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新课程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8
/ 2

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新课程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曾凡成

单位:铜仁市第三十三小学 邮编: 554300

摘要:数学的学习不仅仅作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关乎着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因此数学的教学地位在教学中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数学作为一门实用性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学习它的目的更是在于它的应用。因此,针对数学学习不仅要求理解数学,更要注重对数学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正因如此,针对小学数学的学习,我们更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将数学联系生活,将生活融入数学,构建有趣生活情景去学习数学,解决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致。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引言:在当今新课改工作的持续推进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数学教学的重要性,正因如此,如何将数学教学更具生活气息,怎样将生活转变为数学学习的天然课堂成为了当下小学数学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本篇文章就如何有效的将数学与生活建立有机联系提出相应策略,以切实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营造熟悉的生活情景

小学数学的知识大都来源于生活之中,因为小学数学教育是帮助学生以直观的数学方式,加以学生们的数学理解与计算去认识我们生活中的各个场景、各个事物。小学数学课本中的“生活中的数、比较大小、位置与顺序、认识图形”等,都是来源于我们的实际生活之中。当我们在生活中时常看到这些事物,时常去应用它们,自然,学生对这些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的接受程度就相对较容易。正因如此,倘若我们将课本的内容回归于学生们的生活之中,那么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就会更深,也会更加清楚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于生活情境之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本中,关于在《认识图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生活化的问题来吸引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之中,让同学观察自己身边都存在着什么图形,比如我们常用的本子也是长方形的、墙上的钟表是圆形的、黑板也是长方形的等等。通过将课本知识回归生活、生活情景引入课堂的教学方式,不仅能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同时同学们也通过自身的实践体验到了这类数学知识在生活的哪些方面有着实实在在的应用。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孩子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更是在无声无息中锻炼了孩子们对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问题,增强数学的生活场景应用性

小学数学的教材内容的编写设置更加的贴近生活,教材案例大都来源于我们生活中时常遇到的数学问题。这就需要教师首先充分备课,深化自身对于教材生活化的理解,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化数学生活化情境的打造,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情境进行巧妙的结合,通过生活实例来引导学生积极发现其中蕴藏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运用数学课堂所学知识来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最大程度上的理解生活中数学的应用意义,更让学生在生活化教学场景中得到了知识的实践与应用机会,从而在数学学习中获益颇多。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折线统计图》这一方面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与教学内容相联系,进行生活情境化的教学,首先教师安排每个小组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选择统计数据,比如学生的身高、体重、兴趣爱好以及上学方式等,在引导学生根据数据进行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而后每个小组针对自身绘制的统计图,结合课本知识提出相关统计问题,再令学生进行交换解答,最后由教师统一点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绘图能力,也对课本上所要求掌握的知识信息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还将统计知识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建立了一定联系,这将会有效地提高学生们对该部分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布置具有生活情景作业,激发学生创造性思

在当下“双减”政策的持续推进下,课后作业成为了“双减’政策落实的主阵地,因为课后作业不仅仅是对学生们课堂所学内容的考察与巩固,更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扩展。而“双减”政策的出台并不是认为课后作业不重要,需要将其抛弃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更是希望课后作业的布置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具有高效性与生活性而非重复繁多的无效作业。因此,建议教师布置与生活的实际应用有着深深的联系以及具有动手性和应用性的作业,甚至可以设置奖励制度,从而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致,鼓励学生保质保量完成作业,端正学习态度,老师也能达到自己预期目的。不同的学生,思维方式也大都不同,通过生活性的作业布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学生的学习创造能力,扩展他们的思维,同时利用数学方法发现、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更容易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学习带来的愉悦体检以及知识获取的意义。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认识钟表》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布置手工作业,让同学们自己制作一个钟面,上面包含着时针、分针、秒针以及数字,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便可以明白钟面上分有12大格,每格代表一个小时,以及时针、分针、秒针的含义等等,在课堂教学中,更是可以应用学生们制作的钟表进行生活情景教学,教会学生们如何认识时间,学习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通过这种方式,使自己获得了新的知识,对所学数学知识也会有一个更深的理解与应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想要实现将生活转化为数学学习与应用的天然课堂的目标,就必须就必须以当下小学数学教学要求为立足点,积极转变教学思维,丰富自身教学技能,探索出与学生需求相匹配的教学方式,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课堂吸引力,将课本知识回归生活,结合生活实例和一些充满趣味性的作业,教会学生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使数学生活化课堂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陆凯迪.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1(01):44.

[2]柳金荣. 初探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