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心理护理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认知功能与SF-36评分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7
/ 2

循证心理护理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认知功能与 SF-36评分的影响

董凌波 艾翠萍 郝丹丹 吴可君 杨娇

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 陕西 西安 710065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心理护理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认知功能及SF-36评分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1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梗塞后遗症患者2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有患者1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循证心理护理,收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临床信息并加以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认知功能评分以及SF-36评分。结果:实施护理后,实验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以及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循证心理护理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促进患者身体康复,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字】循证心理护理;脑梗塞后遗症;影响效果

脑梗塞旧称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1]。脑梗塞的临床常见类型有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并且脑梗塞患者占全部脑卒中的80%。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患者生命。脑梗塞后遗症是指在脑梗发病一年后,如果还存在半身不遂或者语言障碍或口眼歪斜等症状,就叫做脑梗后遗症[2-3]。针对脑梗塞患者需要及时对其实施治疗,以免病情加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同时还需辅以相应的护理干预,以保障治疗效果。本文将通过研究探讨循证心理护理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认知功能评分和SF-36评分的影响,具体如下: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1月到2021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梗塞后遗症患者2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有患者130例。其中对照组有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4例,患者年龄区间为58-84岁,平均年龄(70.52±7.46)岁;实验组中有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5例,患者年龄区间为58-88岁,平均年龄(70.94±7.62)岁。使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后显示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差异较小,对本次研究结果没有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需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护理,对比护理效果,具体护理方案如下:

1.2.1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即指导患者服药,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1.2.2实验组

给予实验组患者循证心理护理,具体如下:

(1)提出循证问题: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尽早发现患者心理问题,并针对出现不良情绪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

(2)提出循证支持:在万方、知网等网站通过检索“脑梗塞后遗症”“心理护理”等关键词寻找相关文献资料,将文献中提到的相关内容、方法等进行总结并结合实际应用。

(3)循证护理:①为患者及家属科普脑梗塞后遗症相关知识和治疗方法,告知患者注意事项,为患者讲述治疗成功的案例,增加患者战胜病魔的决心和信心。②定期组织患者学习脑梗塞后遗症相关知识和护理方法,加强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让患者家属了解到家人关心对患者心理状态改善的重要性,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③护理人员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方法和技巧,耐心聆听患者的倾诉,了解患者内心的想法,与患者共情。④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通过放松训练帮助患者稳定情绪,改善睡眠质量。同时针对不良情绪较轻的患者,还可通过播放音乐的方式改善其情绪。⑤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训练,护理人员可从注意力、记忆力、处理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锻炼,可邀请治疗时引导患者学习简单的诗词,要求患者背诵古诗词,评估患者的记忆时间和背诵准确度,护理人员还可通过设置听口令由患者拍手、设置问题引导患者解决等方式锻炼患者认知能力,对患者的表现进行评估。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需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认知功能评分和SF-36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61e5345447b53_html_396ca2460f9352a7.gif 和t表示计量资料, P<0.05表示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后认知功能评分和SF-36评分对比

实施护理后,实验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和SF-36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护理后认知功能评分和SF-36评分对比(61e5345447b53_html_396ca2460f9352a7.gif

组别

例数

认知功能评分

SF-36评分

实验组

130

(19.02±2.11)

(93.08±3.12)

对照组

130

(10.28±2.36)

(81.23±5.66)

t

-

31.478

20.905

P

-

0.001

0.001

3 讨论

脑梗塞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的特点,并且在临床实践中,脑梗塞患者多为45-70岁中老年人。由于脑梗塞后遗症是脑梗塞发病一年后出现的伴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症状的疾病,因此,脑梗塞后遗症也常见于中老年人。患者由于受到疾病的影响,容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以及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均造成了较为严重丢对不良影响,因此,需要及时对患者实施治疗并辅以相应的护理干预。

由于临床上常规护理已经难以满足患者需求且护理效果,因此,在本次研究中,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循证心理护理,首先评估患者心理状态,针对患者出现不良情绪的原因提出护理方案,其次寻找相关资料并总结研究,将其与患者实际情况相结合,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耐心聆听患者的倾诉,给予患者安慰,同时向患者家属强调多给予患者关心与支持。此外,还对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和认知功能康复训练。通过护理,实验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和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循证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脑梗塞后遗症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顺秀, 金璐, 彭翠柏. 循证心理护理策略改善脑梗塞后遗症患者认知功能、心境状态和生命质量的机制[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7, 6(4):2.

[2] 许勇丽, 罗莹莹, 张伟娴,等. 循证心理护理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认知功能与SF-36评分的影响[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 7(68):2.

[3] 武杰. 身心护理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及预后改善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8, 2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