研究,如杨志刚指出推进管办评分离,需要根据不同权力的不同性质,从治理的角度,重新厘定政府作为行政管理者、学校作为具体办学者、社会作为评价者的关系,形成政府科学管理、学校自主办学、行业自律、社会参与、协同共治的开放互动的教育治理体系。作为教育主管部门,科学制定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应当把重点放在学校整体发展的脉络上,以制度建设为依托,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措施,以人文关怀为着力点,打造具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并以文化为基础,推进学校整体发展,实现良性循环。教师管理要把以制度管理的刚性与人文关怀的柔性有机结合,鼓励教师多多参与办学管理,评价制度管理和教务工作等多项活动,让一线教师真正成为推进学校发展和教育发展的生力军。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重点无经费课题《管办评分离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管理研究》课题编号:2016-20-002;重庆市潼南区2019年度课程改革专项课题《基于国培3.0的教师培训管理团队专业化研究》课题编号:2019-048;重庆市2020年度教师发展规划课题《国培3.0背景下教师培训管理团队专业化研究》课题编号:JSFZB2020102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姜娜.管办评分离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培训班级管理工作新思考[J].时代教育,2016(06):7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