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之花”在小学语文课堂精彩绽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31
/ 2

“德育之花”在小学语文课堂精彩绽放

杜雪倩

运城市海仓学校 044000

摘要:素质教育理念持续深化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可以通过与德育教学的融合,丰富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语文课堂开展德育教育也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传统的文化、经典的案例、蕴意深厚的故事都可以使学生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对其道德品质进行提高与发展。小学语文教师既要意识到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同时也要积极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与教学策略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与融合。

关键词:德育之花;小学语文;精彩绽放

引言

自古我国就非常注重道德品质的教育,随着这些年“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提及,在为学生讲述基础知识时,教师也开始有意识地创新教育手段,促进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养成。所以,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也应当秉承德育教学的目的,深度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并在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为学生创建有效活动,以便学生在提高学习语文知识效率的同时,可以实现人生观、价值观等多种素养的发展。

一、利用媒体创建情境,深入体会德育思想

小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较弱,如果教师强行采用口述的方式为学生讲述道德品质的内涵,那么对学生而言也犹如“东风吹马耳”,无法起到实质性的作用。而多媒体技术具有表现力丰富的特点,能够基于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形式,为学生呈现直观的学习内容。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基于课本上的内容,为学生呈现生动的德育场景,促使学生透过冷冰冰的文字,对道德品质内涵有一个深入地认识。

比如,在《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中,作者将圆明园昔日辉煌景观与如今的破败景象进行了对比,表现了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惋惜,以及对侵略者的仇视,然而,当教师直接按照教材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解读时,很难让学生有所感悟。对此,教师可以先使用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圆明园的还原视频,让学生在赞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同时,感受到圆明园景色的辉煌灿烂。随后,教师再为学生展示如今圆明园的图片,让学生在视觉上形成强烈的对比,以便学生更能与作者“感同身受”,从而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可以看出,现代媒体技术能够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以便学生主动激起内心的愤慨,在深入理解作者情感的同时,形成强烈的爱国情怀,主动地投身到振兴中华的行为中。

二、树立以德育为首的教育观

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德育渗透的教学时,要及时地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把课堂中学生作为主体的作用积极地发挥出来,引导学生在语文课文中充分地感受德育的熏陶。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并积极地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才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德育教育。教师在制定教学内容时,要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理念充分落实,以便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人生态度。

例如,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教授学生语文课文知识,在课前,教师就把德育完美地结合到教材中,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教学中充分感受语文的魅力和德育教育。如教学《詹天佑》一文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一段关于詹天佑的影视作品,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然后在观看的过程中,将学生带入詹天佑所在的时期:祖国的发展少不了中国人民的奋斗。詹天佑在各种艰难困苦下,采取了有效的创新方法,终于把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建设完成,冲破了帝国主义的阻挠和嘲笑,保住了中华民族的尊严,也给予中华民族崛起的希望。将德育自然地融入课堂中感染学生。视频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文的朗读一遍,并把体现詹天佑爱国热情的句子和在艰难困苦时建设铁路的句子标记出来,重点领略其中的德育。课程快要结束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几个问题“你们崇拜的人是谁啊”“他有什么地方或是做过的事情让你们崇拜他”等,学生就会积极地发言,说出自己崇拜的人物是谁,教师就顺应地让学生向自己崇拜的人学习,在未来能为国家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三、优化课堂设计,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

教师要优化课程内容结构,优化语文课堂中强化学生实践应用。德育教育的选择与开发要将系统性和针对性相结合、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结合、高尚性与基础性相结合,教师要从语文教材中挖掘更加新颖和有价值的德育内容,注重与生活建立实践桥梁,使德育内容更真实和更具有说服力。注重优化课堂,深挖教材中德育内容,教师还要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思想,利用文化教育的力量助推社会的发展,德育是知识教育文化基石,是主体和共同体上的思想理念认同,有效注入积极向上的德育精神和正确价值观。德育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知识素养和品质素养,不断增强学生的民族精神,全面提升公民的高尚品质。

比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课文中,教师要深入理解德育教学目标,深挖教材中德育内容,培养学生理解五壮士在面对侵略者时同仇敌忾义愤填膺的民族情感,使学生更具有民族精神。语文课堂优化设计,要从语文的教学目标出发,从教材的听、说、读、写中进一步实施。首先,要从“听”的拼音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传统教学中更注重学生的拼音发音、书写,忽略德育渗透教学,使得课堂沉闷无趣,教师应设计更加灵动课堂氛围,带动学生拼音练习,在有趣的课堂中展开教学。其次,要从“说”中进行德育渗透。小学阶段学生口头表达是教学的重点,要使学生掌握语言表达的魅力,在“说”中构建良好的情操,要注重语言沟通艺术,注重日常与师长、同学、家人的沟通方式,提升“说”的德育渗透。另外,要从“读”中进行德育渗透。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语言表达的基础积累,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内容所传达的思想情感,建立自己的知识储备量,同时也是“写”的前提基础。最后,要从“写”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师要选择一些更能凸显德育教育的写作训练,以加强提升学生的写作理解和情感表达。比如选择“劳动最光荣”“我的祖国”“我的家乡”等写作题目,提升学生情感表达能力,从写作中也能了解到学生思想动态,分析学生德育发展情况,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

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让“德育之花”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绚丽绽放,教师应当主动地寻找德育与语文学科之间的结合点,并以该结合点为媒介,推动语文课程与德育活动的整合,以便学生在发展文学素养的同时,可以实现道德品质的发展,真正落实德育教学。

参考文献

[1]杨艳.让德育之花在小学语文课堂绽放[J].新教育,2020(29):91-92.

[2]张爱华.让“德育之花”在小学语文课堂尽情绽放[J].小学生(下旬刊),2019(06):88.

[3]虞洁.让德育之花在小学语文课堂尽情绽放[J].课外语文,2018(1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