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花》教学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9
/ 2

《金色花》教学设计

李哲

离石区第一中学 山西离石 033000


摘要:教学设计是对教学的内容根据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合理的进行编排。好的教学设计能够更好的呈现所要教学的知识,以合理的情景出现,面向学生,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教知识。本文以《金色花》为例,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学习情况、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进行了分析 ,对教学方法进行了设计,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教学 设计

作者简介:李哲(1973--),女,山西吕梁人,离石一中语文教师。


1教学设计概述

教学设计就是根据所要教学的内容从形式上、内容上进行合理的编排。作用主要有更好的呈现所要教学的知识,以合理的情景出现,面向学生,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教知识。

教学设计格式包括教学内容(课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讲授法为主,不能事事都要学生去活动、去体验。同时还有讨论法、发现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实验法为辅)、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引入新课、讲授新课、总结归纳、课后作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能动地进行认识活动,自觉调节自己的志趣和情感,循序渐进地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促进学生智力、体力和社会主义品德、审美情趣的发展,并为学生奠定科学世界观的基础)板书设计等。

教学设计中的重点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具有丰富的特点。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矛盾统一。师生的双边活动,师生之间相互作用,不断发生碰撞、交流和融合。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特殊的认识过程。与人类其它的认识活动相比,它不是为了直接创造社会价值,而是为了实现学生个人的思维创造,即人类的“再创造”。教学过程也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学习实践活动。与此同时,教育、教学活动是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就具有的一种社会活动。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金色花》是部编人教版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两首》的其中一首。从文体来讲本单元前两篇课文《秋天的怀念》、《散步》都是典型的叙事散文,而本课为散文诗,对于初一学生而言,这是一种陌生的文体,需要学生了解:散文诗兼具散文和诗的特点,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的表现力,表象是散文,本质是诗。

从思想内容来讲,本单元的主题是“亲情”,《金色花》和 《秋天的怀念》都是以“母爱”为主题的,但感情基调及表达方式都存在很大的差异。《金色花》主要讲述了“我”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的故事。学习《金色花》旨在引领学生自主地走进诗的国度,用心来领悟诗歌的魅力,悟出诗韵,悟出诗律,悟出诗境,主要方式是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金色花》中“我”与母亲嬉戏的意境,体悟母亲对孩子的疼爱及孩子对母亲深深地依恋之情。

3学生学习情况

普通班学生的基础比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是很高,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形象思维比较活跃,只要积极引导、设计一些让学生“动”起来的环节,他们的热情还是会被很快激发出来的。散文诗对于他们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通过自己的实际体验来深入理解文本,是教学重点所在。

教师首先要和学生多勾通,使学生对老师有信心,用教师的风采吸引学生,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感动学生,用教师的丰富知识折服学生;从学生容易接受的知识出发慢慢引入主题,引入概念,使学生感到兴趣;对学生的进步及时给以肯定和鼓励;对经过努力学习成绩有进步的学生在班级中给以表扬;鼓励学生对课内和课外问题进行讨论,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多问问题以激发学生思维;成立学习兴趣小组,开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课外活动。

4教学目标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的基本理念与本篇课文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学习状态、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4.1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明确“我”与妈妈嬉戏的三幅画面;(2)用自己的语言概述孩子和妈妈的性格特征;

4.2过程与方法目标: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三幅画面,感受诗境;

合作探究“金色花”的象征意义;

通过听音频、示范诵读、小组分角色诵读、全班齐诵等多种朗读形式,感受散文诗的魅力,激发学生创作散文诗的兴趣。

4.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切实感受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及孩子对母亲无尽的依赖之情。

5教学重、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在吃透教材基础上,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5.1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思路,明确“我”与妈妈嬉戏的三幅画面;

(2)通过听音频、示范诵读、小组分角色诵读、全班齐诵等多种朗读形式,感受散文诗的魅力,激发学生创作散文诗的兴趣;

(3)切实感受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及孩子对母亲无尽的依赖之情。

5.2教学难点:

(1)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三幅画面,感受诗境;

(2)探究“金色花”的象征意义。

6教法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同时在新课程理念——“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指引下,我主要采取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从如情地自我品读中,从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真正动起来,去感受这篇散文诗的魅力。

考虑到带学生的现状及《金色花》的文本特点,主要采取:

6.1诵读涵泳法:采用学生自主诵读法、教师泛读、小组合作朗诵、师生齐诵等多种朗诵方式深入体会诗意;教师通过示范性的呈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中的画面。

6.2合作探究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金色花”的深层意蕴;通过小组分角色诵读感受散文诗的魅力,激发学生创作散文诗的兴趣。

7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7.1导入新课:(3—5分钟)

由经典儿童歌曲《鲁冰花》(周安信版)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首歌借鲁冰花表达了孩子对母亲深深的爱,切合本课主题。

7.2讲授新课:(30—35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力图攻破本课的难点。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如PPT课件的使用、音频的运用,这些都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另外,遇到学生感到困难的环节,我还进行了适时地引导,在保证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也发挥了教师的主导的作用。

7.3课堂小结,拓展延伸:(3—5分钟)

如何把所学真正转化为学生的素质是教学的关键,在结尾我出示了《金色花》的姊妹篇《告别》让学生通过这两首散文诗的对比学习,进一步体会母子之爱,感受弄弄的诗意。

7.4布置作业:仿照《金色花》的形式,写一则散文诗,题目自拟。这项作业以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散文诗的认识、激发热爱散文诗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初一年级学生具有很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相信他们会有自己独特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