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课前三分钟,提高学生数学兴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05
/ 2

巧用课前三分钟 ,提高学生数学兴趣

杜小容

深圳市光明区楼村小学

摘要:对于数学课程而言,课前三分钟学科特色尤为凸显,教师应高度重视这三分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基于此,如何巧用课前三分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呢?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下几点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前三分钟;兴趣

一般来说,课前预备铃一响,学生应该迅速回到课堂上并做好下一节课的准备工作,但恰恰相反,他们总是对课间情有独钟,表现的是依依不舍,甚至有些同学还沉浸在其中,乐不思蜀。如果我们教师一上课就一成不变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节新课,请大家打开课本x x页……“那么,课堂就难免会出现“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的情形。

要想在极短的时间内把学生拉回课堂还是比较困难的,而课前数学活动却可以使他们的注意力很快地转移到数学学习上来,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可以通过数学小游戏锻炼学生的胆量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那么,要怎样才能开展好这项活动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老师应当给学生充足的信心和勇气。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并明确要求学生:态度自然大方,声音响亮,表达清楚。

第二,课前三分钟的活动内容和形式要多种多样,丰富多彩。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兴趣,才能获得意料中的效果。

第三,教师必须十分尊重学生的积极性,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生命即是一种强大有力、不可战胜的财富,同时也是一种脆弱的往往无助的,极易损伤的珍品,有时候会出现这种情况,只消一句冷酷无情的话,一个漠不关心的眼光,就足以扯断一根纤细的生命线。”“在课堂,对学生的教育中也就是以一个人的心灵去精细的接触另一个人的心灵的工作”。教师是一份良心工作,没有人会时时监督着你,告诉你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是面对学生那一双双渴求的眼睛,我们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说什么。

在学生的活动中,我总是赋予他们以充分的尊重,无论他们怎么表现,我从不打断,鼓励他们大胆地发表自己地见解[1]

小学新课程改革中,怎样增强学生数学水平,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有效学习,最终顺利完成数学教学目标,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师重点探究的问题。经多年教学实践得知,对课前三分钟进行巧妙运动,组织开展各种针对性训练,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口算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拓展学生视野,提高数学学习能力[2]。巧妙地利用课前三分钟,可作为改进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突破口。

一、巧用课前三分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组竞赛是课前三分钟常见的组织形式,小组竞赛内容则是该节课所教知识点[3]。教师善于借助多媒体展现竞赛内容,要求小组成员依次完成,并统计出结果,评选出最终得胜利的小组。例如,在三年级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教学中,教师可将学生划分为各个小组,用多媒体列举出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题,要求每一小组指派出四位学生参加比赛在,每个小组中一个学生准确计算出一道题后,另一个学生才能接力往下计算,最后看哪一个小组完成速度最快。小组竞赛活动,不仅有利于营造活跃、愉悦的课堂氛围,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巩固了学生所学数学知识。

二、巧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学会“读课本”

著名教育学家Sue Home Linsky曾讲到:“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4]。”同一般阅读过程一样,数学阅读过程也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主要包含了理解和人记忆阅读材料、顺应和同化、感知和认读语言符号等各种心理活动因素。学生只是听教师的讲解是无法完善自身数学语言体系的,只有认真广泛阅读,加强同数学教材之间的语言交流,才能对自身数学语言进行合理规范,增强语言理解水平,久而久之则形成了自身数学语言体系,数学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不断得以提高。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为学生创造更多“读课本”的机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教师应对课前三分钟进行合理运用,并将读数学的方法教给学生。例如从整体上阅读数学图形,然后用完整、简单的话阐述出数学图形的大意;学会观察方法,可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解读信息;学会将自己观察到的数学信息予以合理分类,采用形式多样的训练学生准确、完整地表述出数学信息与问题。例如小组交流、同桌交流和集体说等方式。

对于中高年级学生而言,其已经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可以准确地从教材中搜集到相关有价值的信息。然而,数学知识点不断加深,如公式、性质、概念与法则等需要强化理解的知识也更多了。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更应巧用课前三分钟,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反复阅读,用笔画、圈出关键的字词句,深入分析,反复推敲,要求学生熟记,并实现熟能生巧。

三、巧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感悟数学的趣味性

众所周知,每一位学生生活环境有所差异,且接触的人群也有所不同,引导学生在课内外互相交换自己已有的信息,指引学生认真寻找身边的数学。巧用课前三分钟,可开展每日一“show”、每日一问、每日一题等数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并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数学问题解决中。组织开展课内外数学阅读活动,要求学生以数学家趣事、趣味数学题作为演讲活动的主要内容。“课前三分钟演讲”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利于增强学生写字能力,更能提高学生逻辑思维,学生知识面不断拓展,数学核心素养不断得以提高。

四、巧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获取数学经验

课前三分钟中,教师还可以将记录有学生课堂内外阅读课外书籍所感、所得的数学日记,这些日记中,学生联系自身生活实际,写出自身心理所感或从中获得的生活经验,还包括数学学习方法的总结分析。小学二年级一名学生的日记中写到:“这周周末的早晨,我和爷爷一同逛超市,看到展示架上的各个标签,我看到我们最近数学课堂上讲到的“克”和“千克”质量单位。红糖550克、碧浪洗衣粉1.52千克、银耳100克……,生活中用“克”和“千克”做单位的东西丰富多彩啊!爷爷还告诉我,“吨”还是质量单位!一头大象的体重大概有1顿。原来,我们的周围到处都能看到数学的影子!”这样的数学日记的展示,不仅可拓展学生知识面,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引导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魅力。

结语:小学生好动特征明显,但是其记忆力较好,个人情感也极易被激发。巧用课前三分钟,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合理分配,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到更多的数学知识,而且还能够提高和锻炼学生,促使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罗治宏.如何巧妙地开展好课前三分钟活动。2017.03.07.

[2]高平.数学课前三分钟的实效性[J].新课程:小学,2013(9):171—171.

[3]刘莉.数学课前三分钟,热身运动之巧妙[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3):209—209.

[4]周友方.浅谈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课前三分钟[J].读与写:上,下旬,2016,13(6):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