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课程思政”理念于小学科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9
/ 2

融“课程思政”理念于小学科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韩学莹

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滨海外国语学校 300467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事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小学生正处在身体、思想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课程育人的新模式,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重大课题。笔者探索将科学课堂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构建“课程思政”模式,实现学科隐形育人功能。

关键词:思政教育 小学科学 有效融合

一、小学科学“课程思政”的内涵与意义

2016年在全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程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于是,作为思想政治课的补充,“课程思政”理念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成为了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

“课程思政”主要形式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渗透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

小学科学 “课程思政”则是指充分挖掘小学科学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借助日常教学活动平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树立坚韧顽强的科学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情怀。作为一门基础性、综合性的课程,小学科学本身具有教学内容广泛、教学形式多样的特点,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思政”元素,同时,在各级教学目标中科学课程也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科学能力、科学态度等方面提出了相应要求,因此,在小学科学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既是课程实施的需要,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体现。

二、挖掘小学科学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及功能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思想发育、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在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中有效融入、渗透思政教育的相关理念和要求,并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实践落实,是开展“课程思政”的难点所在。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并寻找具体的结合点,为后续“课程思政”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

笔者以所在区域使用的教科版(2017年)《小学科学》一到六年级教材为例,进行了详细研究,挖掘并梳理出小学科学课程中所包含的思政资源,并对其隐性育人功能进行分析,汇总如下:

思政主题

教材内容

思政元素

价值观的树立


  • 一上 1.6《校园里的植物》

  • 一下 2.4《给动物建个“家”》

  • 二上 1.7《做大自然的孩子》

  • 五上 5.7《制定健康生活计划》

  • 五下 3.6《让资源再生》

  • 六上 3.3《不简单的杠杆》

  • 珍爱生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保护环境,珍惜资源

  • 科学技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

  • 积极向上,健康生活

态度品行的养成


  • 三上 2.4《空气有质量吗》

  • 四上3.7《设计制作小赛车》

  • 四下 2.5《里面是怎样连接的》

  • 五上 3.3《我们的水钟》

  • 科学严谨,实事求是

  • 勇于挑战,敢于创新

  • 脚踏实地,具有耐心

  • 善于沟通,乐于合作

科学精神的培养

  • 沈括-指南针的使用方法

  • 童第周-细胞的生长方向

  • 竺可桢-气象研究

  • 南仁东-“中国天眼”之父

  • 坚持不懈,不惧困难

  • 善于发现,勇于探索



爱国主义教育



  • 三下 2.4《蚕变了新模样》

  • 六上 3.6《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

  • 六下 3.7《探索宇宙》

  • 温顾历史,增强民族自信

  • 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 了解航天技术,培养爱国情怀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小学科学教材中渗透了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是落实“课程思政”,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途径。

三、小学科学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实践探索

科学教学融入思政教育,就是将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科学课堂这个主阵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将思政教育落实、落小、落细,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

(一)在讲授过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要充分利用身份优势,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课堂教学的意义。例如,在讲授《探索宇宙》时,让学生认识地球、月球、太阳系等知识的同时,可以适当介绍我国古代天文领域的研究历史,以及如今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讲授《蚕变了新模样》时,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升华,从蚕丝到丝绸文化,再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让学生在了解我国历史文化的同时,感受到中国在世界发展中发挥的引领作用,增强民族自信,提升爱国主义情怀。

(二)在探究活动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小学科学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可以将思政元素融入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例如,在《校园里的植物》、《给动物建个“家”》活动中,要引导学生认识动植物也是有生命的,树立爱护动植物,珍爱生命的意识。在《空气和我们的生活》、《让资源再生》活动中,带领学生了解环境和资源现状,提高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责任感。

(三)在实验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通常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验,组员之间需要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才能顺利完成任务。这就要求学生之间能够做到积极地沟通交流,并且要合理分工、共同完成任务。例如,在《点亮小灯泡》一课中,要求学生尝试用不同的连接方式点亮小灯泡,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按任务分工,从而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此外,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还要求学生做到科学严谨、实事求是。例如,在《空气有质量吗》教学中,教师要提醒学生严格按照要求完成实验,并如实记录、汇报结果,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在介绍科学家的故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在我们所使用的教科版(2017版)科学教材中,每一本教材的开始都有“科学家这样做”这一内容,介绍科学家科研过程的艰辛和科研成果的来之不易。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对科学家的故事进行详细介绍,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感受到历代科学家坚持不懈、敢于探索的伟大精神,以及国家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提高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树立积极奋斗、为国效力的远大理想。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更加具体、形象,更具感染力。

四、结语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我们充分发掘科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通过多种方式将其融入科学课堂,使两者相互配合、同向而行,构建“课程思政”新模式,希望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学生的价值导向、品德修养、科学精神、以及民族自信产生积极的引领,从而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林平珠.融“课程思政”理念于小学科学教学实践[J].小学教学设计,2021(09).

[2]张晓琴.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究[J].教学研究,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