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优化教学策略提升学生数学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9
/ 2

浅谈优化教学策略提升学生数学 能力

张桂兰

福建省将乐县水南小学 福建三明 354400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灵动的、充满艺术性的一种双边活动过程。教师可以说是这一活动过程的总设计师。如何能够引导学生快乐又高效地进行学习,提升学生的能力?此时,需要教师在数学课堂,激发学生自身积极主动去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自己亲身经历了许多数学知识的产生应用的探究全过程,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策略,扩大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和数学思维发展空间,重新构建数学知识的体系,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能力提升;方法策略;小学数学

一、注重素材积累,引发多向探究

学生的思维发展是循序渐进的,他们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也是螺旋上升的。因此,教师应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搜集一些学习数学知识的具体素材,并且能够创造性地设计教学程序,满足他们对于数学思维多样化的探究需求,让学生能够在开放式的思维空间里,积极探索数学新知,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新学的知识重新建构,提高数学能力。例如:在课堂学生初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后,教师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热情,拓展学生的创造空间,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设计了一些开放性的练习。提供数学学习素材:这是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一组线段a、b、h框架图),请你拓展想象一下长方体。回答:(1)图中与a平行的棱有几条?(2)图中与a相交并垂直的棱有哪几条?(3)这个长方体的图形有几组这样的长、宽、高?教师将a、b、h加上单位(厘米);(4)它的右面图形面积是多少?(5)它的占地面积是多少?(6)做这个长方体的框架要用多长?(7)怎样能使长方体的四个面完全一样?(8)如果用铁皮围成这个长方体,不考虑接头损耗,需要多大块的铁皮?(9)如果把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扩大3倍,那么它的棱长总和扩大几倍?表面积扩大几倍?体积扩大几倍? 教师让学生认真审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学生在不断地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中兴致盎然地探讨着,这样既能深刻地感悟数学知识,纠正出现的错误,还将这一部分的知识体系建构成网络状,并获取了新知,发展学生的思维。

二、引导实践操作,强化体验感悟

开发智力,手脑并用,才能更充分地发挥人的潜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多积极引导合作探究小组学生进行有效的实践体验操作,促使小组学生通过一边观察、一边动手进行实验,边比较、自主地去探索,亲身体验到数学知识在活动中的形成发展过程,从而获得更多的数学感性经验,让学生空间意识和操作能力获得提升。例如:在教师执教《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中,学生通过对不同各种学具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进行观察、对比,从中大家得出它们具有六个面、八个顶点、十二条棱,其中只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两个相同的长方体。但更重要的地方,大家通过比较发现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差异,它们就是正方体。正方体它不仅具有长方体所有的性质特点,还具有它们自身独有的特性,很自然就想到它们之间的关系———这种正方体本身就是特殊的长方体。同时,在这样的操作过程中,学生还积极主动与他人合作,利用手中相等的正方体拼搭成更大的正方体(共需要8个)。这一系列的实践体验操作,学生不仅有效地在实践中,获得了大量丰富的感性体验,也突破了学习的重难点,建立了初步的空间意识,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学生会独立思考,手中的一些学具不够,还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这种合作意识对于今后的学习至关重要,奠定了实实在在的基础。

三、渗透思想方法,优化解题策略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可以获取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获得知识和能力,还能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把数学思想寓于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通过观察、比较、判断、推理和分析的一系列数学活动,学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自主地学习基础数学知识的活动中,既可以掌握自己所参与社会实际生活中的知识和技巧,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性和思维技巧,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数学课堂实践活动的具体特点,有步骤地借助运用现代数学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把现代数学观和思想方法赋予于简单、生动有趣的数学故事中和情境,或仅小小的故事中,让我们的每个学生经常通过对数学中的思想方法进行的数学观察、比较、判断、推理与综合分析,使每个学生从中不断探索和发现自己的一些数学实际问题,寻找并提出如何解决这些数学问题的正确途径和解决策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例如:教师在《打电话》一课时,出示教学课件:假如一个学校合唱队的团队成员总数为15人。在暑假期间,学校需要举行紧急合唱表演。老师想消息尽快通知到所有的合唱队员。如果我们采取打电话每分钟通知1个人,请大家一起帮助老师,出谋划策,所需要的时间最短。接下来,同学们每人开始制定一个打电话解决的办法。学生个个在小组里积极参与探讨,各抒己见:生1:若一个个通知,全部要15分钟,这是一般的速度。生2想了想:这样,我认为浪费的时间太多了,应该分头打电话,告知才能速度快。生3沉思了一会儿,问:是要分头通知么?是不是分的组越多,所需的时间就会越少呢?生4可以采用这个办法:我们可以把学生平均分为3个小组,我计算过,通知到位15名学生,至少快7分钟。生5:把15人按(3 4 4 4)分成4组,则需要6分钟。教师:大家从设计方案看到并不是划分的小组越多,所需通话的时间就越少。

生1又进一步思考:有没有更快的办法,用最少的时间把通知传递到每个队员呢?紧随其后,教师要求学生结合不同方案,进行对比和讨论。学生发现接到通知的队员,要把通知继续往后传,直到完全通知到队员接到为止,让每个小组队员都不会闲,才能真正做到时间少,又通知到位。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求每个学生用自己感兴趣的方法进行标注。有的学生则是直接采用不同的各种颜色;有的是采用不同图形方式来进行标注;有的则是直接使用一个序号方式来进行标注。

学生先设计方案,教师在一旁进行点拨引导,每个学生对问题进行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学生们聚拢在一起进行探究,突然发现每增加一分钟,新接到通知的队员数正好是前面接到通知的队员和老师的总数,以此推算,第n分钟所有接到通知的队员和老师是前(n-1)分钟所有接到通知的队员和老师的总数的2倍。最后,教师肯定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又让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又一次制定好打电话的程序。学生在简单平常之事中,尝试寻找最优方案,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数学生活中的应用及对策论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数学思想方法,逐步培养归纳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解题的策略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是适合学生的,作为教师都应该发掘、尝试,不能让学生形成惯性思维,或固化某种做法,否则,学生的思维越来越僵化,学生的创造性也越来越难体现,那是与现代教育背道而驰的,不利于学生的进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仲民 . 数学教学策略的思考[J]. 教育研究, 2017(6).

[2]王贵鹏 . 优化数学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J].吉林教育,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