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社会实践活动问题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9
/ 2

初中《道德与法治》 课社会实践活动问题及对策研究

肖玲

诸城实验初级中学 山东省潍坊市 262200

要:《道德与法治》作为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有助于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道德情操以及法制素养等方面的培养和锻炼。目前,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不断地提升重视程度,但是,依旧有一些学校把中考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从而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符合国家素质教育的集体要求。因此,本文通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进而提出具体的开展策略。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社会实践活动;对策

我国教育部门在2020年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要发挥积极带头的作用,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活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实践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最终要落实到实践中进行检验,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对实践教学的开展,仅仅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那么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充分开展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实践活动与理论课程的共同发展。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社会实践活动问题

(一)社会实践活动主题分散

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活动,主题主要存在于文化方面和军事方面,其他种类的选项,还包括体验劳动活动主题等很多活动主题,因此出现了社会实践活动,主题不够集中的情况。活动主题不够集中,并且和教学具体内容存在脱节的情况,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如果学生不能充分的把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的知识,由于实践活动主题分散,必然会导致学生存在主次不分的情况,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次要的矛盾上,进而阻碍了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实现。

(二)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单一

部分教师认为实地研学活动等形式实质上仍然局限于对理论知识的二次教育,而知识讲座活动形式更是对初中生进行理论的灌输,从而都不能满足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社会实践活动的好奇心和实践体验,造成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教师组织的热情不高。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策略

(一)精选活动主题,使活动紧扣教材特色

1.以“兴趣”为导向,集中于法治教育指导的活动主题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结合教材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认知能力等情况,世道融入站在学生的角度开展教学活动。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接触的法治内容较少,这就需要教师从传统的课堂走向法治教育的实践活动,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有效指导学生很难理解的内容和问题。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法制教育实践基地,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法律的神圣和不可侵犯。在带领学生进行参观了解之前,实践基地的工作人员应当为学生多普及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讲解一些反面的案例,使得学生能够对法律的庄严有更深刻的体会。

2.以“生活”为基础,立足于道德教育实践的活动主题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给学生讲解相关的知识,同时还要重视学生日常生活的体验感受,道德活动的目的是把生活引入到课堂,使得学生能够创造新的生活的一种活动。初中阶段的学生,要在对法律准则了解的前提下,通过自身生活实际深刻的体会,才能够真正的走进丰富的实践活动中,体会到人间的温暖,接受道德教育,才能使得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的丰富和饱满,进而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习雷锋精神、红色之旅等主题性的活动,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对社会的美好进行充分的体会,推动初中生思想道德建设。

(二)丰富活动形式,使活动立足学生素养

  1. 通过志愿服务提升初中生的思想觉悟

随着大家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其中一种表现形式被教师和学生认可,但是人们往往愿意把志愿服务活动与“义务劳动”画等号,把志愿服务活动简单地定义为无偿参加劳动服务工作,而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意义和工作性质远不止于此。因此,需要通过更过阔的平台让大家认识到志愿服务精神的真正内涵,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志愿服务环境中展现自己。学校要在初中生面前扮演宣传者的角色,带动他们参与到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当中来,比如公园环境卫生服务、公益植树活动、宣传雷锋精神活动以及烈士陵园祭拜活动等,学生可以在活动中感受自己所做的贡献,进而彰显自己的价值,弘扬初中生的志愿精神,将他们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结合。

2.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初中生的劳动意识

想要使得初中阶段的学生能够对劳动的意义真正的了解,并且认识到要提升劳动意识的重要作用,就应当让学生在劳动教育实践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教师通过组织和《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有关的劳动教育的实践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在参加劳动的过程中,感受到劳动带来的感受。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开展劳动周的活动,参加公益劳动周,比如带领学生体验交警指挥交通,帮花草树木浇水,为社区建设助力等形式,提升初中生的劳动意识。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一方面,能够使得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对课程的基础知识进行充分的掌握,另一方面有助于调动学生主动探索和研究的欲望,在不断地完善自我认知体系的过程中取得宝贵的知识,体验和情感体验。教师通过精选活动主题,是活动紧扣教材特色;以生活为基础,立足于道德教育实践的活动主题;丰富活动形式,使活动立足于学生素养等方式,提升《道德与法治》实践活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帆.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20.

[2]王玮.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社会实践活动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1.

[3]刘巧云.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