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0
/ 2

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王玮琦

攀枝花市中心医院 四川攀枝花 617067

【摘要】目的:探究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急诊护理流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0人。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救治成功率(90.0%)和护理满意度(93.3%)均高于对照组的(70.0%)、(73.3%),(P<0.05);与对照组(23.3%)相比,实验组护患纠纷发生率(6.7%)较低(P<0.05);干预后,实验组不良情绪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用急诊护理流程可以获得更为理想的干预效果。

【关键词】急诊护理流程急性脑梗死护理效果


在神经内科疾病中,急性脑梗死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耳鸣、头痛、头晕等是主要的症状表现,可单个肢体或一侧发病,同时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语言障碍伴随发生,病情严重者会出现昏迷情况[1]。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比较突然,通常会在安静休养或睡眠时发病,数小时内患者的病情会达到高峰,若不进行及时治疗将会导致患者死亡[2]。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主要手段包括溶栓、血压调节、手术等,但是在治疗期间为保证救治效果,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因此,本文旨在探究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人。实验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68.64±10.12)岁;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69.17±9.51)岁。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

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急诊护理流程:(1)将急诊护理流程小组组建起来,定期培训护理人员,通过分析脑梗死的特征,将护理流程制定出来,根据相关规定开展护理工作,同时还需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的排班,确保每日都有足够的护理人员在岗。(2)构建起急诊护理流程。一方面,根据评估的顺序,急诊预检护理人员需要实施先抢救后挂号程序,将绿色通道开通,便于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同时与神经内科医生密切联系,告知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另一方面,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卒中应急流程,护理人员需要协助医生将静脉通道建立起来,并将凝血功能等各项检查工作做好,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等生命指标,与CT室及时联系,做好对患者的转运;此外,准确评估影像学检查结果,按照结果评估患者是否需要进行抗凝治疗等,评估患者的溶栓适应症,并严密监测其生命体征。


1.3观察指标

(1)救治成功率;(2)护理满意度;(3)护患纠纷发生率;(4)运用SAS、SDS评分评定不良情绪。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用“(6229a7598e732_html_761f6abcaa6e68ea.gif ±s)”、[n(%)]表示,“t”、“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救治成功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救治成功率【n(%)】

组别

例数

成功例数

成功率

实验组

30

27

90.0%(27/30)

对照组

30

21

70.0%(21/30)

x2



13.965

P



<0.05

2.2护理满意度: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护理满意度【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实验组

30

11

17

2

93.3%(28/30)

对照组

30

9

13

8

73.3%%(22/30)

x2





12.054

P





<0.05

2.3护患纠纷发生率:实验组护患纠纷发生例数为2例,对照组为7例,实验组发生率6.7%(2/30)低于对照组23.3%(7/30),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4SAS、SDS评分:干预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SAS、SDS评分(6229a7598e732_html_761f6abcaa6e68ea.gif ±s,分)

检查指标

实验组(n=30)

对照组(n=30)

t

P

SAS评分

干预前

60.32±5.54

61.05±6.15

3.974

>0.05

干预后

42.41±6.64

52.16±4.75

11.625

<0.05

SDS评分

干预前

61.18±6.12

60.75±5.85

2.351

>0.05

干预后

41.29±6.84

51.78±6.91

12.041

<0.05

3讨论

急性脑梗死起病急骤、发病突然、且病情进展比较快,若处理不及时,将会明显增高致死和致残的风险,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急性脑梗死的发生与急性脑供血不足密切相关,发病1至2天或数小时内就可以达到高峰。同时,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也直接影响着脑梗死的发生。在发病之前可以控制大部分致病因素,且临床症状存在可逆性[3]。急性脑梗死的治疗过程关系着预后效果,及时的临床治疗及护理在疾病恢复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部分患者会由于护送不及时而延误治疗时机,急性脑梗死的救治效果与短时间临床救治的有效性具有密切的关系。

实施急诊护理流程能够使医护之间紧密协作,分工明确,在缩短救治流程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并且也有利于提高临床救治成功率[4]。通过对急救失败案例进行分析,传统的急诊护理模式不能充分的做好准备工作,接到急救信息后,急诊医护人员的出诊速度不及时,会将最佳的治疗时间延误。在出诊以后,医护人员也可能会由于转运过程中的不当护理而使患者的病情加重,护理操作不合理也容易引起疾病复发。本文通过探究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在救治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率、不良情绪改善方面,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可能在于相比于常规性护理方法,急诊护理流程可以紧密的连接各个环节,各个流程都非常清楚,接到急救信息后,医护人员可以迅速出诊,到现场后对患者实施吸氧、心电图检测等急救措施,同时在转运途中注意合理的摆放患者的肢体,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合理评估后,便于院方将提前做好急诊准备工作。职责的落实也为一种有效的督促手段,分工明确可以减少交接时间,避免出现互相推诿责任的情况。

综上所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用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提高救治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使其不良情绪得到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 周明丽. 溶栓流程优化护理在改善急诊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果及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0):1826-1828.

[2] 周忠艳. 溶栓流程优化护理模式对急诊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21,28(3):102-104.

[3] 张卫延,隆国丽. 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分析[J]. 糖尿病天地,2021,18(2):176.

[4]杜晓谱.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优化院前急诊护理的急救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J]. 黑龙江医学,2021,45(8):860-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