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高中美术静物画中空间关系的处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30
/ 2

小议高中美术静物画中空间关系的处理

黄洁玲

清远市梓琛中学 广东省 清远市 511545

摘要:在高中阶段,美术作为一门艺术类的学科,不仅要注重陶冶学生们的情操,不断提升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同时还应当进行合理地深入教学,将一些更有难度的知识内容传授给高中生们,在这一过程中,美术静物绘画的空间关系处理就是一项较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因为空间关系的表现不仅可以较为全面地体现出学生们的美术综合能力,同时还能够很好地提升静物画中的整体空间感和画面感,更重要的是,良好的空间关系处理还能够极大地增强静物画的艺术性,因此本文主要从空间关系的处理方法这一角度展开探索,希望能够为高中美术静物画的空间关系教学提供一些具体的实践思路。


关键词:高中美术;静物画;空间关系


静物绘画是高中阶段美术教学过程中一项十分基础的教学内容,学生们在进行具体的教学训练活动时需要掌握构图、色彩以及空间等一些不同的方面,在实际的高中美术静物画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对于空间关系的认识、了解以及处理方式也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最终的画作质量,因此空间关系的处理也是静物绘画教学活动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对于学生们来说,进行静物画的空间关系处理往往是比较具有难度的,因此本文将主要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出发,分析如何运用合理的技巧来提升静物画里的整体空间感。

  1. 利用物体本身反映空间关系

既然要分析静物画中空间关系的处理和表现方法,我们首先就要对空间关系有一个明确地了解,所谓“空间关系”,其实也可以被称为“空间感”,具体指的就是在三维空间中所呈现出来的相对深度,将其对应到二维的静物绘画当中其实主要代表的就是静物绘画过程中物体本身所具有的立体感以及不同物体之间的距离感。基于对空间关系的理解,我们可以很明确地知道,在基本的高中静物画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们能够做到合理地处理静物画中的具体空间关系,我们首先必须要引导着高中生们去观察静物本身所具有的立体感,然后再带领着学生们一起来观察和分析物体之间的距离关系。

首先,教师需要带领着学生们通过观察来分析物体本身所具有的立体感,静物本身所表现出来的立体感不仅是处理空间关系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静物绘画教学活动中空间感呈现的最基础方式。

比如说,在进行物体立体感的观察和分析时,教师可以选择引导着高中生们去理解立体的物体之所以具有空间感,其本质就是在于它是由许多彼此关联的具有透视和变形特点的平面所组成的,基于这一点,教师就可以在实际的静物绘画过程中重点来讲解这种平面的绘画方法。

在注重物体所具有的立体感时,我们最需要注意的就是组成物体的各个平面的透视及变形角度,这是形成物体立体感的核心所在。通常而言,透视的规律就是近处物体比较大,远处物体比较小,所有构成物体的平面都会呈现出向远处消失的特征,圆形在透视及变形之后会成为椭圆形,而方形在透视和变形之后则会变成向着消失方向倾斜的一种四边形,其他形状的透视以及变形也都可以被拆分和组合成这两种基本的形式,因此,要想让学生们能够准确处理静物画中的空间关系,我们首先就必须要让他们正确理解和掌握这种透视及变形关系,这对于强化静物中物体的立体感是很有好处的。

  1. 借助明暗对比呈现空间关系

其次,物体所具有的立体感还可以通过光线照射所产生的明暗对比来加以反映,在塑造静物中的空间关系时,我们需要正确地处理光照所产生的明暗对比,这种层次越清晰,静物绘画中的空间处理就会显得越明确,物体的立体感也会得到更加显著地呈现。

比如说在教学光照的明暗对比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们讲一讲静物画中的明暗层次,具体来说,在静物绘画的过程中,物体由于光线的照射将会产生五层基本的明暗关系色调,分别是光线直射的亮部,其次是中间部分,然后是明暗之间的交界线,然后是投影以及反光,总共五个部分,在处理空间关系以及塑造物体的立体感时,这五层明暗对比关系需要被明确地呈现出来,只有这样,静物绘画中物体的整体空间感才会更清晰。

在具体引导学生学习明暗对比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先让学生们分清楚光线的来源,确定光的方向,然后基于这一点来初步明确整个物体的明面和暗面。亮部和中间层次都属于有光照射的明面,而反光以及投影则属于没有光照的暗面,在每一个具体的层次里,还需要出现色彩的变化,明显的色彩变化可以加强明暗之间的层次对比,这对于强化静物画里物体的立体感以及打造良好的空间关系都是很有帮助的。

  1. 通过整体构图形成空间关系

在静物画中,除了具体的物体之外,整幅画的构图也是至关重要的,恰当的构图不但可以很好地反映出不同物体之间的关系,还能够让静物画中的空间关系变得更加鲜明且具体。

比如说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通过构图来反映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并以此来强化静物画中的空间感。通常来说,静物画的构图里最少会包含前台、主体以及背景这三个基础组成部分,通过物体彼此之间的空间距离以及在前台、主体以及背景这三个部分的不同表现,我们就可以很好地表现出静物画中的空间关系。

  1. 合理处理重叠展现空间关系

在进行具体的静物绘画过程中,物体之间通常会呈现出一些重叠的部分,这些部分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因此我们在进行静物绘画教学时也需要注意到这一点,并将这一部分进行细致的教学,让学生们能够学会正确地处理物体之间的重叠关系,并以此来不断提升高中生们的静物绘画空间关系处理能力。

比如说在教学的具体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着高中生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来确定物体重叠的疏密和聚散关系,这一点主要涉及到的是个人的审美理念,而在进行空间关系的处理时,教师则需要引导学生们注意强化物体之间的对比,尤其是在进行重叠部分的处理时,要想使得整个静物画更具有空间感,我们就必须要让重叠的物体之间具有强烈的对比。

  1. 结合自然现象打造空间关系

在自然界中,我们在观看事物的时候通常会发现,物体的远近和它的明暗以及轮廓呈现之间有着一些具体的联系,近处的物体通常比较暗,但物体的轮廓很清晰,色彩也比较鲜明,而远处的物体通常亮度高一些,但是轮廓相对模糊,而色彩也比较不饱和,所以我们的高中美术教师在教学静物画中的空间关系处理时也可以利用这一自然现象来引导学生进行理解。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们去观察和理解这些真实的自然现象,还应当让学生们尝试着将这种现象运用到静物绘画当中,这些现象都是我们可以观察到的自然界的真实情况,将这种情况运用带绘画当中自然也可以很好地增强静物画里的空间感,因此,这也是静物绘画教学过程中空间关系处理的一种常用方式。

总而言之,静物绘画中空间关系的处理最重要的就是要突出物体所具有的立体感,同时还要将物体之间的距离进行合理地呈现,无论是利用光线照射的原理还是利用构图的层次关系来凸显静物画中的空间关系,我们都需要遵循这两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强调这一重要内容,并通过不断地实践训练来提升高中生们对于静物绘画中的空间关系处理能力。


参考文献:

[1]陆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美术静物素描的教学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20(23):128-129.

[2]陈敏.浅谈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J].新课程,2020(11):144-145.

[3]李露斯.高中美术静物色彩写生技法表现教学探究[J].美术文献,2018(09):56-57.DOI:10.16585/j.cnki.mswx.2018.09.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