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促进“四个突出” 发展四力

/ 2

信息化促进“四个突出” 发展四力

鲁方姣 蒋先军

湖北省潜江市第二实验小学 433100

伴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反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生命个体本身的幸福感,人们越来越认同教育应着眼于人的素养发展,而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普及,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广泛运用,渐渐带来了教学过程信息化、教学质量监测信息化、教学管理信息化、教学条件信息化……在如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如“自主学习”“实践能力”方面,信息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信息化促进了四个方面的“突出”,助推了学生四种学习能力发展。

突出情境创设 呈现知识来历—开启“洞察力”

洞察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某种意义上反应的是人的一种直觉、敏锐、深刻,有赖于人长期持有主动观察、思考、判断、分析等习惯。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虽然早已摒弃了教师知识权威,高高在上的角色意识,但唯书、唯师的现象依然或多或少存在于课堂,老师说的都对,老师怎样说明知识学生就怎样记录原委……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学生对周围世界的漠视、迟钝、不予推敲。所以,教学中应注重知识产生必要性的呈现,结合信息技术环境,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中自主发现每项内容的学习源于生活的需要,每类知识的产生源于现实的需要,自然形成一种主动观察生活、关注生活、并积极反应的意识与习惯。

信息技术能声文并茂地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生活背景,形象地呈现知识的来历。如《分数的产生》,通过课件创设情境:“小红和小明去游玩,他们为这次游玩准备了一些东西,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什么呢?(出示4个苹果、2瓶矿泉水、1个蛋糕)如果是你,你打算怎么分这些食品?”课件创设生动的情境很容易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结合学生口答,老师继续追问并用一个算式表示学生的分法:4÷2=2;2÷2=1;1÷2= ?得到结果的是:2个苹果,1 瓶矿泉水,半个蛋糕。这“半个”能用我们学过的一个数来表示吗?你怎样表示?引导讨论,从而让学生真切体会“半个苹果”已经不能用整数表示,需要新的数——分数产生,从而自然感受新的数——分数产生的重要价值,产生对分数的好奇、揣摩。又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现彩色的太 阳、月亮、地球三个天体的运行规律,既地球绕太阳转一周是一年,月亮绕地球 转一周是一日,地球绕地轴转一周为日,再配以悦耳的音乐,生动的画面将学生带入奇妙的宇宙,感知年月日的来历。这样的多媒体情境导入,引起学生对新知强烈的探究欲望,他们纷纷提出想知道年月日是怎么来的、年月日是怎样产生的、 年月日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样把学生带入广阔的数学天地。

教学中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引发学生主动思维,借助情境呈现新知,让学生注重每个新内容、新知识的呈现与来历,体现知识产生的必须与必然,学生自然会被数学的神奇所吸引,被生活的丰富所吸引,形成一种常态化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释问题的自觉与迅捷,这样的成长才是时刻彰显智慧,折射灵动的。

突出知识产生 亲历过程探究——催生“探究力”

如果说洞察力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隐性感受力,那么探究力则更外显为一种有始有终的行动力。数学学习需要探究力,因为它离不开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等数学核心素养;生活中更需要探究力,因为它包含了克难奋进、果敢刚毅、持之以恒、有序、细致等众多不可或缺的优良品质。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的特殊功能,引导学生学会在学习中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亲历探究过程,例如,教学“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可利用多媒体将书中的圆形,由静态变为动态,动态显现圆,将它分成红蓝色各一半,再把它平均分成16份,展开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再把它平均分成分32份、64份,继续拼成一个新图形,根据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现: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会越细,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形。教师此时再分层设计两个探究活动——活动一:这个长方形的长与这个圆的关系?这个长方形的宽与这个圆的关系?活动二:通过这些关系,你知道怎样计算这个圆的面积?这种探究活动有了前面课件的演示帮助,学生会非常乐于并很容易探索出答案,得出圆的面积计算方法,而且这样的探究过程得出的知识,学生记忆深刻。这样的探究活动大家都不陌生,用信息化辅助教学,催促我们的学生积极探究,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了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更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于亲历中成长!

突出重难点——诱发“创新力”

如果说“探究力”是一种外显的有始有终的行动力,那么“创新力”则是这种行动力的拓展和升华。现代教育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能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诱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多媒体辅助教学进入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多媒体课件能生动直观、变静为动、图文并茂、 虚拟现实、放大细节、拟真等特性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教学内容,进行动态的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这个特点可处理其他教学方法难以处理的问题,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这样能帮助教师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这个重、难点,教师可采用电脑进行演示,首先显示一个长方体,再把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右面这相邻的三个面分别着上红色、蓝色、黄色,然后移动前面至后面、移动右面至左面、移动上面至下面,发现前后两个面、左右两个面、上下两个面完全重合,引起学生概括“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接着,选择水平方向的一条棱旋转,发现它与其它三条棱长度相等,亦即水平方向的四条棱长度相等,同理,得出上下方向的四条棱、前后方向的四条棱长度都相等,再引导学生概括成“相对的棱长度相等”。这样同学们便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获取知识。又如,在教学相遇问题中,用速度和乘时间求路程和比较抽象,学生难以接受,于是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经3 分钟相遇的画面,然后用线段图表示两人走的路程和,接着闪现两人每分钟走的路程,并把它们合并成一条小线段(速度和),走了3 分钟就有了3 段这样的小线段,它们的总长度也是两人走的路程和。此时教师无需更多言语,只需借助多媒体,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不仅顺利地突出了重点,化解了难点,发展了学生的智力。

突出随堂反馈 即时评价——厚积“合作力”

未来社会,合作力已成为社会人不可或缺的能力。在我们的课堂中,如何厚积学生的“合作力”?课堂即时反馈评价是最好的途径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道:“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很熟悉这种情景:当被问到的学生刚刚开始回答问题的时候,所有其余的学生就各干各的事情了;对回答进行思考的,顶多也不过是少数几个有可能被提问的学生。一个疑问使我长期得不到安宁:怎样才能在检查功课的时候,对所有的学生都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以便使教师对全班的工作都能检查到呢?”现在我们的教育信息技术解决了这个难题,实现了课堂在线的即时反馈,实现了学生作业或作品的最大限度的展示。如云教学平台、希沃手机助手等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在线反馈的作用,使我们检查学生的作业成为了有效的劳动。

云平台中的“随机点名”,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公平公正的展示机会。 “随机点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了一种师生课堂交流的更好模式。传统课堂的教师点名方式,由于学生已熟知自己教师的点名习惯和规律,所以那些认为自己不会被教师点到的学生便会产生思维的惰性,不会去思考问题,久而久之,我们的很多不会被老师在课堂上点到的学生,就会长久得不到思维的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升。“随机点名”的方式消除了这种滞后的现象。它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了一种公正、公平的评价方式,我们课堂上的学生也会更好地注意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思维会更活跃,学习效果会更好。

云平台教学中的“随堂反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师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平台。如教师可以上传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制作的统计图、同桌合作的表格等,让学生互相欣赏,互相评价,起到相互借鉴和鼓励的作用。我们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同时上传多位不同学生的作业,鼓励和引导学生分析观察不同的作业,找出作业中的优点和不足,分析错误,举一反三,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除此之外,在教学中,有些学生会出现胆怯心理,我们教师可以通过QQ鼓励学生。另外云平台的作业反馈系统,能及时让教师与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对话、交流,帮助其解决困难。

根据课堂上“随堂反馈”系统的即时反馈情况,教师可以随时公正、公平的评价学生。教师评价的时机居多,可以是“随机点名”答完后的及时点评,也可以作业或作品上传反馈后的鼓励和剖析。可以是针对学生个体的,更有评价合作小组的。把握评价节点,妙用评价艺术,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融汇于学科知识的点拨之中,可以实现润物无声,大道至简。数学课堂还可利用信息化经营成小小社区,并采取“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等多种形式进行课堂评定,让学生在交往互动中形成正确反思,学会接纳他人意见,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体验被尊重的愉悦,厚重合作力。这样我们在及时的反馈中,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又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既关注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知识与技能,又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过程与方法以及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落实了学生的素养提升。

在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方面,只要我们着眼于“全面发展的人”的方向,信息化是我们最美最好的乐器,我们终会唱出一曲曼妙的炫音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