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青少年手机依赖性使用与睡眠质量、焦虑、抑郁的相关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2-23
/ 2

调查研究青少年手机依赖性使用与睡眠质量、焦虑、抑郁的相关性

王雪萍

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甘肃 天水 741202

摘要:目的:结合调查内容分析青少年手机依赖性使用与睡眠质量、焦虑、抑郁的相关性,为降低青少年手机依赖症提供意见。方法:统计因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来我院寻求医疗帮助的患者100例,调查患者在应用手机时间长短不同的情况下睡眠时间、睡眠深度、睡眠舒适的差异,并结合焦虑抑郁量表了解患者在手机依赖与非依赖情况下的情绪变化。患者接受诊疗并随访的时间为2020年2月到2021年10月,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手机依赖表现,对其中50例患者进行手机应用控制,视为观察组,另外50例患者则仍我行我素,视为对照组。研究数据的整理时间为干预两周后。结果:观察组的睡眠质量总体评分较高,观察组睡眠障碍较低,且观察组焦虑抑郁的评分快速降低,(P<0.05)。结论:青少年的睡眠情况、焦虑抑郁情绪均与手机的应用时长有所关联,机不离手、眼不离屏严重影响青少年的生活品质,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能够改变青少年不良习惯,促使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青少年;手机依赖性;睡眠质量;焦虑抑郁

青少年年龄偏低、社会阅历少、娱乐空间有所限制,因此将精神寄托于手机,通过手机网罗社会消息、互相传递信息、掌握社会动向、借助游戏解压,逐渐形成了对手机的依赖性心理,即使暂时不需要手机进行娱乐、查看时间、电话联系,也仍旧要实施紧握手机,以便于随时联通各界。手机的合理应用能够帮助青少年拓宽视野,但在依赖性使用后很容易导致青少年失眠、黑白颠倒、浪费学习时间等,久而久之形成焦虑抑郁的情绪难以自持,分析青少年手机依赖性对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有助于探寻合理的手机应用干预措施,提升青少年的情绪缓解能力。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调查患者均为主动就医,经评估为轻度、中度焦虑抑郁且伴有不同程度睡眠障碍者,患者的年龄均为14岁或以上、25岁或以下。对照组仅依赖于药物或其他心理干预形式,帮助患者睡眠、纠正不良情绪;观察组在基本干预后,对手机应用进行重点干预,两组中男分别有21、24例;女分别有29、26例。本次纳入患者均认同PSQI、SAS、SDS调查,并自愿主动填写问卷,问卷收集百分之百,无作废。患者性别年龄、学历、家庭背景无关联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利用药物与心理干预患者情绪,通过睡前听轻音乐、泡脚、对医者倾诉等方式排解抑郁,医者则给予患者心理疏导,促使患者心理积极性提升,相对抑制抑郁情绪的产生。

观察组施行手机应用干预:

患者手机上设置当日使用时间限制,利用手机管家监控流量,当日达到上限后则需放下手机不可触碰;

有条件的佩戴手表,利用手表与非智能手机看时间、打电话,而智能手机仅作用于娱乐,且利用手机管家统计各个娱乐软件的应用时间,为手机应用中软件的重要性、使用时长进行排序,找到脱离软件依赖的对应性措施。如患者依赖于短视频软件,可引导患者通过电视机追剧的方式转移对短视频的依赖心理;若患者依赖于追剧,则可利用书籍阅读的方式转移对视频剧情的依赖。

工作或生活中可利用耳机听音乐,减少手部对手机的触碰时间,逐渐改变总想摸手机、打开手机屏幕的习惯。

转移注意力,引导患者将玩手机的时间转换到学习上、日常的其他爱好上,通过学习计划、绘画计划等,将时间填满,让生活充裕起来,减少精神层面对手机的依赖[1-2]

1.3观察指标

问卷:①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②焦虑自评量表( SAS)、③抑郁自评量表(SDS)。

1.4统计学处理

采取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SPSS21.0进行数据处理,均数±标准差( 4-s)表示,配对资料t计量、计数x2检验,统计差异P判定(P<0.05or P>0.05)。

2.结果

观察组睡眠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焦虑抑郁数值也偏低,详见表1.

表1 两组青少年干预后相应量表评分对比

组别

n

PSQI

SAS

SDS

观察组

50

7.12±1.25

52.35±14.25

63.21±10.15

对照组

50

9.56±4.25

57.23±11.23

66.24±9.23

X2

-

5.263

5.124

5.852

P

-

<0.05

<0.05

<0.05


3.讨论

青少年依赖手机已经是普遍现象,部分青少年依赖手机较为严重,即使如厕、饮食也需有手机随身才能够形成安全感,手机中的信息冗杂,很容易让青少年自我怀疑,在炫富、虚假宣传等的视频、图文下,青少年因社会阅历少更容易相信,两相对比下产生自卑情绪,又因睡眠不足而导致焦虑抑郁,由于对手机的依赖,将时间过多的放在手机上忽略了学习的进步,使得青少年既离不开手机又厌恶不可控的手机吸引力。

通过对手机应用时长的限制、手机软件应用排比、手机依赖软件的根本排查,可分别提供给青少年手机合理应用建议,逐步的将对手机的依赖转移到其他的渠道,通过阅读等注意力转移法、手表音响等手机功能代替法,而起到依赖脱离的干预效果[3-4]

参考文献:

[1]许碧夏, 张斌. 医学院校新生手机依赖性使用情况及其与睡眠质量及焦虑和抑郁关系的调查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9, 22(29):3596-3601.

[2]谢阳、伍晓艳、陶舒曼、项建民、徐永生、杨娅娟、邹立巍、王颍、李婷婷、陶芳标. 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焦虑及睡眠质量的关系[J]. 中国学校卫生, 2020, 41(11): 1621-1624.

[3]陈春燕, 杨枢, 张钰. 医学院校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焦虑、抑郁、压力的关联性分析[J].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7, 33(7):98-100.

[4]王樱珍(WANG, Yin-Jen), 黄宝园(HUANG, Bao-Yuan). 高职学生智慧型手机使用行为,手机依赖倾向与人际互动关系之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学刊, 2018(3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