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课堂微项目化学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8
/ 2

浅谈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课堂微项目化学习

胡赛琴

浙江省乐清市柳市镇第五中学 浙江温州 325604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和行为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对他们的言行进行良性引导,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引导学生养成正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此,本文也将以初中生的成长为切入点,立足于历史课堂的设计,从微项目化学习出发,分析初中历史课堂改革的方法与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启示,仅做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微项目设计;方法探究

引言:

在素质化教育和新型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当下国家在宏观上对学校课堂的要求相较于以往而言,也有了更加明显的调整和转变,不再以简单的理论知识背诵为本位,而是更加强调能力的延伸和拓展,这种变化也给教师的创新提供了更加鲜明的思路。历史作为培养学生唯物史观和人文素养的重要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也应当受到更加高度的重视和关注,特别是就初中生来讲,要尤为强调项目化设计的重要价值。


  1. 分析微项目化学习的基本内涵

微项目化学习起源于国外,是对项目化学习的进一步延伸和细化,能够以问题情境为切入点,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近些年来,微项目化学习也逐渐与项目设计,项目分析,项目实施,项目总结等多个领域整合到一起,要求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再盲目的寻求统一且标准的答案,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情感认知,能够减轻学生的负担和压力,让学生主动运用理论去解决现实问题。这也就意味着,微项目化学习可以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话语权,他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去思考并研究问题,最终实现多个学科的延伸与拓展,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

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微项目化学习是以相互学习为起点的,这也就意味着学生需要找到思维和身体之间的联系,以此为基础展开探究。尽管,学术界和实务界对微项目化设计的界限没有做出明确的解释,但从诸多理论性阐释中也可以看出,微项目化设计牵涉到情景的构造,公开的表达以及小组的合作,突出了驱动性问题的价值,能够让学生处理一些具有高度挑战性的问题,并推动学习成果向着更加透明化的方向发展。

在新课改的引导下,多样化教育理念的渗透也让课堂的改革获得了更多的生机与活力,但部分教师仍旧没有从传统的模式中寻求改革和创新,仍旧习惯于单项式的传输模式,只是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来积累新的经验,没有鼓励学生真正参与课堂互动,这也就限制了学生的个性与思维,很难让历史真正应用到社会实践中来。再加上,初中生的思想性格本身就十分多变,他们的灵活性是尤为明显的,要想让学生凸显出自己的参与价值,教师就需要转变理念,合理运用微项目化学习,针对历史教学作出创新,提高学生的探索积极性,让学生可以构建更为完整的知识框架和体系。

  1. 分析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微项目化设计的方法

(一)推动主题与兴趣的结合

初中历史与社会结合了自然规律,具有较为明显的综合性与工具性特点,能够充分反映人类生活的脉络和进程,要想凸显出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就必须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微项目化学习本身就与知识的再次建构存在紧密的联系,这些知识点也涵盖了核心素养,学科能力等多种内容,教师需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价值取向,确定合适的微项目主题,这样才可以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学习与社区生活有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鼓励学生参与到微项目实践中,并竞选小组长,让小组长来合理分配同学的任务,例如小区调查走访,数据整理,文档总结等等。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历史与社会本身就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可以与不同的学科交叉结合到一起,教师需要以教材为基础展开内容的延伸,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不同角度出发,科学划分项目的主题,让学生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展现自己的成果,深度剖析社会问题。

(二)重构呈现的格局

由于历史与社会这门学科涉及的内容尤为广泛,因此教师更需要选择一些多样性的情景元素,减轻学生的压力和负担,增强课堂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让学生可以主动体会课堂的魅力,主动吸收知识。例如,在学习与鸦片战争有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行查询与鸦片战争有关的知识点,或者是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出图片,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视听体验,并作出如下提问: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又分别是什么?这样可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来分析历史现象的起承转合,探究背后形成的动因和根源。在这里,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情景模拟,小组辩论等多种形式,回顾课堂所学的知识点,全面分析历史事件带来的双面影响,这样不仅可以让课堂的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印象与理解[1]

(三)梳理学习的流程和步骤

微项目化学习始终强调全过程的参与,如果教师只是重视学生的学习成果,忽略了他们在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学生也必然会产生极大的审美疲劳,滋生出应付和倦怠的心理。在这里,教师需要立足于学科的基本特点,结合教材内容设置学习流程,把学生的探究和课后的评价反思充分结合到一起,让学生可以在探究问题的时候拥有清晰的框架,逐渐的抽丝剥茧,从宏观认知走向微观深化。并且,在开设不同项目活动的时候,如果学生的探索出现了一些问题,教师也要根据情况及时梳理框架,调整教学步骤

[2]。在展开最终的反思和总结时,要鼓励学生自由发表内心的观点和看法,引导他们以PPT或者是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学习成果,主动分享经验,实现取长补短或者是查漏补缺。除此之外,教师也需要展开问卷调查,让学生表达对此次微笑文化学习的看法,提供自己的个人意见。并且,由于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内容十分广泛,所以教师的评价机制也要牵涉到不同的单元,凸显出各个课时之间的连续性,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变得更加持久。

  1. 结束语

综上所述,持续性推动初中历史微项目化的设计是合理且必要的举动,这是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应有之策,也是培养学生辩证思想和批判精神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主题的确认,课程结构的多元化延伸,评价机制的完善这几个角度,论述了微项目化设计的方法,充分结合了初中历史的基本知识点,尊重了学生的话语权与主动权,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能够作为教师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李霞. 以项目化学习为依托构建初中历史与社会高效课堂的策略[J]. 考试周刊, 2020.

[2] 杜杰芳. 以项目化学习为依托构建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的策略[J]. 启迪, 20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