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儿童家长满意度的作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9
/ 2


护理干预对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儿童家长满意度的作用探讨

曹娟 王珏

泰兴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苏泰兴 225400

【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儿童家长满意度的作用。方法:以单双号随机分组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期间本院接收的接种百白破疫苗儿童2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将两组儿童的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家长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儿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家长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儿童中可有效降低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家长满意度,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护理干预;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家长满意度

预防接种即为应用人工制备抗原或抗体,经合适途径接种至机体中,使接种人群对于某种传染病产生特异性自动免疫或被动免疫。百白破疫苗为百日咳、白喉病以及破伤风类毒素所制备的一种混合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百日咳、破伤风以及白喉病,以上疾病对人类身心健康存在极大危害,若儿童发病可出现智力障碍、发育迟缓等情况,严重可对其生命安全构成威胁[1]。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对上述病症虽有一定预防作用,但是可导致接种部位红肿、呕吐、发热等不良反应,影响患儿机体舒适感,且可降低家属对接种工作的满意度,提升医疗纠纷事件发生风险[2]。于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儿童中实施科学合理的护理管理工作可有效预防相关不良反应发生,保证接种安全性的同时,促进和谐医疗环境的建立。本文主要分析护理干预于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儿童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内容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抽选于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本院接收的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儿童中,共选取200例,通过单双号随机分组法将上述儿童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例数均为100例。对照组:依据性别,男童66例,女童34例;年龄范围:年龄上限值为7岁,年龄下限值为5个月,年龄均值(5.19±0.84)岁。观察组:依据性别,男、女童例数各占68例、32例;年龄范围:年龄上限值为8岁,年龄下限值为4个月,年龄均值(5.25±0.79)岁。入选标准:同全国计划疫苗条例相符的儿童;年龄在10岁以下的儿童。排除标准:高热不退的儿童;高敏体质,对疫苗存在过敏史的儿童;有百白破疫苗接种禁忌证的儿童。两组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儿童的资料数据相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即完成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工作以后,嘱家长陪同儿童在留观室休息30min,在无异常反应以后离开;告知家属可利用热敷贴对注射部位实施热敷管理,一天三次,于接种6h以后开始热敷,每次热敷时间控制在20min,共实施三天;医护人员分别于疫苗接种后1天、3天和1周、2周开展电话随访工作,掌握接种以后儿童的相关情况,详细记录并积极处理相关不良反应。

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具体内容见下:

  1. 完成预防接种儿童的档案建立工作,对儿童的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机体健康状态、禁忌证以及过敏史等资料均详细记录于档案当中。

  2. 实施预防接种工作之前,将百白破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告知家长,同时向其介绍疫苗接种流程,重点向其强调家长配合对预防接种工作顺利完成的重要性,以保证预防接种工作顺利完成,促进预防效果提升;告知家长儿童需要用餐以后接种,且接种前后三天均需停止用药;针对百白破疫苗的作用机制、接种以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接种禁忌证等均需向家长详细讲解;接种以后嘱家长陪同儿童在休息处观察半小时,同时告知其疫苗接种以后需保证儿童充足的休息时间,注意接种部位的卫生,当天勿洗澡,避免儿童抓挠注射部位等,同时针对常见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向家长详细介绍。

  3. 针对接种部位有红肿症状出现者,嘱家长为儿童开展热敷护理;针对有皮疹情况出现这,嘱家长为儿童使用苯海拉明和葡萄糖酸钙;针对发热儿童,需监测体温,若体温在38.5℃之下,给予物理降温,体温在38.5℃以上,则应用退烧药,密切观察儿童接种后的反应,及时处理异常情况。随访方式和时间均与对照组相同。

  4. 疫苗接种时,工作人员需要严格遵守三查七对原则,保证护理质量和安全性。

1.3观察指标

  1. 观察并统计两组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儿童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 分析两组儿童的家长满意度情况——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由儿童家长填写,满分一百,非常满意为分值在85分以上,一般满意为分值在65-85分,不满意为分值在65分以下,家长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率和一般满意率之和。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的相关观察指标数据于分析和汇总以后录入至SPSS20.0统计学软件中处理,应用均数差(61e7714466531_html_dfb5f4cabeaba302.gif61e7714466531_html_1d9079c21176c751.gif )表示两组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儿童的计量资料,t检验;两组计数资料用“%”表示,以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为P<0.05即数据之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观察组儿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儿童相比较,明显更低,P<0.05,详细结果见表1所述:

表1:对比两组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儿童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组别

n

局部红肿

皮疹

发热

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照组

100

8

2

2

12.00

观察组

100

2

0

1

3.00

X2

-

-

-

-

5.838

P

-

-

-

-

0.016

2.2 观察组儿童的家长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详见表2所述:

表2:对比两组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儿童的家长满意度情况(n,%)

组别

n

非常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家长满意度

对照组

100

43

47

10

90.00

观察组

100

56

42

2

98.00

X2

-

-

-

-

5.674

P

-

-

-

-

0.017

3讨论

百白破疫苗为国家免疫规划程序中的三联疫苗之一,亦为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疫苗之一。儿童接种疫苗以后发生不良反应同身体状况、疫苗接种剂量和质量、注射部位等因素有密切关联[3]。为此接种人员需要结合不良反应相关诱因落实相关护理管理工作,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个性化护理干预即为接种工作人员为预防接种儿童和家长在接种前、接种过程中以及接种后实施系列护理管理工作,通过健康指导,提升家长认识水平以及对儿童接种后的管理能力,有效预防不良事件发生[4]。研究中,观察组儿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家长满意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护理干预于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儿童中可有效预防不良反应发生,提升家长对接种工作的满意度。究其原因,护理干预工作的开展可提升家长的认知水平,减轻其内心的顾虑,同时提高对疫苗接种工作的配合度,提升疫苗接种率的同时,改善护患关系;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可提升家长对预防接种疫苗相关知识的认识水平,帮助其正确认识疫苗接种后的常见不良反应和处理方法,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减轻其严重程度,同时促进家长对疫苗接种工作重视度提升[5]

总而言之,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儿童家长满意度,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黄凤佳,张秀丽,杨焕敏. 实施家属预防接种认知干预对儿童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J]. 广州医药,2019,50(3):84-87.

[2] 孙明巧. 对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护理干预及疗效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3):223.

[3] 闫婷润. 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探讨[J]. 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9):168,170.

[4] 汪艳红,钟燕,朱莎. 探讨接种DTaP-IPV/Hib五联疫苗及常规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J]. 全科护理,2020,18(22):2840-2842.

[5] 齐东侠. 接种前预见性护理对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预防作用[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2):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