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3
/ 2

后疫情时代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白红华 1 黄婷 2

( 1.云南省玉溪卫生学校 云南 玉溪 653100; 2.云南省玉溪市中医医院,云南 玉溪 653100 )

摘要:医护人员是国家宝贵的资源,是守卫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卫士,在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数万名医护人员用血汗和生命展示了当代医学人的精神风貌,是最美逆行者。医学教育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在持续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积极落实医学教育改革发展政策,转变医学教育教学的观念,促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变革,融入大健康理念,构建新型公共卫生人才和短缺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教学效果,为医学生发展及医疗队伍的建设打造平台。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教育教学改革;医学教育

所谓后疫情时代,并不是我们原来想象的疫情完全消失,一切恢复如前的状况,而是疫情时起时伏,随时都可能小规模爆发,从外国外地回流以及季节性的发作,而且迁延较长时间,对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的时代[1]。医学卫生院校应该及时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才能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卫生专业技术人才。

1 积极落实医学教育改革发展政策

2017年国办印发《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意见》,旨在推进医学教育发展,加强医教协同。目前很多大医院不断扩展,导致优势资源中心化,很多地区基层社区卫生有待加强[2]。医学院校应该努力争取从制度和资源上保障医学教育发展,尊重医学发展规律,结合自身院校专业发展现状,制定符合后疫情时代发展的要求、符合学生实际特点的专业建设方案,明确学校专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整合各种优势资源,引进优秀师资力量,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师资融通,为医学生发展及医疗队伍的建设打造平台。

2 医学教育要融入大健康理念

“健康中国 2030”对医学院校专业建设是新的机遇,而努力培养适应后疫情时代社会需要的、高质量的卫生专业技术服务人才,是大势所趋。健康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的重大需求,大健康包含了身体、精神、心理、生理、社会、环境、道德等全方位整合发展理念,大健康不仅关注生病的人群,还关注健康、亚健康、有高危因素和出现早期症状的人群;不仅关注疾病诊断治疗,也关注疾病预防、疾病康复,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健康问题。现代医学教育要求将这种大健康理念和内涵整合到医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中。让医学生和青年医生在成长中能主动关注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形成以人为中心的医学理念。

3 构建新型公共卫生人才和短缺人才培养体系

据调研显示:现有公共卫生特别是全科医疗和康养护服务体系难以有效应对日益严重的急性传染病、慢性病高发、人口老龄化等复杂健康问题的挑战。应高度重视培养、建设技术过硬的临床医疗救治、护理、预防医学、中医康养技术、检验等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作为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主力军,做好适时补给与能力储备。加强护理、康复医学、康复治疗师、中医康复技术人才及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等学科和领域人才培养,优化短缺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岗位吸引力与职业认同。

4 医学教育要促进教学内容变革

4.1把思政内容融入教学

医学教育者需要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觉悟,时刻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落实到教学中,深刻反思此次疫情产生与疫情长期存在的深层原因,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既要注重课程内容的专业性,还要将课程思政的要义揉合其中,进一步加强专业学习融合“课程思政”的设计,使其贯穿学科体系、专业体系,纳入管理机制和课程建设体系之中,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和德智的相互转化。

4.2 强化医学人文和专业技能

医护人员一是要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和精湛的医疗技术,二是要有厚重的人文情怀。医学人文是当代医学教育的重点内容,要将人文素养和医德教育贯穿于专业技能教学整个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针对医学工作很强的社会性,医学生需要学习社会学、艺术学、经济学、卫生学和法学,学习医学发展史和医学伦理学,知悉前沿技术的伦理和法律法规要求。

5 促进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变革

5.1促进教学理念的变革: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理念已成为普遍共识。

线上教学可以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一样,可有效组织、执行、管理和监控整个教学过程,运用互联网工具及时得到教学反馈。另外,线上教学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地域和时空的限制,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学习时间。疫情中的教学模式经历了一场观念的洗礼,重构了教师对线上教学方式的认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理念已成为普遍共识[3]

5.2促进教学方法的变革:推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在新冠疫情发生之前,教师已经尝试了直播、微课等不同的教学手段,而疫情为线上教学提供了发展契机,让更多的医学院校教师积极推动教学方法改革。线上教学能够提供生动、直观的图像、图形、动画、视频,还可模拟临床操作和实验过程等,将抽象概念形象化,便于理解和记忆,从而调动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考评结果显示,单纯线上教学,学生对于医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都明显低于课堂教学。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各有优势,可采用多元手段将两者有机融合,推动混合式教学。

5.3促进教学媒介变革:利用互联网媒介开展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学媒介成为用来传播知识的通信手段,包括教材、教学参考资料、模型、图片、幻灯片、录音机、录像机、电影、电视等。疫情后,医学院校教师深刻意识到增加教学媒介的必要性。自媒体是当今社会的热门,具有高效、及时的特点,可参与度非常广泛。医学教师可以尝试应用自媒体,推送医学知识,扩展课程内容。互联网媒介的多元化可满足医学生随时随地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除了利用线上媒介之外,还要与传统线下媒介相结合,发挥各自优势,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竹立.【后疫情时代,教育应该如何转型】.中山大学

[2]詹启敏.【医务人员是国家最宝贵的资源】.医院管理论坛报(5).2021.01.30

[3]王爽.【疫情对中医药院校教学改革的启示】.中国中医药报(3).2020.12.17

61c4294d987d3_html_57eb4da3ad53ef71.gi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