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视野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4
/ 2

生命教育视野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

杨露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辽宁辽阳, 111000

摘要:生命教育是一个永恒的教育主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然而,随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广泛开展,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比例仍在上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生命教育在心理教育中的重要性。如何构建基于生命教育的高校心理健康体系将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生命教育;心理健康;体系构建

1高校学生心理特征

高校心理健康体系建设需要根据新时代大学生个体发展特点制定相应的建设目标。根据相关研究,大学生普遍存在以下特点:(1)高度关注。大学生作为时代发展中的特殊群体,通常要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负责。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2)社会群体较为突出,各高校均采用住宿制。这说明校园一旦出现危机,如果处理不当,会迅速蔓延,甚至严重造成自杀感染,从而给学生和学校带来更严重的影响。(3)素质高,大学生接受过12年国民教育,并有一定的经验和理解能力。因此,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综合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4)自我评价强。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后期,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很强。应采取适当的方法指导危机干预,以达到良好的心理教育效果。

2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生命教育是尊重生命主体,丰富和搞活环境和条件,促进生命主体全面、和谐、积极、健康发展的教育。学校实施生命教育,是为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人的价值、人的生命,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信仰追求。简单来说,尊重生命、尊重生命价值是生命教育的本质,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本质有以下关系。

广义而言,生命教育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就我国目前的学校教育而言,学校的生命教育可以分为几个主题:青少年教育、环境教育、健康教育、禁毒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艾滋病预防教育、法制教育等等。心理教育只是生命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也是必不可少的。

心理教育的过程也包括生命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提升学生的人生意义和境界是健康的价值。因此,生命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深化学生精神世界的重要趋势,社会越来越关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关爱生命。

心理教育有时等同于生活教育。心理取向、社会取向、职业取向、生理取向、死亡取向是生命教育的五大取向。本质上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样的。

心理教育和生活教育相辅相成。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相互包容、相互补充、互不排斥的,目标是一致的。它们都旨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均衡地发展学生的情感、认知、行为和意志,使学生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适应环境,建立幸福的生活目标。

3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生命教育的现状

3.1部分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认知偏差

因为有些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还存在一些偏差,他们觉得心理咨询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他们只需要在有严重心理问题的时候做心理咨询,而普通人往往会带着有色眼镜看待有心理问题的人,所以有些学生可能会羞于谈论心理问题,或者害怕被周围的同学认识后受到歧视和嘲笑。从而放弃心理咨询或尽量避免与老师进行心理健康咨询,使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疏导,导致心理问题长期存在并遭受折磨。

3.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外实践活动对个体生命关注不足

目前,部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这些大学生的人生方向模糊,人生价值观异化,精神生活匮乏。为了满足这些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开展了一系列分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对心理有问题或障碍的最低层次学生进行及时干预;中层是防止学生在学校出现异常心理问题;最高层次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开发学生潜能,快乐学习生活。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健康观念教育、人际关系教育、积极情绪教育、人格与自我认知教育、恋爱与性心理教育、学习心理教育、生活教育、职业发展规划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教育。但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外实践活动在关爱个体生命方面仍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外实践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个体针对性不突出,个体生命无法彰显;二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内容和目标过于理想化、形式化、单一化,不完全适应大学生的实际心理状况,心理健康教育课外实践活动效果不理想;第三,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外实践活动侧重于以已发现有“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的学生为主的个体生活,覆盖面不广。

4如何构建关怀生命的心理健康体系

4.1加强情境教育,唤醒生命意识,珍视生命存在

珍惜生命的存在,唤醒生命意识,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追求。要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就要教育学生珍惜生命,加强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和生命意识。根据真实的生活情况教育学生,家长要配合学校和老师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让他们珍惜生命的存在。

4.2开设生命形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与其他课程不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参与学生内心世界的课程。为了将生命教育的内容融入其中,有必要在生命形态下建立新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进行相应的教育改革,真正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课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课程内容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应与学生互动;关注学生的人生发展。

4.3增加心理评估干预系统

新生心理评估对于高校及时发现危机,对危机个体进行早期干预,防患于未然,具有重要作用。对于这一部分,高校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当发现需要关注的学生时,应及时回访评估并进行动态跟踪,及时更新学生心理动态。除了这一部分,对于评价主题的选择,评价率的提高也需要重点关注。评价主题可以重点了解学生的家庭出身、依恋类型、社会支持系统以及是否有危机相关经历。在评价率方面,评价方法简单易操作,教师、辅导员或班主任进行正向传播评价的目的可以促进学生的完成率和准确率。

4.4加强心理委员、部门、学校部门、心理中心、家长之间的联动机制

1.心理委员和辅导员。心理咨询师可以直接联系学生,随时了解情况。学校心理教师应加强心理成员和辅导员的心理知识培训和沟通技巧。当发现问题时,可以快速准确的报告。2.家长方面。家长的配合和态度直接影响危机的解决和危机发生后的应对难度,所以学校可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比如在发通知的时候,可以一起给家长发一封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信,在新生报到注册的时候给家长上普及心理知识的讲座和学校心理中心的介绍,让家长在发现危机的时候能够有效及时地与学校沟通。或者辅导员或班主任可以重点联系需要关注评价结果的同学家长,保持有效、有界限地沟通了解情况。3.院系、学校各部门和心理中心。校内各单位要保持沟通畅通,危机发生时及时沟通从各方获得的消息,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解决,以适应不同情况。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高校应努力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大胆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本文分析了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广义而言,生命教育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教育的过程也包括生命教育;心理教育有时等于生活教育;心理教育和生活教育相辅相成。总结了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加强情境教育,唤醒生命意识,珍惜生命的存在;开设生命形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本文从生命教育的角度全面阐述了如何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张方圆.生命教育理念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差异化教学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8(12):69-72.

[2]孙国胜.薛春艳.生命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1):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