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肿瘤化疗患者PICC护理的应用探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8
/ 2


探析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肿瘤化疗患者 PICC护理的应用探寻

王金凤 孙水岩 汪欢

大庆油田总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001

【摘 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肿瘤化疗患者PICC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实验所包含的对象是2019年6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肿瘤化疗患者,根据双盲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运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前后依从性评分,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肿瘤化疗患者PICC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比较研究发现,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护理后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特征(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老年肿瘤化疗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中效果显著,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因而应当在老年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中更多运用临床护理路径。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老年肿瘤化疗;PICC护理;并发症

恶性肿瘤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疾病,其该类疾病已然成为危害国民健康的主要病症[1]。化疗是现阶段治疗癌症最为有效的一种手段,该方式强调运用化学药物将癌细胞杀死,最终实现治疗的目的[2]。PICC置管是化疗过程中经常被应用的一种置管方式,该方式的主要作用是避免手臂静脉与化疗药物直接接触,进而降低药物对血管的刺激。但该类材质的导管会对患者伤口产生一定的刺激性,进而使其伤口感染的可能性增加,因而应当加强对老年肿瘤化疗患者PICC护理的重视程度。基于此,笔者对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肿瘤化疗患者PICC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全面探究,现形成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实验所涵盖的对象是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肿瘤化疗患者,病例选取时间介于2019年6月至2020年2月,以双盲法为客观依据将患者分为试验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试验组患者年龄范围是65-76岁,均值(69.47±2.74)岁;男女患者数量比为23:19;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患者18例,受过高中以下教育患者24例。对照组患者年龄范围是66-75岁,均值(69.67±2.53)岁;男女患者数量比为22:10;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患者17例,受过高中以下教育患者25例。比较两组患者组间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继续完成比较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患者治疗期间应当对其置管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同时在完成相关操作时应当坚持无菌操作的原则,如若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主治医生。

试验组患者运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在患者置管前应当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凝血功能,同时对其穿刺部位和皮肤状况进行模拟,而后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使其明确PICC置管的方式以及必要性。在穿刺过程中应当询问患者感受,如若患者出现不耐受情况,应立即停止穿刺操作。穿刺完成后应对患者进行局部包扎处理,并填写置管记录单。而后应告知患者在穿刺后24小时内禁止患肢肘部弯曲,并将棉垫垫置于患者患肢手臂下。在完成置管后1天应当依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对敷料进行拆除与更换,并对患者穿刺部位情况进行密切关注。在患者治疗期间应每日定期对其进行管道维护,并运用肝素溶液完成冲管与封管处理[3]。在患者置管7天后应当对其进行贴膜与肝素帽的更换。此外,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应对其管道固定情况与通畅情况进行密切关注,以免出现管道脱落与感染的情况。最后在患者出院前应当教授患者及其家属PICC置管的护理要点,并对其发放健康手册,还应告知其复诊的具体时间。

1.3 观察指标

评估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静脉炎、脱管、感染等内容。评估患者护理前后依从性,满分为100分,分数与患者依从性呈现正相关的关系[4]

1.4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录入SPSS20.0软件包,计数资料以X2检验,以例数百分比形式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X±S形式表示,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试验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并发症情况(n,%)

分组

例数

静脉炎

脱管

感染

并发症发生率(%)

试验组

42

1

1

0

4.8

对照组

42

3

4

2

21.4

X2

-




5.126

P

-




0.024

2.2 依从性评分比较

护理后对照组依从性评分低于试验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依从性评分情况(`x±s,分)

分组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试验组

42

58.37±2.39

80.37±2.59

对照组

42

58.26±2.75

72.37±1.48

t值


0.196

17.380

P


0.845

0.000

3讨论

化疗在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而PICC是临床上老年肿瘤化疗患者经常用的一种置管方式。这一置管方式具有置管时间长且快捷的特征,运用该置管方式能够使得化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大大减轻,对于其治疗具有积极意义。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延续性护理手段,该护理方式强调从患者入院之初直至患者出院后均给予其持续性护理服务,不断降低其并发症出现的概率,增强患者治疗效果。

数据表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试验组患者;护理后对照组依从性评分低于试验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特征(P<0.05)。

综上,应当在老年肿瘤化疗患者PICC护理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

参考文献

[1] 张林. 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肿瘤化疗患者PICC护理的应用[J]. 养生保健指南,2021,14(22):239.

[2] 热依娜·乌甫里,廖君. 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肿瘤化疗患者PICC护理的价值体会[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0,25(2):303.

[3] 芦婷婷,胡素梅,冯月亮. 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肿瘤化疗患者PICC护理的应用效果评价[J]. 健康必读,2019,10(13):195-196.

[4] 刘婷. 老年肿瘤化疗患者PICC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应用的价值分析[J]. 饮食保健,2018,5(41):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