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框架和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2-28
/ 2

菏泽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框架和路径

刘旭

中共菏泽市委党校 274032

[摘要] 本文以“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作为思想引领,结合菏泽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通过总结在探索过程中的各种发展思路、框架和模式,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提供足够的理论支撑和实践保障。

关键词:黄河流域;框架;路径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先后流经九个省份,最后注入渤海。菏泽市是黄河流入山东的第一个地市,全长193km,是全市居民生活和工业用水的主要来源。长期以来,由于发展理念滞后和脆弱的环境承载能力,致使该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分缓慢。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菏泽市大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布局。

一、菏泽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框架思路

加强菏泽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必须牢固树立“保护发展并重,质量优化先行”的理念,在结合地质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围绕水土保持、蓄水工程、滩区拆建、管网改造、扶贫开发、植被绿化、文物遗产保护等方面一一展开。为此,要坚持按照“区位—评价优先”、“承载—开发制约”、“驱动—新旧转换”的原则,统筹环境保护和生态发展的双循环体系。

(一)区位评价优先。该原则旨在解决空间区划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合理配置环境资源区划。生态保护应该放在一切发展的优先地位,并将长期影响生态建设的阻碍性因素纳入系统性衡量环节,作为其首要考量目标。不同区域环境承载能力亦有所不同,可依据环境资源的承受能力将其划分为不同功能区域,再针对不同区域的水土、植被、地质状况,优先确定环境的保护范围。

(二)生态发展规制该原则旨在限制人类经济活动对环境的侵犯,通过对不同区域环境承载能力的测算,进一步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对于不适宜进行开发生产的企业严禁进入;对于承载能力差的区域,制定严格的准入标准,限制其人口居住规模;对于承载能力尚可的区域,可依据该区域环境的最大承载能力,由主管部门依法依规制定与之相匹配的愿景规划。

(三)驱动—新旧转换。该原则旨在调整区域能源消耗占比,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实现去产能、防污染的长远目标,真正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要严格实施落后产能淘汰制度,禁止任何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企业在保护区内落户。此外,要大力扶持具有创新技术的产业发展,加快区域的产业换代升级,真正实现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合二为一。

二、菏泽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与路径

根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原则框架,结合本区域生态的现实条件,现就未来发展方向和路径选择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强化水土治理,推进以区域污染治理和滩区改造升级为基础的综合整治

目前,菏泽黄河流域最大问题就是水土流失严重,年平均输沙量为0.76亿吨。近年来,菏泽市政府始终将滩区水土治理放在环境保护的首要位置,大力开展了退耕还林还草、防风固沙、坡堤固化、土壤去碱修复、河道淤泥清除等工程,在固土、防沙、治水能力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针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家禽家畜粪便、富磷化肥水等污染源多、分布广的特点进行了集中化收集处理,严格控制重度污染物的使用,在污染源头追溯上实行监督巡查,将所有排放口纳入到统一监控之下。二是加大专项污染物整治力度,针对白色塑料、黑污水体、残留农药农膜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对于严重违反滩区治理的违法违规行为,严惩涉事污染单位和个人,努力做到防范于未然。三是大力推广精准施肥策略,严控滩区地表有机物磷氮含量,通过完善跨区域污染源定位系统,为精准治污提供可靠详实的数据,减少地下河流的富有机化污染。

(二)统筹山水林田建设,构筑以生态保护与环境修复为主的绿化工程

水土污染治理必须与生态保护统一协调起来,以生态修复和绿植覆盖为主要任务。一是依托原始地貌和黄河古道的自然地势,大力推广蓄水植物种植,打造集观光、休闲、健身于一体的滩区绿色景观带。二是继续推进区域防护林建设,把生态扶贫与区域环境修复有机结合,通过防护林、保护林、退耕还林等重点农林工程建设,综合提升滩区绿色植被覆盖率,实现网格化的全覆盖。三是充分利用防护田的耕作条件,发挥现代循环农业优势,不断提升高标准田种植面积,推进生态结构性种植调整,实现有机生态高效农业的增产增效。四是以生态修复、生态补偿为基本原则,着力推进生态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在不损害农民自身利益的条件下,逐步有条件地推进河道、滩区、湿地公园的修复,进一步扩大流域生态保护区面积。

(三)完善防洪抗涝工程,构建以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为主体的资源体系

长期以来,菏泽黄河流域同时存在着防洪抗涝和水资源缺乏两大安全隐患,如何同时解决这两大主要问题。一是要大力兴建水库,清除河道淤泥,推进蓄水工程建设,完善洪峰预警监测体系,将治水和节水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水库、滩区、支流综合调度,在消除河堤安全隐患的同时,提升现有库区的蓄存能力。针对区域长期干旱,居民生活用水困难的局面,为了改善水资源的供给情况,积极推进优化管网配套措施建设,围绕重点枢纽兴建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形成两横两纵为主体的水网调配体系。二是在黄河滩区大力推广农业精准灌溉技术,利用现代机械技术及配套的水利设施,不断提高保护区节水灌溉面积,大力推行以改善劣质水为核心的饮水安全工程,在纾困滩区用水困难的同时严把水源信息安全关,将水源安全作为黄河流域治理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厚植人文传统,着力打造以黄河精神为主题的文化产品

自古以来,菏泽就是牡丹之乡、戏曲之乡、武术之乡,具有悠远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产生过诸多的历史名人,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历史资源。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必须依托本地优秀文化。一是深度挖掘本地传统资源,依托黄河古道和湿地为载体,建立文化遗址公园,将名人事迹、古代遗迹、文化景观带融为一体,在烘托当地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深度挖掘民族文化精髓。二是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依靠本地历史、文化、民俗和遗迹,打造一批以黄河为主题的文化创意产品,实现文化宣传与产业创新的双向互动。三是借助本地丰富的红色资源,打造以革命题材为主题的文创演出,将革命人物事迹与黄河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紧密相联,形成引领区域发展的精神依托和内在动力,在颂扬时代旋律的同时,彰显一以贯之的革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