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几何直观”培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30
/ 2

小学数学“几何直观”培养策略

陈茂顺

莆田市仙游县枫亭中心小学 福建省 351254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一方面能够强化学生自主解决数学问题能力,另一方面还能为学生今后数学发展之路奠定基础。小学生数学几何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循循善诱。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调整数学教学观创新数学教学手段。本文将从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经验出发,围绕如何提高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这一问题展开详细探讨,试图为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几何直观”;小学数学;培养策略

引言

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尤其是在展开几何教学时,小学数学教师更应强化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从而为今后学生在中高年级阶段学习立体几何等更为复杂的几何知识奠定坚实基础。要想有效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小学数学教师首先必须明确“几何直观”能力相关内容;其次再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因材施教;最后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有效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一、“几何直观”概念与定义

“几何直观”即为“几何直观”能力。“几何直观”能力是所有数学思维中最为重要的能力之一。具体而言,“几何直观”能力是指学生直观洞察力,空间想象力及利用图形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具备较强的“几何直观”能力,一方面,能够强化学生对于几何知识的感知,另一方面,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借助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师着重开始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效率,还能提高自身数学教学效率,为培养社会发展要求的综合型数学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二、小学数学“几何直观”培养策略

(一)借助实物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数学来源于生活,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过程中,可从生活出发借助实物展开教学,让学生在直接接触几何图形过程中,不断发散思维提高数学学习能力。通过实物代替教具展开几何教学,一方面能够强化学生几何知识理解力;另一方面还能提高学生几何学习兴趣。为提高几何教学有效性,教师在借助实物展开教学时应从学生学生较为熟悉的实物出发,由浅入深由简至难,不断引导学生展开思考,有效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长方形与正方形》这部分几何知识时,就可以借助生活实物展开教学,加深学生理解,激发学生几何思维。首先,小学数学教师应基于课本为学生简要阐述正方形与长方形基础理论知识。当学生对于长方形与正方形基础概念有所了解后,教师再展开详细教学能够更加高效可行。其次,小学数学教师再通过列举教室中所包含的长方形与正方形实物,如长方形的桌子、正方形的橡皮、长方形的黑板、正方形的便利贴等,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于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认知。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通过亲自测量与仔细观察得出长方形两条对边相互平行且相等;正方形四条边全部相等,两条对边互相平行等结论。学生通过亲身接触长方形与正方形实物,能够对其概念及特点具有更为深层次的认知,从而加强对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理解与记忆。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得到有效强化。

(二)培养数形结合思维,提升抽象理解能力

在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过程中,强调数形结合思维的培养至关重要。数形结合思维是指学生能够将抽象数字与形象图形互相转化解决难题的思维能力。在几何学习中贯彻数形结合思维,一方面能够将复杂的几何知识简单化,便于学生理解与分析;另一方面还能将烦琐的数字具象化,便于学生思考与运算。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授学生《乘法》这部分内容时,就可采用数形结合法,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除法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首先,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明确除法运算的基本含义,如5*3即为五个三相加或为三个五相加。当学生了解除法运算的基本规则后,教师再展开难题演示能更加切实有效。其次,为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乘法运算奥妙所在,教师再将乘法运算与图形相结合,采用数形结合法展开讲解。此时,小学数学教师可借助15个方块教具展开教学并提问:“同学们,我们每排摆三个方块,请问一共摆几排才能摆满15个方块呢?”学生回答:“老师,一共要摆五排。”最后,数学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继续提问:“那如果我们每排摆五个方块,要摆几排才能摆满15个呢。有没有同学可以上台为我们直接演示一下?”通过教师由浅入深地提问及引导学生直接借助方块进行演示的形式,能帮助学生在行与列的关系中深切感知乘法概念所在——三行五列为15块,五行三列也为15块。乘法本质其实就是五个三相加或是三个五相加。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抽象的乘法运算理念与具象的图形排列相结合,既能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算数知识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维,让学生对于几何知识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有着更为全面的认知。

(三)组织实践操作教学,强化学生学习体验

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切实有效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还应从引导学生展开实践操作出发强化学生学习体验,加深学生几何知识理解。与此同时,数学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展开实践操作,还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充分调动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自我探究的过程中掌握借助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授学生几何图形周长的计算这部分数学知识时,就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在亲身体验过程中强化对于几何图形周长运算的理解与记忆。在实践课堂上,教师首先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明确本堂课学习重难点所在,即——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复杂几何图形周长运算方法。其次,教师再借助绳子、尺子、纸片等材料引导学生展开实践操作训练,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逐步探索出几何图形周长运算规律。如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将纸片裁剪成本堂课所要学习的图形形状。当学生裁剪完成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借助绳子将几何图形完全围绕起来。最后,教师再让学生通过尺子测量绳子总长度得出几何图形周长。通过这一实践操作过程,能够让学生直接感知周长计算即为图形边缘轮廓长度计算的过程,学生对于周长这一概念,也能有着更为全面且准确地把握。在实践教学完成后,小学数学教师还要将实践结论与教材运算口诀相结合,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于周长知识的理解并提升学生“几何直观”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要想有效培养学生“几何直观”,首先应明确“几何直观”概念,其次再根据“几何直观”要求,在课堂中展开具体引导。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起步阶段也是关键阶段,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思维能力水平及数学能力高低,不断丰富教学方法,从而让“几何直观”培养课堂切实有效。

参考文献:

[1]李晓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方法探讨[J].新课程,2021(38):104.

[2]陈玉华.借助图形直观 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J].名师在线,2021(2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