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数学审题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1
/ 2


例谈数学审题分析

蔡素晗

莆田第十中学(福建省莆田市 351146)

摘要:审题分析不同于解题思路。审题是建立正确解题思路的基础。审题是复杂的思维过程.要求学生必须全方位审视试题所提供的信息,并利用数学思想,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理顺,从而制定解题计划.本文通过实例,对审题过程进行分析,为解题提供正确的导向。

关键词:审题分析 已知条件 待求结论 由因导果 执果因素

审题有别于读题.读题是阅读题目,这只是对试题的感性认识,而审题是复杂的思维过程.要求学生必须全方位审视试题所提供的信息,并利用数学思想,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理顺,从而制定解题计划.

在试题中,已知条件和待求结论是构成试题的两大要素,它们互相制约,相互依存。其中,已知条件是构成题目的前提,起主导作用,是待求结论的原因.在审已知条件时,应参照待求结论,联想与已知条件相关的性质、定理、公式等;有的条件要译成数学语言,进行必要而合理的设置;有的条件要等价转化,或以形辅数、以数助形;对难度较大的试题,有时还要投石问路,进行必要的恒等变形,以进一步挖掘隐含条件,搜寻已知条件制约下的结论.即所谓由因导果.审待求结论时,要回眸已知条件,联系相关知识,动用各种数学“手段”,对待求结论进行“加工”,为已知条件的演绎提供启示和导向,力求找到结论的原因.限于篇幅,下面略举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例,谈笔者对审题(含简答)的粗浅看法,难于以偏概全.

例1 在象棋比赛中,每两位选手都赛一场,赢者得2分,输者得O分,和局各得1分.现有四名学生统计全部选手的总分为1980、1981、1984、1985,但其中只有一名学生统计正确,问共有 位选手参加比赛.

审题分析 既要挑错,又要填空,给解答增加了难度.从己知条件看,每两位选手都赛一场,这是与次序无关的组合问题,即甲与乙或乙与甲比赛,只算一场.在计分上,应注意四名学生统计的是总分,要按每场得分计算,因为每赛一场,两人总分之和为2分,与谁胜谁负或平局无关,即2+0和1+1都为2.所以,所有场次的总分=(也即全部选手的总分)是偶数,应排除1981和1985.又如果有n位选手参赛,这样共赛了62381fb85f9d3_html_a682ce5177637a2e.gif 场,每场2分,总计n(n—1)分,这是两个连续自然数的相乘积.求n时,首先可通过特值尝试,寻找规律,会得到如下一个重要关系:两个连续自然数相乘积的个位数,相等于两个连续自然数的个位数相乘积的个位数.据此,1980的个位数“0”,可以是两个连续自然数的个位数:4与5、5与6或9与0相乘积的个位数,而1984不具备,应排除.再经估算,连续自然数的十位数应为“4”,则1980可能是44与45或45与46,而不可能是39与4O或49与50的相乘积,经计算,44×45=1980,∴n=45,即共有4 5位选手参加比赛.

审题的焦点在计分方法上,应纵观整体.题意不是计算个人得分而排名次,以决定是否进入下一轮比赛.四名学生统计的是总分,启发按场数计分是上策,况且按个人计分,有奇有偶,没有规律可循,无异于作茧自缚.本题是命题者倒过来拟题的,命题者在明处,答题者在暗处,“难为”了应试的学生.但只要审题时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急躁,毕竟可以摆脱困境,到达待求的目的地.

例2 若点P在抛物线y=3x2+4x+2上,A (-1,-1) 、B (O,-3)使△ABP的面积最小,则P点的坐标是( )

A.(62381fb85f9d3_html_330c1285344473c3.gif ) B.(62381fb85f9d3_html_6d46c5faba73306b.gif ) C.(一1,1)D.(0,2)

审题分析 己知条件较多,应侧重区分“变"与“不变".在△ABP中,A、B为定点,P是在确定的抛物线上的动点.从待求看,是使△ ABP面积最小时点P的坐标。选“不变”为突破口,在62381fb85f9d3_html_5bf1de06ff1d6431.gif (底边)为定值时,△ABP面积的最小值等价于点P到AB的距离(高)的最小值.若采用导数法解答,还要进一步等价转化,即点P到AB的距离的最小值等价于:与直线AB平行且与抛物线相切的直线,其切点P距离直线AB最小,这切点正是待求的点.设AB所在直线的斜率为kAB,易求kAB=一2,对y求导:62381fb85f9d3_html_aee4cea512b6c3b.gif =6x+4,令6x+4=一2,解得x=一1,代入y=3 x2+4x+2,求得y=1,∴ P点坐标为(一1,1).选C.

本题若按参考答案提示,设点P的坐标为(x,3x2+4x+2),再建立直线AB的方程2x+y+3=O,利用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求距离最小值时所对应的x.与导数法相比,运算复杂且易出错.不同的解法来自于不同的审题角度,繁简相差甚远,解答效果常常也大打折扣.

例3 已知函数62381fb85f9d3_html_5d3a6f7fcd7450db.gif

62381fb85f9d3_html_ca0b1920a251a3dc.gif ( )

62381fb85f9d3_html_318c666128f3e233.png

审题分析 审题的突破点应着眼于“单调函数”和“图象不可能是”上。为叙述方便,设62381fb85f9d3_html_36b9d41f344c24b1.gif 由于函数f(x)没有指明二次,更增加可探究性。若采用常规方法,从a、b分别为正、负和零出发考察,共有九种不同的配搭方式,再加上还要比对a、b值对于两个函数的图象和条件是否吻合,其分类讨论的复杂性和思考量可想而知。不妨采用正难则反的审题策略——执果索因。则A对应g(x)的a=0,b<0;B对应g(x)的a>0,b>0;C对应g(x)的a>0,b<0;D对应g(x)的a<0,b=0。其中只有B中的a>0,b>0,其f(x)的对称轴在y轴的左方,在

62381fb85f9d3_html_e07ee596f9054ad1.gif 一次函数,在62381fb85f9d3_html_646ebdd33969dfd6.gif 上仍单调,应排除,故应选B。

通常这类试题是各选择支中,二次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图象在同一坐标系中出现,讨论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系数的正、负和零所以符合的图象。而这道题的拟编,不落俗套,本该正确答案是“对号入座”的,而改为“对号不入座”的,平易中见难度,立意考查学生的数学基本能力,也对考生审题提出更高的要求,很具挑战性。

审题分析不同于解题思路。审题是建立正确解题思路的基础。但是审题应花的时间不能少.审题审清楚了,解题思路自然浮出水面,而解题过程仅是实施审题所制定的操作程序而已.当然,审题分析的速度和质量,仍然需要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平时积累的解题经验,才能轻车熟路,游刃有余,才能从试题的条件和结论所提供的蛛丝马迹的信息中,悟出审题分析的真谛.

参考文献:

钱佩玲 中学数学思想方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苏 越 教与学中的逻辑艺术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