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有声语言的创造性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8
/ 2

主持人有声语言的创造性探析

王浩

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有声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产物,它为人所创作和运用。人类的有声语言不是僵死的,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被整理记录成文字的语言通过言语活动来体现其创造性的特征。作为有声语言工作者的主持人,其有声语言的运用过程并不是简单、机械的,主持人将语言转变成有声语言实际上是通过思维、发声和传播过程完成了有声语言从发声阶段到发意阶段的创造性转变。

关键词:主持人; 有声语言; 创造性


文字语言便于人类精神文化财富的保存流传,这使得我们长期以来重视文字语言的研究而轻视了有声语言的研究,出现“重文轻语”的现象。有声语言作为文字语言的源头和根本,其创造基于人类的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有声语言的产生不是凭空的,一方面得益于人类生理结构的不断进化和完善,另一方面也为了满足人类社会思维、传播的需求。主持人作为有声语言工作者,其工作内容也是围绕有声语言的思维和传播功能展开的。

  1. 思维功能与有声语言的创造性

有声语言的出现是为了让人类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满足交际的需求,而这种想法就是人类思维在大脑中的表现。德国语言学家威廉·冯·洪堡特认为:“语言是精神不由自主的发挥与流射[1]。”也就是说,有声语言的产生、运用和发展都受到人类思维的影响,而思维也不是先天获得的,它需要在后天的不断模仿、学习中产生,有声语言的创造性体现在人类精神的创造性。一个人对于某一种语言的认知和运用都基于自己日常的学习和归纳,同时由于每个人思维方式、习惯的不同也会导致他们选择不同的语言表达样式,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表达。思维和有声语言的表达是分不开的,人类通过精神思维的思索、感官力量的借力将精神活动转换为有声语言的发音活动。

主持人的创作依赖于对表达内容独到而深刻的理解。将同一篇文字稿件转变成有声语言,不同的主持人会因为生活环境、学习环境、思想认知等方面的不同而导致对文字语言产生不同的二次创造。同样的文字语言可以通过多种样态的有声语言来表达和阐释其含义,这也正体现了有声语言的创造性特征。此外,人类的思维方式不是一尘不变的,它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变和更新,有声语言的变化是思维变化的外在形式,当人的思维发生变化时,有声语言作为外在的表现形式也必然要做出变化以适应新观念、新思想的表达。

  1. 传播功能与有声语言的创造性

信息传播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只要有生命存在就有传播现象的存在。人类之间的传播也是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但人类传播与动物传播有着本质的区别——劳动。动物只能被动的适应自然而人类则是通过劳动不断改造自然,这就使其具备了动物传播所不具备的创造性。

语言学的研究大多是从社会上的语言现象入手,张颂老师从语言传播的角度思考语言学并指出有声语言的传播存在于三重空间,即:生存空间、规范空间和审美空间。

劳动发展的最终结果就是使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有声语言的出现首先是为了满足人类交流的需要。在刀耕火种的时代,人类想要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仅靠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出于生存的需要,人类开始结成不同的群体,在群体中人类需要互相交流以促进群体间的分工合作。人类在求生存、求温饱的欲望中开始获得了一般物种中罕见的人类性,通过肢体和声音等信号交流极大的提高了存活率。此时的有声语言的传播仅仅停留在生存空间,仅仅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对语音、语调并没有要求。一方面,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种种约束群体成员的“契约”也不断出现,每一个群体、地域、部落开始产生带有特殊印记的规范;另一方面,随着有声语言传播空间的不断扩大,为了实现有声语言在更大范围内的有效性,对语音、词汇、语法等也有了一定的标准,越符合这些标准,有声语言传播的有效范围则更大,有声语言的传播从生存空间开始转向一个规范空间。规范,只是有声语言广采博收、深化内涵的基本要求。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人类的需求也是在不断变化和提高的,在经历了信息共享、认知共识的生存和规范两个空间之后,有声语言的单调、刻板、生硬等问题推动着人类有声语言的传播进入了更高的层面——审美空间。而主持人的工作就实现了有声语言传播从生存空间、规范空间到审美空间的跨越。

语言的生命在于使用,语言只有进入言语活动中才能凸显其创造性。有声语言之所以会有千差万别的表现方式,就是因为不同的人在有声语言传播过程中追求不同表达效果而不断改变和调试的结果。主持人在有声语言传播过程中不断进行新的尝试和创造使有声语言具备了独特的艺术美感。

  1. 发声功能与有声语言的创造性

人类的内在语言意识可以通过思维活动以及借助感官力量转化为清晰的发声。语言的生命就在于使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有声语言的传播和使用,而有声语言的使用则依赖于人类的发声活动。人类的发声活动具有四种属性:生理性、物理性、社会性和艺术性。

生理性是指人类的发声活动依赖于人类的生理条件,必须通过各发声器官的协调合作形成可以使用和传播的有声语言。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有声语言的传播也需要传播媒介,这就是发声活动的物理性。通过所表达的内容来打动受众是主持人有声语言传播的本质要求,有声语言的产生和接收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主持人通过情景再现、对象感等技巧的使用使得发声活动具备了心理性的社会属性。艺术性是手段,主持人对内容形式掌握的不同程度,表达技巧水平的高低,都会产生迥然不同的传播效果,这就是要求有声语言的发声具备一定的艺术性。发声的生理性和心理性体现了有声语言在自然方面的创造性,而心理性和艺术性则体现了有声语言在社会方面的创造性特征。

主持人发声的基本功训练是为了准确把握发声规律,加强对各发声器官的控制能力,获得良好的发声状态,拓展发声能力,为表达做充分的准备。主持人的声音是经过加工处理的“拟声”,其发声是从原生态到拟声态的转变。主持人不仅要传递内容,还要传递情感从而影响受众。主持人的发声将气息、声音、吐字串联起来,使“气、声、字、情”高度统一又归于自然,处处体现和谐美。

主持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主持人是有声语言工作者,也是语言艺术工作者,其工作内容都紧紧围绕着思维、发声和传播展开,这三者不是相互割裂的,通过大脑的思考并借助生理器官的发力将文字语言或内心所想以有声语言的形式呈现出来传递给受众群体,使受众不仅能够准切的接受信息,同时在接收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主持人通过思维、发声和传播的一系列创造性活动,实现了有声语言从简单发声到能动发意的创造性转变。


参考文献:

  1. 德·威廉·冯·洪堡特原著,姚小平译.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山东大学出版社

  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 韩菊.意念与感觉在声音整体性中的作用[J].语言文字应用,2005(S1):84-86.

  4. 李雪梅.语言的创造性和语言教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30(03):285-288.

  5. 史育文.探究语言的创造性和语言的创造思维的培养[J].散文百家(理论),2020(07):127-128.

  6. 张颂.播音主持艺术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7. 张晓兰,卢军坪.语言创造性研究及其对语言教学之启示[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20,39(03):73-78.

  8. 赵俐.有声语言的声音是什么——论播音创作声音个性展现的理论基础[J].现代传播,2003(03):80-82.

  9. 郑茹,黎阳.播音是一种创造性工作[J].当代电视,2004(08):65.

  10. 朱淑媛.语言的功能与语言的创造性[J].集宁师专学报,2007(01):20-21.

作者简介: 王浩,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广播电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