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推动卫生健康共同富裕的嘉兴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7
/ 3

高质量发展推动卫生健康共同富裕的嘉兴实践


孙雪芹

嘉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孙雪芹 314001


【内容摘要】人民健康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首位保障,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本文旨在通过全面梳理“十三五”以来嘉兴卫生健康工作取得的优异成果、存在的具体问题,结合实际提出针对性举措,推动率先实现卫生健康领域共同富裕。

【关键词】高质量;共同富裕;共建共享


为人的全生命周期提供优质共享的公共服务,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首位保障。多年来,嘉兴市卫生健康工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保持“没有走在前列也是一种风险”的忧患意识,持续推动卫生健康改革发展,不断完善全生命周期供给机制,全市人均预期寿命已达82.82岁,婴幼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等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健康浙江考核连续三年考核优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连续多年位列全国、全省前列,国家卫生城市(县城)和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实现“满堂红”,公立医院绩效考核5家医院达到A等级,爱国卫生运动经验入选健康中国行动典型经验案例,全市基本健康服务均等化实现度90%以上,为嘉兴开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的典范城市新征程奠定了坚实的健康基础。

一、近年来的主要工作成效

(一)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区域共享。持续深化城市紧密型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建设,全市共建立13个医共体,包括17家县级医院和52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着力构建服务、责任、利益、管理、信息和文化共同体,撬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2020年全市县域就诊率89.24%、基层就诊率71.04%,基层医疗机构群众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5%以上。高标准落实首位战略,持续深化接轨沪杭,实现长三角地区卫生健康全领域合作共赢。目前全市已与62家知名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建医疗卫生合作项目255个,每周平均有110余位专家来嘉坐诊,服务百姓逾75万人次、节约经费6亿元。今年以来大力实施“名医到嘉”工程,柔性引进百名知名医疗专家到嘉兴,开展门诊、会诊、教学、科研等深度合作,目前已与76位专家达成合作意向(上海60位,杭州等地16位),已签约专家36位。

(二)深化卫生健康数字化改革。以治理和服务为重点,聚焦群众高频需求,统筹推进全市卫生健康领域数字化改革,重点推进“1+4+X”创新改革(打造1朵嘉兴健康云;统筹推进卫教融合健康管理、“两慢病”数字健、健康惠老、互联网+中医药等4个应用场景的建设推广;以智慧医院和未来社区建设为抓手,挖掘或培育1批优秀的创新应用)。目前嘉兴市“浙江健康云嘉兴子平台”“卫教融合——学校、幼儿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协同应用”等5个项目入选首批省级卫生健康数字化改革基层创新储备库入库项目。升级市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省、市、县贯通,可调阅17家省级医院和本市域范围内126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相关数据,各级医疗机构已调阅平台健康数据350万人次,智能提醒171万人次。

(三)打造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金名片”。把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民心工程,围绕“全民健心,幸福嘉兴”主线,聚焦平台、队伍、机制三个关键,探索打造嵌入式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嘉心在线”、培养斜杠型社会心理服务人员——心理顾问、建立常态化社会心理服务机制——健心客厅,实现全生命周期覆盖、全市域布局、全社会协同,试点工作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发文肯定,《光明日报》《健康报》刊发市委张兵书记署名文章,初步探索出了一条通往幸福的“健心之路”。目前“嘉心在线”可为全体市民提供全方位的实时心理支持和心理援助服务,逐步形成了上有高度、下接地气、中有内涵的嘉心品牌;卫生、教育等部门的心理顾问已着手开展1带20的裂变培养,逐步辐射嘉兴全市五县三区;“健心客厅”建设已列入市政府重点民生实事项目,设定40个“健心客厅”建设目标,目前全市共建有3家(嘉兴市图书馆总馆、运河公园“智慧书房”、油车港镇图书馆分馆)。

(四)加快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实现患者高治愈率、医务人员零感染。守护境外入浙“北大门”工作受到国务院督查组表扬及多位省领导批示肯定。在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下,坚持强顶层、夯基层,集中力量快速补短板,不断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逐步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综合协调,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平战结合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重大疾病防控扎实有效,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等慢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和规律服药率不断提高,2020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在册管理率99.80%,规范管理率99.48%,规律服药率97.17%。打造“护卫生命 天使血缘”爱心献血项目品牌,全市临床用血和机采成分血100%来自无偿献血,连续7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和“浙江省无偿献血先进市”先进称号。

(五)率先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快基层服务网络建设,全市共建有镇卫生院4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家,确保每个建制镇有一所政府举办的卫生院,每个街道办事处辖区内有一所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进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规范化建设,按照“二十分钟服务圈”要求规划设置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全市实现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全面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成功创建甲等乡镇卫生院32家,全国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35家,全国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高质量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12大类项目得到有效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连续多年位列全国、全省前列(2015年度国考第一、2016年度省考第一、2017年度省考第二、2019年度省考第一、2020年省考第二)。

(六)健全“一老一小”健康服务体系。以国家级医养结合、安宁疗护试点为契机,深化医养结合、康养结合,全市1082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医养结合实现全覆盖,做细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市规范签约178.00万人,规范签约率为48.99%,十类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为86.24%。“医养护”智慧服务模式成为全国典型。加快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积极推进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建设,新增托位4830个,建立婴幼儿照护服务中心35家。成立婴幼儿实训基地,组建嘉兴市首批0-3岁婴幼儿心理顾问精英团队,开展婴幼儿养育照护小组活动,提升婴幼儿家庭科学养育能力,实现了幼儿养育照护小组师资、场所、人群全覆盖。

二、存在问题

(一)医疗卫生资源供给存在不均衡、不充分情况。对照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要求,我市卫生资源的供给总量仍显不足,供给结构仍不合理,供给质量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如全市每千人口医生数、护士数等资源指标短板问题;“高峰不高”“基层不强”问题等。

(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存在不健全、不完善情况。我市作为长三角核心区枢纽型城市,流动人数量较多,输入性传染病流行潜在风险、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率较大。目前我市尚未建立高级别P3实验室,市疾控中心公共卫生应急检验大楼建设进展缓慢,公共卫生应急网络亟需健全,医疗机构传染病救治能力有待提高,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不足。

(三)大卫生大健康格局存在不协同、不到位问题。公众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不强,对心理服务的认知存在偏差,全方位全周期维护人民健康没有形成闭环。“三医联动”改革协同性有待加强,配套政策不完善不及时,现有政策下优秀人才留人引人难。

)卫生健康领域数字化改革面临任务重、压力大局面。对标省“1+5+2”任务部署和“一年出成果、两年大变样、五年新飞跃”的进度要求,我市卫生健康领域数字化改革任重道远。各地信息化建设水平不平衡,未能形成高效的联动协调机制,全域卫生健康数据互联互通质量还不高,卫生健康大数据挖掘和应用还不够。

三、意见建议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委将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精神,紧扣市委“1-10-8”的总体思路,聚焦大健康体系改革,深入实施健康浙江行动,加快建设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深化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联体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实现医疗卫生资源更加优质均衡,医疗健康服务更加普惠公平,努力在先行市建设中展现卫生健康担当作为。

(一)聚力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强化上海口岸入境人员来浙转接隔离闭环管控。加快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建立起人群免疫屏障。实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标准化工程,全面推进医疗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深度协作。增强人员力量配备,二级以上医院设立公共卫生中心,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公共卫生医生配备达2名/万人以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配置原则上按照每万常住人口1.75名的比例核定。统筹建立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管理平台,纳入全市大应急体系建设,实现多部门信息数据共享和应用协同。

(二)聚力抓好试点改革任务打造试点“金名片”。深化全民健心行动。巩固提升前期国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成果,扎实推进“心理顾问培养”“嘉心在线”“健心客厅”“健心广场”等建设,线上线下联动打造一批特色示范点,有效提升社会治理主体心理疏导服务能力,打造更符合市民需求的社会心理服务生态系统。关注一老一少。加快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全力做好全国医养结合、安宁疗护试点工作,逐步形成具有嘉兴特色的医养结合和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加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将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十四五”托育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出台土地、住房、财政、投资、融资、人才等方面支持政策,大力发展成本可负担、方便可及的普惠性托育服务。

打好改革“组合拳”。建立完善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建设长效机制,围绕“人、财、物”,全面推进县乡医疗卫生资源实质性融合,探索实践“三医联动、六医统筹”创新举措,发挥医保报销比例杠杆作用,不断加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宣传,促进群众有序就医。

紧扣全省数字化改革要求,优化人口健康平台,迭代“互联网+医疗健康”公共服务应用,打造具有嘉兴特色的卫生健康数字化改革标杆。深入贯彻落实全省中医药大会精神,做大做强市长三角中医药研究院,积极引进院士(专家)工作室,加快促进全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积极创建省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市。

(三)聚力补齐发展短板问题超常规补齐人才短板。重点解决千人医生数、千人护士数不足和高端人才短缺问题,出台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引育政策,加大卫生人才培育,强化高层次人才、青年优秀人才招引力度和基层卫生人才定向培养力度,加快实现医学人才增量提质,确保“十四五”末千人指标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全方位补齐资源短板。科学编制“十四五”区域卫生规划,加快推进市第二医院整体迁建、市中医院改扩建项目和市第一医院二期新建项目,启动建设市康复医院,规划新建嘉兴市儿童医院、肿瘤医院等专科医院。全面推进市、县、乡、村四级医疗机构提标升级,整体提高服务水平。三是高标准打造医学高峰。瞄准现代化、对标国际化,积极争取国家级区域专病中心或分中心建设,省部级重点学科(专科)建设,市级三甲医院敢于冲在全省前面,打造成为全省领先的三甲综合医院和专科龙头医院,辐射带动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升级发展。

(四)聚力推动首位战略落实。锚定打造长三角一体化新增长极目标,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强化机遇意识、开放意识,主动对接长三角优势医疗资源,大力实施“名医到嘉”工程,积极参与优质医疗资源共建共享、公共卫生一体化、中医药创新合作、健康信息标准化和互联互通、综合执法监督协调联动等方面的活动,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交流合作,借力发展,实现政策衔接、资源共享、优质供给。积极构建多元办医新格局,在办好公立医院的同时,充分激发社会活力,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领域,与公立医院错位发展,做大总量,提升质量。

(五)聚力融入生态示范创建。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行动。强化部门工作融合,综合国家卫生城镇创建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美丽城镇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全域秀美”创建、垃圾无死角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深化“我爱我嘉·清洁家园”环境整治爱国卫生运动,实现“清、整、治、改、健、提”六字诀深入全民,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全面普及,共建共享、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工作格局有效形成。国家卫生城市(县城)、国家卫生镇、省卫生村全覆盖得到高水平巩固。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