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实现“五育融合”的有效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8
/ 2


初探实现“五育融合”的有效途径

黄小玲 1 刘海燕 2

广东省 广州市番禺区洛浦上漖小学 广东 广州 511430

【内容摘要】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明确“五育融合”的教育发展目标。“五育”并举强调德智体美劳缺一不可,是对教育的整体性或完整性的倡导,“五育融合”则着重于实践方式或落实方式,致力于在贯通融合中实现“五育”并举。探索“五育融合”的有效途径,从根本上形成有机关联、整体融通、综合渗透的系统思维,才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整体发展、个性发展。

【关键词】“五育融合” 有效途径


“五育”分别承载着自身的育人目标和价值,在各司其职、各尽其力的基础上走向“五育融合”。

一、探索五育融合有效途径的必要性分析

传统教育之所以存在不够融合的顽疾,根源在于思维方式的点状、割裂、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等,从而导致各种教育之力的相互抵消、相互排斥,无法形成教育合力。以劳动教育为例,目前开展劳动教育,往往是首选增设和单列劳动教育专项课程。这种做法的好处不言而喻,但弊端也显而易见:在已经非常拥挤的学校课程体系里增加新课程,势必会给师生带来新的负担,也可能会削弱劳动教育自身的价值。之所以如此,症结依然在于劳动教育课程与其他各育课程分离,是在已有各育基础上“做加法”而来的,它的存在有可能对其他各育造成一定程度的削弱,毕竟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是固定的,某“育”增加了,其他“育”势必会有所减弱。

通往育人质量提升的路径多种多样,其中“五育融合”是当前及未来基础教育改革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和路径之一。

二、探索“五育”融合有效途径的意义

1.打造学校特色品牌的需要。学校从顶层规划“五育融合”育人体系,设计“五育融合”落实机制,整体建构,以德立身、以智启人、以体健身、以美润心、以劳拓能,探索出实现五育融合的有效途径,打造学校特色品牌。

2.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探究五育融合的有效途径,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出未来社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具有广泛适应力的学生,培养学生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自主发展力和社会参与力、以高阶思维为核心的综合理解力和融合创生力,最终达成育人目标。

三、探索“五育”融合的具体措施

学校可以通过课题引领,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同步采取以下的具体措施:

(一)以课程为主阵地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载体和核心内容,课程的融合设计与实施是学校推进五育融合、更优质高效地实现五育并举的关键。学校可结合品牌打造构建特色课程。如我校地处龙舟之乡,可以结合龙舟文化特色来构建,同时结合项目课程、小农田劳作课程,最终形成我校劳动教育校本课程。

61caccf4bebf9_html_5d99bf3e643743bb.png

本课程以校内特色课程(主题活动课程,小农田劳作和龙舟文化特色项目)为主,以校外课程为辅。校内特色课程以综合实践学科为载体,融合综合实践、道德与法治、科学学科的素养要求,精心设计劳动融合课。这样的融合,增加了学科专业性知识,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了劳动习惯与品质,从而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二)以活动为主渠道

61caccf4bebf9_html_619cc017ed164017.png

1.丰富校内活动,践履五育融合。

1)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文明礼仪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结合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升旗仪式、主题班会以及“教师节”等重大节日,组织开展“六个一”活动,即看一部文明礼仪专题教育片、写一篇文明礼仪教育体会文章、出一期专题手抄报、讲一个感人的文明礼仪故事、做一件讲文明礼貌的事,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利用学科教学,组织学生开展朗诵、演讲、绘画、写作、慰问、参观、访问等文明礼仪体验教育活动。开展读、讲、赛、评等一系列活动——读,即读书活动,组织学生阅读有关礼仪常识及古今中外的名人讲文明懂礼貌的故事书;讲,即讲学习文明礼仪后的心得体会;赛,即组织学校性的文明礼仪知识竞赛;评,即对学生的仪容穿戴、文明礼仪、卫生习惯、遵纪守法等行为规范进行长期评比,建立学生个人文明量化评定制度。

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礼仪教育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宣传礼仪知识,实践礼仪行为,做文明礼仪的宣传者、实践者、示范者,从而通过体悟和思辨大大提升了道德判断力和价值实践力,以使学生德育融合于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中落实。

2)传承传统文化活动。我们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以厚植家国情怀为核心,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通过传统文化手工制作、经典诗词诵读、中华书法陶潜等活动,融合五育,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如“写好中国字,爱上古诗词活动”,可以在书法比赛活动中对学生普及书法知识、书写技艺,让学生了解书体的演变历程,“一撇一捺悟文化,一笔一画冶情操。”使学生感受从书法中感受到做人道理,及中国哲学、中国思想、中国智慧。在比赛内容的设计中,将古圣先贤修身之道、中华经典诗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糅在其中,将爱国种子根植于学生心中,使学生们在书写中致敬先人们的家国情怀,在书写中明理导行。

3)小农田种植活动。学校因地制宜,由班级划区域经营,开展小农田种植活动。每班安排了有植物种植小组、摄影摄像小组、观察笔记小组、科学研究小组.活动成果汇报小组等活动小组。学生们在小农田的实践活动中,学会了合作,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分享,提升了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也使学生劳动品质得到培养。

2.拓展校外活动,助力五育融合。

可通过学校组织系列亲子共读活动、亲子家务实践活动,或组织亲子研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思维,增强能力,锻炼毅力,培养品格。

(三)以评价为主保障

恰当的评价体系是提升学生素养的助力器,评价体系以“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为评价原则,构建“品优、学优、健优、艺优、劳优、创优”的“六优”学生综合评价体系。根据“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体质健康发展水平、艺术兴趣特长养成、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养成、创新能力综合表现”六大板块 20余项指标,依托“达标争优”的评价方式构建出学生“六优”综合评价框架,并组建“四位一体”协同评价队伍,形成教师、学生小组、班级、家长、社区等团队实现评价工作的人文管理特色,多视角、多层面、多渠道地观察和评价,体现多方参与评价的真实性、全面性和科学性。

总之,如何建构适应“五育融合”的体制机制、制度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班级建设体系以及整体性的学校文化体系,生成基于融合、为了融合和在融合之中的新型学校管理方式等。所有这些都构成前所未有的新挑战,需要我们不断思考,加强实践,总结行之有效的途径,最终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冉少敏;;论素质教育中的艺术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5年09期

2.张波;;略论艺术教育在审美教育中的内涵[J];艺术教育;2008年12期

3.王飚;;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创造性人才——论艺术素质教育的作用[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