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T增强扫描在上皮性卵巢癌分型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8
/ 2

MSCT增强扫描在上皮性卵巢癌分型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陈佳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530021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MSCT)平扫及增强在上皮性卵巢癌(EOC)分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术后E0C患者,依据病理结果和与WHO EOC第四版分类的将患者分为I型与II型上皮性卵巢癌,所有患者均行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测,检验MSCT的诊断效能。结果:I型与II型患者在强化程度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强化方式鉴别I、II型AUC达0.625。结论:MSCT增强扫描对EOC分型的评估有一定临床价值。

关键词:上皮性卵巢癌;CT;强化程度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肿瘤之一,卵巢癌致死者占各类妇科肿瘤的首位[1],其生物学行为与肿瘤的异质性与EOC分型密切相关[2]。Ⅰ型肿瘤进程相对缓慢,手术治疗效果较佳,Ⅱ型侵袭性较强,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因此,本研究旨分析MSCT对诊断I型与II型EOC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我院进行诊治的EOC患者50例,均经病理证实为EOC。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40.7±10.2)岁。排除标准:1.肿瘤无明显实性成分;2.已接受手术、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等;2.图像质量差。

1.2检查方法

CT扫描采用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FLASH或GE Discovery 750 HD扫描机采集原始图像。先平扫,扫描范围从髂嵴至耻骨联合下缘;随后增强扫描,高压注射器对肘静脉注射碘海醇(350mgI/mL)90~100ml,注射速率为3.5mL/s。患者均行平扫、静脉期增强扫描(延迟时间为70s),并做静脉期三维重建。

1.3 病理分型

根据Kurman和Shih的EOC二元模型,将患者分为I型和II型[3]。I型包括低级别浆液性癌、子宫内膜样癌、透明细胞癌、粘液癌和恶性Brenner肿瘤,II型包括高级别浆液性癌、未分化癌和癌肉瘤。组织学亚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指南确定。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x±s)表示,两样本比较采用t检验;4组样本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当结果显示4组数据不全相等时其中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50例病例中I型为17例,II型为33例。不同分型的EOC患者平扫、静脉期强化方式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MSCT强化程度区别I型EOC和II型EOC曲线下面积为0.625,灵敏度为70.5%,特异性为51.7%,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见表 2。

表1 不同分型EOC患者强化程度比较

强化方式

I型

II型

X2

P

轻度

8

2

9.440

0.009

中度

7

26



重度

2

5




表2 MSCT强化方式诊断价值


AUC

95%CI

灵敏度

特异度

强化程度

0.625

0.542 ~0.800

70.5%

51.7%


3讨论

卵巢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死亡率的一种,其中大多数是EOC。传统上,EOC被分为高、中、低分化,但近年来更倾向于将EOC分为I型和II型。与II型EOC患者相比,I型EOC患者生存期更长,II型EOC死亡风险增加和整体生存率下降。因此,术前明确EOC分型的可能性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CT的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较高,是卵巢癌最常用的影像检查手段。MSCT能较好地反映肿瘤大小、形态、结构、周围侵犯、转移及血供等信息,有文献指出,肿瘤形状、腹水是II型EOC的独立预测因子[4],但EOC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分型的关系尚有不明确。

本研究结果显示,I型和II型平扫、静脉期中强化方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II型强化较明显,根据强化方式鉴别I、II型EOC灵敏度达0.705。推测是由于,II型卵巢癌体积较小,实行部分较多,肿瘤细胞生长更为活跃,因此肿瘤细胞内血供更为丰富。

本研究的局限性,首先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其次,病例数量较少,且仅对病例行静脉期增强扫描,未行动脉期及延迟扫描,无法分析其他期征像与分型的关系,以上有待日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Sung H, Ferlay J, Siegel RL, Laversanne M, Soerjomataram I, Jemal A,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Cancer J Clin 2021; 71(3):209-249.

2. Stein EB, Wasnik AP, Sciallis AP, Kamaya A, Maturen KE. MR Imaging-Pathologic Correlation in Ovarian Cancer. Magn Reson Imaging Clin N Am 2017; 25(3):545-562.

3. Kurman RJ, Shih Ie M. The Dualistic Model of Ovarian Carcinogenesis: Revisited, Revised, and Expanded. Am J Pathol 2016; 186(4):733-747.

4. Wang F, Wang Y, Zhou Y, Liu C, Xie L, Zhou Z, et al. Comparison between types I and II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using histogram analysis of monoexponential, biexponential, and stretched-exponential diffusion models. J Magn Reson Imaging 2017; 46(6):1797-1809.

作者:陈佳(通讯作者女 汉族广西南宁人,生于19864月,研究生学历,主治医师 研究方向:医学影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