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30
/ 2

部分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

周怀兴

深圳市龙岗区平湖实验学校

摘要:实验是生物学科的重要内容,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讲,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实验材料不合理、方法不科学等问题,导致实验效果并不理想。基于此,文章重点探讨部分生物实验的改进策略,旨在提升实验的效果和加深学生的理解。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实验方法


一、初中生物教学改进应遵循的原则

(一)遵循科学和生活结合的原则

无论是哪一门学科,都应该始终遵循科学性原则,尤其是生物学科。生物学科中的结论,是通过大量实验获得的,所以每一个结论都具有科学性与严谨性。教师在设计生物项目活动时,需要充分考虑到生活性与科学性,设计出学生能够接受的内容,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设计的活动必须要尊重科学,保证严谨。比如:教师可以从生活中的案例入手,用科学的思想设计项目活动,不但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中所蕴含的生物知识,还促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生物项目活动所具有的科学性特点。

(二)加强实践性原则的渗透

生物学科具备极强的可实践性,教师在设计项目活动时,需要遵循实践性原则,保证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深入地感受到理论与概念的形成过程。在生物项目活动设计中,教师要注意项目的选择,让学生能够更加用心地从实验中获得正确的理论。除此之外,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内容,选择生活中与之相似的场景,作为项目活动的主题。引领学生进行项目化学习,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强化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等,切实发挥生活理念下初中生物项目活动的优势。

(三)注重创新性原则的应用

只有进行不断地创新,才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发展与成长。对此,教师在设计项目活动时,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创新、材料的创新等,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生物知识。尤其是学生的学习效果一直得不到提升时,教师更需要反思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是否过于落后。除此之外,创新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可以充分发挥项目活动创新教学的价值。

二、生物实验教学改进与创新

(一)实验材料的改进

实验一:外界溶液浓度影响细胞吸水

教材中使用的材料是两对以上叶的豆类幼苗,然后将分别放在清水和10%的盐水中,观察幼苗的变化。通常情况下,这个实验需要20几分钟的时间,因为不能够及时看到幼苗所产生的变化,阻碍了实验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培养两对以上叶的豆类幼苗需要较长一段时间,导致实验取材相对困难。

实验改进:教师可以选择黄豆芽或者是绿豆芽来开展实验。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把豆芽放在提前准备好的清水与盐水中,经过两分钟便可看到清水中的豆芽依然保持原来的状态,而在盐水中的豆芽则出现了萎蔫的现象。此时,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观察豆芽的变化,分析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豆芽是一种相对比较容易取材的实验材料,学生或者教师都可以在菜场购买,为生物实验开展提供了便利。

实验二:观察叶片结构

这个实验一般会选择菠菜叶进行横切实验,进行叶横切之后直接观察叶片的结构。但是这个实验材料容易失水,会影响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如果是早上准备的菠菜,下午可能就萎蔫了。在这种情况下,菠菜叶子容易卷,很难进行横切。但如果把菠菜用清水泡起来,那么,叶子会变得非常脆,导致横切片不是非常完整,甚至是叶片的表皮缺失。

实验改进:教师可以选择使用绿萝的叶片来代替,这种叶片不容易枯萎,而且相对比较容易切出较为完整的横切片,即使放置两三天时间,绿萝的叶子依然是相对比较理想的切片。对于学生来讲,绿萝比较容易获取。

实验三:观察茎疏导功能

在这个实验中,往往会选择杨树带叶的枝条作为实验材料。结合实验课程的开展进度,深秋时期杨树已经很难剥皮。也就是任皮部与木质部难以分割开,最终导致生物实验效果不理想。

实验改进:教师可以选择大叶黄杨来进行实验,这种植物是常绿植物,即使是在深秋时期,这种植物的形成层依然处于活动状态。在进行实验过程中,树皮和木质部分离相对简单。采用这种植物作为实验材料,可以先把带叶枝条进入到已经稀释过的红墨水中,然后再把处理过的枝条放在太阳底下照射,经过24小时,即可看到红墨水已经上升到叶脉位置。只需要把树皮剥下来,便能够看到木质部变红而韧皮部没有变化。结合实验现象,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到,红墨水是从木质部然后往上运输水分的。

(二)创新实验设计

在“观察蚯蚓”这个实验教学中,很多教师会直接先让学生观察蚯蚓的形态,然后让学生用手触摸蚯蚓的腹面。在这个实验中,学生可以直接的感受到蚯蚓腹部分刚毛。当学生初步感知之后,教师在让学生把蚯蚓放在光滑的玻璃板和粗糙纸面上,引导学生观察蚯蚓的运动是否出现了变化。但是在进行实验过程中,蚯蚓并不可能完全受控制于学生。比如,需要让蚯蚓运动时,它并不一定刚好在运动,而等待他运动,可能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比较浪费课堂教学时间。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师亟需对实验进行创新。

首先,实验材料的准备:蚯蚓、标有刻度的大试管、50mL的烧杯、擦镜纸、脱脂棉、滴管、剪刀以及清水。

其次,实验过程设计,先使用滴管吸取少量的清水,滴加至试管的底部,然后再用剪刀剪出一块擦镜纸,放在试管的底边靠近水面的位置,并让擦镜纸紧贴试管的管壁。此时,再将一条蚯蚓缓缓的放到试管里边,并让清水完全浸没蚯蚓,。短暂时间以后,蚯蚓便会因为缺氧而沿着试管壁往外爬。此时,学生便可以看到蚯蚓在光滑表面与粗糙表面的运动状态。根据蚯蚓的运动状态,学生可以直观的了解到蚯蚓在光滑的试管壁上会打滑,而在粗糙的擦镜纸上爬行速度相对比较快。除了观察蚯蚓的爬行速度,还可以看到蚯蚓在运动过程中,环肌与纵肌所产生的不同变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学中,为了提升实验的效果,教师要深入分析实验设计等方面的问题,并围绕生物实验要达到的目的,进一步对实验过程和组织过程进行优化,例如:改进实验材料、创新实验设计等,从而充分发挥实验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贾思杰.注重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提高初中生物学课堂效率[J].学周刊,2021(31):125-126.

[2]张桂芹.在实验教学中如何开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以初中生物为例[J].实验教学与仪器,2021,38(10):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