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衔接幼儿数学与小学数学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05
/ 2


论如何衔接幼儿数学与小学数学教育 

刘慧

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青龙幼儿园,,邮编 033300

摘要:幼儿教育作为小学教育的基石,是学生发展智力能力与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为日后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奠定非常重要的基础,其中以对数学学科的作用最为明显。数学教学作为幼小衔接的重中之重应当受到教师的重视,虽然幼儿数学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之间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异,但其中有较多的共同点,教师应当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其制定适宜的教学方案,以促进幼小衔接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幼小衔接;数学课程;教学方式;教学理念

引言

一年级是学校系统教学的开始,幼儿园大班的教学工作应当围绕小学一年级教学目标展开,为初入小学校园的学生奠定基础。幼儿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的联系既紧密又有区别,教师如何处理幼小衔接的问题,关系到学生日后数学能力能否得到良好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对幼儿升入小学后能否适应小学数学课程的学习展开认真探索。

1提升幼儿数学能力的必要性

对幼儿数学的培养要满足幼儿主体性发展需求。幼儿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因此,要培养孩子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小困扰的习惯。比如购物算账、目测估算、巧妙排序、设计策划等,锻炼孩子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良好数感,有效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2数学领域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

2.1学前数学课程“小学化”,小学初期数学课程保守

学前数学课程“小学化”是指提前教授小学数学内容,强化数学知识技能训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为《纲要》)指出幼儿在幼儿园阶段所要完成的数学课程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为《指南》)也对不同年龄幼儿的数学认知提出了具体目标。但在幼儿园日常数学活动中,往往存在超出《指南》和《纲要》要求的问题,造成学前数学课程“小学化”。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严重超纲、教学目标超出当前幼儿数学认知发展水平、教学形式缺乏游戏化和趣味性、教学手段不符合幼儿的直观思维;教学方法不适宜幼儿当前学习水平……从而导致幼儿负担过重,挫伤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影响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反观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数学课程,则存在着保守教授的状况。虽说小学数学课程在内容难度、结构上是加强的,但与幼儿园数学教学内容互有重合,其中数字1~10的认识、位置、简单数运算是幼儿已掌握的。这也符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的“小学要坚持零起点教学”的要求。但是当小学老师对入学儿童学习能力的判定过低,或者不顾儿童的学习特点时,就会出现保守教授的状况。比如:原本对于知识的独立探究设计可能换成教师引导,原本属于教师引导的环节就可能就变成小步子灌输。这样做的后果就会导致课时增长,教师所做无用功增多,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教学不能够满足学生本阶段的知识需求,会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误解,有碍其数学思维与能力的发展。

2.2数学教学重视“智”衔接,忽视“情”的培养

幼儿园所教课程主要是起启蒙作用,打开幼儿对学科的第一扇窗,建立兴趣、培养感情。而当下部分幼儿教师对幼儿园数学课程存在课程目标定位不准确的问题,教学重心放在了让幼儿学习数学学科知识上。《指南》指出幼儿数学认知方面应达到的目标是“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游戏、故事等活动来培养幼儿对数学学科的喜爱,将教学目标定位于发展幼儿数学情感态度上。而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部分幼儿园课程“小学化”,只重视一些生硬、抽象的数运算教学,家长、教师认为幼儿计算速度越快,计算的数越大,其数学能力也就越强。殊不知,这样的教学只能让幼儿对数学本身产生畏难和抵触情绪,毫无兴趣可言。如果幼儿对数学学习丧失了兴趣,那么对于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幼小数学教育衔接只能成为空中楼阁。

3数学领域合理幼小衔接的实现途径

3.1加强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之间的交流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虽然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同属于基础教育,但是二者在课程安排、学情、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别。打开学校的大门,以教研活动为中心建立教师间的“合作性同事”之间的关系,对于幼小的衔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学者调查得出:“现行的幼儿园办学与小学往往各自为政,幼儿园与小学尚未建立起一套有效的衔接机制。”所以建立日常交流研讨机制,培养一批高站位、跨学段任教、具有统合能力的教师队伍,成为幼小数学教育衔接能否成功的关键。为了更好地促成幼儿园与小学教师的交流互动,幼儿园和学校在人才储备上要培养适应幼小数学衔接教学的复合型教师,鼓励教师跨段任教。幼儿教师在小学一年级任教,小学教师在大班任教,打破自己原有教学认知,解决跨学段任教的困惑与矛盾点。在备课交流中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能够发现幼小衔接存在的一些断点,针对断点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幼小数学衔接,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衔接。

3.2注意教学方式与学习环境的衔接,完成幼小由“智”向“情”的转变

解决好幼小衔接问题,就要走出只注重知识教学和智能提高的误区,通过多种手段引导幼儿对学习产生兴趣。在教学目标取向上应侧重于幼儿数学情感、认知上的发展。幼儿园数学多以活动和游戏的形式开展,而小学则主要是课堂教学。两种方式差异巨大,必须进行“过渡”处理。小学一年级初期由“严肃性”改为“放松趣味”,不要过分要求课堂教学,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活动与游戏完成平稳衔接。在教学方法上大班第二学期可以部分尝试从“直接呈现”向“引导启发”转变,在各种数学教学素材的呈现上,抽象度可相应提高难度,以方便幼小之间数学知识获取能力的过渡。

3.3提高教师数学专业素养,掌握幼儿数学认知发展特点

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都应该提高自身数学专业素养。虽然幼小所涉及的数学课程难度不大,但是重点都是要依据学生特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重新加工教学内容,并且要合理安排知识之间的关系,理解设计背后的意图,做到知其所以然的程度。数学专业素养的提升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慢慢积累、厚积薄发。因此,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更应加强数学基础知识的储备,仔细研究《指南》《课标》,提高对数学教材分析和数学教学活动设计的能力,深入学习数学相关研究专著,建立对数学学科本质的认识,熟练掌握儿童数学认知学习的基本特点、数学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等。唯有如此,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才能依据学情科学、合理地设计数学教学。

结束语

小学教育作为学生系统学习的起点,对学生日后学习能力的发展有着极大影响,为帮助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幼儿数学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则成为教师的教学重点,因为这决定着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的衔接离不开教师的精心教学,教师只有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采用创新性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才能对幼儿数学教学与小学数学进行有效衔接,进而培养幼升小阶段学生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锦辉.幼儿数学与小学数学的衔接问题研究[J].成才之路,2017(12):71.

[2]张丽.幼小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

[3]柴赛飞.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课程衔接的个案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

[4]彭英加.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策略[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12):147~148.

[5]霍力岩,木全晃子.日本“幼小衔接”热潮剖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6,(05):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