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劳动周融入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06
/ 2

高职院校劳动周融入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

高翔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3

[摘要]劳动周教育增强学生热爱劳动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提高自我服务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提高劳动效率。劳动周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劳动光荣感和集体荣誉感,有助于处理人际关系和塑造美好心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做出了各部门协同抓好劳动教育的全面部署。高职院校中劳动周教育显得更加重要。

[关键词]高职院校;劳动周;劳动教育

  1. 高职院校开展劳动周的意义与价值

(一)劳动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客观要求。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绝不只是教育部门自身、教育系统内部的事情而是一项涉及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重大工作,是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布局之一, 学校不能仅仅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看待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意义,而是要从“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战略高度出发,全面而深刻地认识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事关治国理政的大事。

(二)劳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劳动教育有助于处理人际关系,完善自我评估,改变对社会的认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独立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能够顺利的融入到社会。

(三)劳动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大军的迫切要求,事关强国富民。

(四)劳动教育是学校育人模式的重大变革。高职院校劳动教育除技术劳动外,还有日常生活劳动和社会劳动。日常生活劳动有助于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勤俭节约、注重卫生、热爱家庭等精神品质,社会劳动有助于培养高职院校乐于助人、团结合作、创新创造等综合素质,劳动教育韦高职院校开展日常生活劳动和社会劳动提供了具有操作性的指南。

  1. 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现状

  1. 学校对劳动教育重视程度不足。高职院校培养以掌握劳动技术为主的技能型、技术型人才,但以往主要是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和技能等方面,而劳动教育以零散的方式体现在专业课程和实习实训中,不利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劳动教育缺乏系统、健全的制度支持。高职院校没有劳动教育的整体规划设计、资源整合和师资培训的机构,在校企合作中,也没有做好规划设计,校内外劳动教育场所和实践基地建设,未能统筹安排,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

  3. 部分学生对劳动教育没有树立正确的认识。部分学生中存在“三不”现象,不珍惜劳动成果、 不想劳动、不会劳动。贪吃懒做、好逸恶劳、游手好闲、投机取巧、坐享其成、走终南捷径、搞泡沫化的东西、锤子买卖、买彩票中奖的心理。强调改变学生的这种心态是真正关系我们民族发展的一个长远大计,一定要抓好。部门学生在劳动周过程中呈现出逃避劳动的现象。

  4. 劳动教育不被家庭教育重视。家务劳动是劳动教育的重要一环,与我们最亲近,是我们最早接触到的劳动类型,是从小到大都需要掌握的技能,把身边的家务劳动做好,有助于正确认识劳动,但家务劳动普遍受到轻视,往往被忽略。

  1. 在劳动周中探索劳动教育的具体方法

  1. 家庭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长期以来家务劳动普遍受到轻视,但家务劳动是接触最早的劳动类型,把身边的家务劳动做好,有助于正确认识劳动。家务劳动是紧密地将劳动、学习和亲情结合在一起的最佳途径,有助于实现劳力与劳心、理论与实际的两个相结合。高职院校的专业具有学思并举、脑手并用的特点,从小在家务劳动方面建立起动手的好习惯,将来也能够在工作中胜人一筹。

  2. 学校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职业院校除实习、实训外,引导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学习弘扬劳动精神、解码劳模精神、践行工匠精神专题教育,重点实施好劳育实践,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劳动精神、劳动品质、劳动技能有直接影响,是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对劳动认知、认同程度的重要途径。

(三)提高高职院校对劳动教育的正确认知。高职院校必须回升与新时代,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趋势中去把握,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研究新情况,找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特点,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不要幻想一夜暴富、不劳而获,也不能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干劲松懈、思想懈怠,只会让个人错失出彩的机会,只有整个社会都崇山劳动,才能激发劳动热情,韦实现中国梦找到最持久的动力。

(四)发挥高职院校的领导力量,为劳动教育提供制度支持。建设劳动教育考核机制,实现劳动教育全面普及。高职院校从专业教育、实习实训、创新创业和志愿服务、创新创业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校园文化等全面全方位进行教育。深入到学生群体中,开展和时代接轨的劳动教育。

(五)社会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支持劳动教育,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要充分体现时代特征,紧跟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形态、劳动工具、劳动技术发生的新变化。设置企业开放日,接待学生参观学习,建立校企合作,共同培养相关领域人才,一起开展学生技能培训合作。支持学生深入城乡社区、福利院和公共场所等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区治理。

  1. 总结

高校劳动教育不只是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管理、生产劳动锻炼、校园集体劳动、社会公益服务等劳动实践中接受锻炼、磨炼意志。还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教育,普及与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通用劳动科学知识,比如,劳动法、劳动与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劳动关系、劳动与经济、劳动与管理等,教育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并树立“劳动是- -切财富、价值的源泉,劳动者是国家的主人、一切劳动和劳动者都应该得到鼓励和尊重”的社会主义劳动观念;体会"社会主义社会平等和谐的新型劳动关系”, 形成正确的择业就业创业观和诚实守信的合法劳动意识。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 动教育的意见[N]. 人民日报,2020-03-21-7(1).

[2]董伟武,龚春宇.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探讨[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4: 26 ~ 28

[3]班建武.“新”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践路径〔J〕.教育研究,2019(1):21-26.

作者简介:高翔(1987.12~),女,汉族,山东青岛人,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