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空间与图形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30
/ 2

小学空间与图形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覃秋华

上林县民族实验学校

摘要:“空间与图形”这个数学内容在小学阶段主要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但从长期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反馈中可以知道,小学生在学习空间与图形这个内容时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在小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让小学生更好的掌握这部分的知识呢?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提出了一些策略研究。

关键词:小学 空间与图形 策略研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开展,小学教学中的“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越来越受到学校和教师的关注,通过研究,该内容的教学一直都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困境,因此,新课改的提出为小学数学中空间与图形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奠定了基础,在遵循小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制定了合理的教学目标。

一、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变化及其价值和依据

新课改中对小学数学课程有了较多的改动,空间与图形这一内容与传统的大纲、教材相比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在对传统教材进行了修改、整合的基础上,同时也传递了符合时代发展的新的教学理念。在传统教材中很多内容都只是单方面从数学的角度出发,平面上的点、线、面、段的知识和概念占据了大部分内容,缺少和实际生活相联系。而新课改实验的教材中将空间与图形这部分教学增加了如“设计图案”“认识方向”“观察物体”“制作模型”等内容,增加的内容重点突出了对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的要求,以此提高学生观察和体验生活的能力;教材中把几何图形的体、面积计算方面的内容相应的减少了。可以看出,现在教育的重心是想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接近生活、走进生活。学生很容易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激发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传统的数学教材中,在空间与图形这一内容上始终存在着片面、繁琐、难解的问题,学生的空间观念在这样的问题面前变得难培养,就难以得到全面发展。更新的教材设计了一系列能让学生开展推理、猜测、实验、观察等有意义的内容,这些内容都十分富有挑战性,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成长和全面提高数学素质。

二、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有效性教学策略

(一)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结合自己的经验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他们的知识水平有限,推理能力也不强,因此在学习图形时只是感知学习,他们要在脑海中形成某种概念或是样子一般都是靠眼睛看到的具体事物或者是经历过的某些生活经验。“建构主义”理论提出,想要缩短知识与求解之间的距离,要让学生真实地融入到某个生活场景中,在那样的生活场景中学会结合自己的经验,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达到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射线这一内容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手电筒等生活日常物品,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了解射线的概念及本质。

(二)利用多媒体丰富课堂教学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校和教师要学会把多媒体教学运用到空间与图形的课堂教学中,因为这一内容的抽象性实比较强的,学生很多情况下没办法通过教师的板书和口头描述讲解就能想象出来。多媒体教学可以使用软件轻松的设计出很多物体的模拟仿真的的环境,让学生仿佛亲身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比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软件制作出能“动”起来的物体,在上课时给学生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不同的面是怎么样的,能正确理解长宽高分别是什么,并学会轴对称这个概念。学生通过演示可以更好地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两种立体图形,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空间概念,对之后学习其他的立体图形打下基础。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把教学中比较的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趣,把原本只能依靠老师的描述进行想象的物体变成有趣的图片或动画形式,能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变得有趣学生也更容易在课上学到知识。

(三)设计恰当的教学情景

在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为了能实现甚至超越原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恰当的教学场景,所谓恰当,就是要设计一些取材于生活的情境,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更容易接受所要学习的知识,使得教学更具直观性,将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在设计教学情景时,教师需要注意一下几点问题:首先,学生学习的知识是空间与图形这个内容,因此在设计时需要有空间感,让学生能真切感受到空间和存在,对空间有个清晰的概念。其次,教师选择的情景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要能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有学习的兴趣。

(四)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

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学好空间与图形这一内容,教师也要选择正确且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应该让自己的教学更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敢于摒弃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选择更符合时代发展的,更能为学生所接受的教学方式。例如在课上设置一些游戏之类的环节,师生共同参与交流,在游戏中让学生学会知识,教师也同样得到成长。但要注意的是教师在选择教学方式的过程中要做到收放有度,需要充分了解到学生的兴趣爱好,找到能让学生接受的方式,要注意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顾洲. 小学空间与图形内容有效性教学的策略研究.学术期刊 .小学教学参考.2010-8

[2] 马微 . 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中的运用.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11

[3]刘婕. 运用微课教学小学高年级数学立体图形的探究.学术期刊.考试周刊.2017-17

[4] 张雪薇. 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中的应用研究.学位论文.山西师范大学 2017

[5] 江志华. 新课程背景下“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策略.学术期刊.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7

[6] 罗前鸣. 运用微课教学小学高年级数学立体图形的探究.学术期刊.新一代.2017-1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