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药复方制剂特点的中药复方制剂生产工艺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2
/ 2

基于中药复方制剂特点的中药复方制剂生产工艺研究

王炬 刘江华

国药集团新疆制药有限公司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23

摘要:中药复方制剂的生产工艺决定着中药复方制剂安全、有效的物质基础,是影响中药复方制剂质量的关键因素。研究中药复方制剂生产工艺的特点,探讨符合中药复方制剂特点的工艺研究模式,对科学合理设计中药复方制剂的工艺路线和优化工艺条件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对中药复方制剂生产工艺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结合《中药复方制剂生产工艺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中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提出基于中药复方制剂特点开展中药复方制剂生产工艺研究的思路,以期为中药复方制剂的工艺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中药复方制剂;特点;生产工艺

引言

中药药剂学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包括中药制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近几十年在开发新型中成药、创新中药制药技术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在保持中医药特色的中药药剂理论方面进展缓慢,致使相关研究缺乏理论引导和符合中药制剂自身特性之评价体系的规范。尽管有人提出了“中药复方多元释药设计理论”“物质粗糙集理论”“组分药物”“中药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等理论,使中药药剂距离回归中医药理论指导的初心和承载原始复方的目标越来越近,但在揭示中药药剂的本质特征方面还有较大的距离。

1基于中药复方制剂特点开展中药复方制剂生产工艺研究

基于对中药复方制剂生产工艺研究目前存在问题的分析与思考,结合《中药复方制剂生产工艺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基本原则和要求,中药复方制剂生产工艺研究应基于中药复方制剂特点,即基于中药复方制剂来源于临床应用安全有效的方剂,具有成分复杂、基础研究薄弱、有效成分不明确、多靶点作用等特点,遵循《中药复方制剂生产工艺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提出的基本原则和要求,特别是要重视原临床使用有效制剂中有关饮片炮制、应用工艺、剂量等内容;理清研究设计的思路,通过研究数据说明工艺确定的科学合理性,研究数据与结果之间应有明确的逻辑关系;研究中应注意中药复方制剂的整体质量评价;重视工艺持续改进,提升中药复方制剂质量。

2中药复方理论

中药复方是由多味中药按不同剂量组合而成的中药方剂,是中医临床辨证施治理论在用药上的具体体现,也是中药制剂生产与研发的重要依据。中医角度的中药复方产生于中医理论中的“证-法-方-剂”,其中“证”是疾病的表象,也是中医学体系认识疾病的理论模式之一,更是反映疾病的一种状态或对病理的概括,为中医学特有概念及中医辨证论治核心;“法”是依据病症而产生的治疗方法,确定治法而开具处方,即方随法出;“方”是针对病症在相应的治则治法指导下,按照一定组方配伍原则将多味中药组合一起形成的处方;“剂”是中药制剂,是中医辨证论治用药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环节,患者病症能否得到有效改善与治疗,制剂是最终执行者和施行者。“证-法-方”的诊病用药过程蕴含了临床医生基于坚实中医理论基础的思维方式和用药方法,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思维的独特性,故对中药制剂的研究也同样不能脱离基于中医药理论基础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中药复方的发展经过从最初的原有经验方,积累到方中各味药物组成、配伍规律、处方作用特点、药味之间相互关系研究,直至目前的药效物质基础、整体功效、配伍机制等阶段,形成了从无到有,从模糊到逐渐清晰的认识过程。在中药复方的遣药配伍中可明显感受到临床医生的诊病治病思维,即“方从法出,法随证立”,可以说中药复方蕴含了中医独特的立法意图,将复方立法意图和功效传递于患者机体,是中药复方药物的天然使命,其完成者就是中药制剂,百分之百达成这个使命也是中药制剂的终极目标。依据中药药性理论、中医方剂理论所开展的中药制剂复方释药系统、复方多维药性量化指标、复方配伍机制、复方功效物质基础研究,以及有学者探讨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时提出的中药复方是由多种有效成分合理的有机组合,通过多途径模式作用于机体内与疾病相关的多靶点,从而发挥对机体的整体调节作用。由此证实,中药复方是一个蕴含中医独特立法意图和功效的多种有效成分的有机组合体,可为中药制剂如何将复方药效有效传递到病患机体提供方向。

3对中药复方制剂工艺研究模式的思考

对基于临床应用经验的中药复方制剂工艺研究,根据既往申报情况,分析其研发路径、研发规律、研发策略,大体可分为2种研究思路或模式:模式一是基于中药复方制剂特点和研发路径,在尊重以往人用经验切实发挥作用的现实、传承好中药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相关设计研究。既然目前中药复方制剂研究难以从化学成分、作用机制等科学角度来阐明、设计中药制剂工艺,可从基于人用经验的角度进行设计,将以往从科学实验研究的角度来研究、评价、检验工艺,转变成从人用经验的传承角度尊重原有工艺,审视、比较、确定工艺。模式二采用与原临床用药工艺不同的工艺,借助现代研究方法和技术条件,以原来临床应用有效的方剂为线索,根据研究结果,包括药物作用与药物成分之间明确的对应关系来确定生产工艺。这种模式一般有明确的研究思路,以研究数据阐明工艺的科学性、合理性,研究数据与结果之间应具有明确的逻辑关系,也可以解决制剂服用量的问题,但由于试验动物与人的差异、研究模型的局限等因素,非临床试验研究的结果往往难以阐述中药治疗病症的特点,临床研究在重现原来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方面存在风险。

4检验中药复方制剂是否按规定处方药味投料

业内普遍认为,中药复方制剂质量标准[鉴定]中TLC鉴定的目的是检验中药制剂是否按照处方药物的规定味道配药。中药制剂质量标准中的[鉴定]元素,包括中药药典,大多按鉴定的药味分类,一种用于鉴定处方药的味道,一种用于鉴定。复方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鉴定]点一般是考察处方药的味道。从处方用药量的管理上看,按照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处方用药量不应“含有的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分不符”,所生产的药品是假药。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处方药品不按规定的口味生产,不仅仅是按药品的全面质量生产,这是严重的违法行为。根据上述系统设计,对处方药是否应按照规定口味喂药的监测,主要不是通过质量标准的检查[鉴定]来实现的。目前,所列中药制剂质量标准中鉴定出的药品风味一般只占处方的1/4 ~ 1/3,大多数品种并不涵盖处方中的所有药品风味(处方较小的复合制剂除外),特别是处方风味较多的制剂。例如,如果采用TLC鉴定方法基本上覆盖中药处方药物的味道,所需的检测时间往往更长,操作繁琐,时间更长,成本更高。此外,由于中药复方制剂中的成分种类复杂、含量低,因此在鉴定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困难。客观上,很难通过识别处方药的味道来检验中药制剂是否按照规定的药味配药。

结束语

本文提出的基于中药复方制剂特点的中药复方制剂生产工艺研究是基于中药复方制剂生产工艺特点,针对中药复方制剂生产工艺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如何实现临床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要求,从如何科学合理设计生产工艺研发角度提出的一种研发思路。这种研发思路是基于目前中药复方制剂研究基础薄弱,从促进中药复方制剂研发,尽快满足临床用药急需的角度提出的一种研发策略。研究中药复方制剂生产工艺的特点,探讨符合中药复方制剂特点的工艺研究模式,对科学合理设计中药复方制剂的工艺路线和优化工艺条件、促进中药高质量发展具有指导、参考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倩,韩星星,毛春芹,谢辉,陈丽红,毛靖,陆兔林,严国俊.中药复方制剂开发的机遇与挑战:古代经典名方研究开发的问题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9,44(19):4300-4308.

[2]赵帅.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立项评价及研发策略研究[D].山西中医药大学,2019.

[3]严倩茹,邬伟魁.中药制剂含量均匀度研究[J].药学研究,2018,37(09):540-541+545.

[4]尹伟.中药复方丹参制剂制备工艺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78):181.

[5]杨明,伍振峰,林环玉,王雅琪,曾丽华,彭常春,张建锋,王勇平,钟志坚,宋民宪.中药复方制剂工艺研究问题、模式与策略[J].中草药,2018,49(12):2735-2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