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机制探析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1
/ 3

高校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机制探析①

汤惠婷

摘 要: 二十一世纪进入了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我国也步入建设现代化强国之路,为服务于国家发展,高校需致力于培养创新型人才。但只凭借高校这一主体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政府、产业、科研院所的协同,联合培育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本论文根据国际大环境和我国的发展现状,依据三螺旋创新模式理论和协同创新理论,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从校校、校企、校政和国际协同四个方面探究如何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高校;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

一、引言

14年前,钱学森一句“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引发了多少教育工作者深沉的思考和无尽的探求。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要素。新时代新阶段,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国家发展必然的战略选择[1]。高校唯有把创新精神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工作的各个方面,才能满足国家、社会和各行各业所需求的人才,更好地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人才保障。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但是目前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不满足于社会需求,河南省教育厅发布的《2018年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报告》中,毕业生选择“母校能力培养与实际工作需要之间的差距”这一题时:其中有36.21%的毕业生选择“创新能力”;有27.20%的毕业生选择“语言表达和与人沟通能力”;有15.44%的毕业生选择“文字写作能力”;还有部分人选择其他选项。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毕业生中认为母校能力培养与实际工作需要之间差距较大的是“创新能力”。这也客观反映出高校在人才创新性的培养上明显不足,所以新时期新阶段,各高校应该密切关注中央、省委的政策,并对此进行及时调整,为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培养一批又一批创新型人才。

二、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的定位与市场需求不统一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学方法不够科学完善,还是以老师教为主,学生主动性不强。特别是本科学生,上学后少了老师和家长的鞭策,容易懒散不上进。学校在对本科生的教学管理上,缺少创造性地引导,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够重视,还是大多停留在掌握知识层面,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意识不强,缺乏创新精神[2-3]。另外一些科研与创新平台对本科生开放较少,再加上相应的创新奖励机制不完善,大部分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锻炼。

在二十一世纪,国家已经开始高度重视创新能力,因为这是推动发展的核心因素,因而各行各业也都急需创新型的人才来加快产业升级转型,跟随国家战略发展自身。但是高校没有紧跟教育政策调整人才培养机制,造成人才培养定位已经与现实产业脱轨,不满足于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另外有些高校,无知的根据地方优势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使得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不匹配,导致人才无处可去,而企业缺少帮手的局面[4]

(二)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政产学研融合模式不健全

现阶段人才培养主要还是依靠高校这一独立个体,虽然有部分学校已经作出转变,但转型程度以及数量还远远达不到社会需求,而且我国高校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机制策略有待提高,发展水平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高校。因此我们应借鉴他们的经验,从三螺旋创新模式中探索出符合我国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

我们可以想象,任何一个高校,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不论是不是顶尖高校,都不可能存在培养人才的所有资源,总有某些地方是其自身所达不到的。政府、产业、科研机构、高校等每个单位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资源,不会面面俱到,如果只在一个作用下接受教育,这就限制了人才的创新能力,不利于人才的创新性培养[5]

部分高校虽然已积极作出改变,加强与政府、产业或者其他高校的协作,但是融合程度不深,效益不高。其一是高校自身的能力与发展,只与其中一方合作,还是不够全面联合培养。其二是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高校与其他高校、地方政府、产业、科研机构协同培养时,如何制定培养计划、培养计划怎样实施、各方权益如何平衡与维护、多方培养责任与义务如何履行、培养投入与效益如何分配等等一系列问题。如果没有很好地条例规定,多方很难彼此完全信任,没有信任就不会百分百投入,自然创新型人才输出的质量与数量会大打折扣。

(三)师资力量不足,硬件资源不共享

高校师资数量不足。《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6》中数据显示,全国普通高校生师比从1993年的8.00到2016年的17.07,整体呈递增趋势。生师比是大学重要的办学指标,生师比越高越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越不利。另外高校师资存在明显分层。新一代年轻教师虽然有很好的洞察力,能够敏锐捕捉到专业领域前沿,但缺少深厚的理论基础;年长的教师虽然理论基础扎实,但容易固地自封,用固有的理念教学,不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有些教师教学水平很高,但缺乏实践能力,不能很好地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与产业需求链脱节。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对于打开学生眼界、培养其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于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方针,高校内部也缺乏协同,被划分为多个学院、学科、专业,彼此之间交流甚少,硬件资源不共享。目前的培养方案仍然是不同学科不同专业设置独立课程,实验室或者资料室大多不对外开放,各院系之间资源共享存在阻碍。过多注重学科划分,学科之间、专业之间、学科与专业之间存在显著分割;跨学科交流融合不够;科研与教学不同步;各创新平台竞争大于合作;人力资源建设独立等,这些都成为了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路上的绊脚石。

三、高校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机制

新时代新背景,高校应打破原有的人才培养途径,积极探索政府、大学、企业、研究机构之间各方主体协同培养人才机制,使创新主体间不再有交流合作阻碍,保障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

(一)依据教育政策找准定位,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二十一世纪第四次工业革命开启,主要是以人工智能、量子通信和虚拟现实等为突破口的工业革命,这对人的创新性和主观能动性要求更高了,如果不以创造的眼光看世界,终将被社会所淘汰。习主席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育是服务于国家发展的,现阶段我国要想实现现代化强国,必须有创新型人才作为保障,推动社会快速优化发展。因此各高校应该依据中央、省委、地方的教育方针,及时找准人才培养定位,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高校应根据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整合教务处、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的教学观点,征求相关行业企业以及专业领域的专家意见,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6]。其内容应该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环节、教学手段和课程内容等方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的是服务于国家发展,为其提供人才支撑,所以核心要义是以科技创新和技术开发为引领,综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要按照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无限性和开放性等客观规律来设计人才培养计划,授课内容多注重学科前沿领域。

其次高校和政府部门加强沟通,跟随教育政策,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课程设置多样化,包括公修课、专业课、选修课、特色课以及联合培养课程等,同时期间穿插实践课程,将学与用有效结合起来。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人才输出更加多元化、契合化、高效化。同时教学内容也要借鉴国内外优秀高校转型经验,不断更新专业领域前沿知识,紧跟学科发展脚步,掌握其动向,预测其前景。另外也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以老师满堂灌为主,学生要主动参与进来,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情景模拟教学、互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7]。老师教与学生学同步进行,上课氛围更加活跃,学生对课程设置满意度有所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在互动式教学中切实感觉到学习的乐趣。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这些教学方法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上课效果显著提升。

(二)多方主体协同培养,建立互利共赢关系

1.校校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机制

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各级各类高校都有其自身优势及发展特点,在培养过程中都发挥了部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各高校之间的交流协作,鼓励一定区域内高校联盟,依托自身优势,协同软件和硬件资源。

其一是师资协同。高校间师资力量参差不齐,学科专业领域专家数量不一,导致教学成果存在明显差异,为此我们可以做以下举措。首先建立跨校教师交流讨论平台,构建学术交流机制,增加教师参与学术交流这一考核指标[8]。其次,倡导设立跨校学术科研基金,不同高校的优秀教师共同参与重点科研项目,充分展现自身特色,联合攻克学术难题。最后鼓励师资调度,让前沿的教育理念、高效的教学方法和宝贵的教学经验在不同高校间流通,这无疑是学术思想的有效碰撞,也能减轻部分高校师资短缺的压力。

其二是课程和硬件设施共享。高校应建立优质课程共享机制,学生能跨校选修课程,同时匹配学分互认体系,学生能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选修课程,主观能动性随之提高。鼓励高校的实验室和资料室资源共享,对外开放,建立共享平台,健全相应管理制度。

2.校企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机制

校企合作是高校和产业发展的内部需求。人才培养归根到底是服务国家发展,所以高校培养的人才必须符合市场需要[9]。目前人才培养方案由高校单一个体制定,缺少企业的参与,不能准确把握市场需求,进而导致学生就业率不高,企业招不到理想员工。所以需尽快推进校企深度协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第一完善政策法规,建立成果效益分配体系,切实保障双方利益。政府对于参加校企合作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项目补贴、税收减免等措施,充分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10]。第二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实行双导师政策,让学生既能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能有实践指导,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第三共建创新创业中心,高校利用自身科研优势,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反过来企业依据本身的前沿技术和先进理念,参与到高校人才培养制定中,设置一定的创新学分,促使学生加强创新意识。另外企业可以把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高校,为人才培养指明一个方向。

3.校政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机制

协同创新理论的本质是打破资源之间的壁垒,各主体间互惠互利,使资源最大程度融合再创造。高校有师资优势、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政府有资金优势、管理优势,所以我们可以整合高校与政府资源,双方协作共建科研平台,提高高校科研实力,促进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助力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带动新兴产业发展。

4.国际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机制

国际协同的理念是“走出去,引进来”。所谓“走出去”,就是搭建国内外高校交流访学平台,为学生提供跨国学习的机会。加强师资交流、国际交换生、访学项目之间的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思维的创新型人才。“引进来”是指吸收国外前沿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聘请海外专业领域专家做定期讲学,引进产业国际标准和创新人才培养理念。通过这两个途径,培养出适应我国发展规律的创新型人才。

(三)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水平直接影响教学质量,良好的师资队伍更能培养出优秀人才,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必须紧跟社会经济发展调整结构,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引进和培训[11]。学校要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技能,那么教师必然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和职业技能。学校可以积极支持教师申报第二个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成为“双师型”教师,还可以外聘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人才作为兼职教师来校授课,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创造条件[12]

四、结语

我们正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国家努力建设现代化强国,这需要优秀的创新型人才作为支撑和动力,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因为人工智能、量子通信和机器人科技的进步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许多机械简单的工作逐渐被机器取代,人们需要更多的创造性才能。针对我国高校中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应基于三螺旋创新结构模式,协同多方主体深度融合,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另外,依据教育政策找准定位,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以适应社会需求,解决供给侧矛盾,为服务国家发展培养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孙清忠.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基于协同创新理论视角[J].社会科学家.2015(11):124-127.

[2] 单佳平.基于协同创新的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37(1):50-55.

[3] 赵妉.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协同创新机制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1):172-175.

[4] 隋志纯.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J].文化视野.2018(15):459.

[5] 时晓楠.应用型高校艺术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究——评《高校协同创新机制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06):137.

[6] 李北群,华玉珠.行业特色高校协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转型与路径[J].江苏高教.2018(04):22-25.

[7] 曹小玉,李际平,吕勇.林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及其实现途径的探索——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7,35(2):19-25.

[8] 高军,朱书卉,睦国荣.协同创新机制下创新人才培养有效路径探析[J].黑河学刊.2016(5):127-129.

[9] 贺鸿莉,贺学耘.本科翻译人才协同培养良性运行机制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4):200-204.

[10] 丁玲玲,邵飞.高校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的共生模式探究[J].昌吉学院学报.2016(05):94-98.

[11] 孙耘,刘亢,王颖凌.协同创新视域下的地方高职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7(24):44-47.

[12] 赵国安.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15(17):39-41.

作者简介:汤惠婷(1997年—),女,汉族,河南省开封市,硕士研究生,郑州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方向(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