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在急诊科心脏骤停行心脏复苏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3
/ 2

针对性护理在急诊科心脏骤停行心脏复苏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邢晓亚

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 新疆阿克苏, 843000

摘要:目的:探析心脏骤停行心脏复苏采取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9年8月至2020年11月为研究区间,以该区间本院急诊科接诊的心脏骤停且行心脏复苏患者为探究对象,统计60例,以奇偶法分组,即常规组(n=30)和观察组(n=30),常规组辅以常规化护理,观察组以此为基准采取针对性护理,进行两组效果的比较。结果:观察组GCS评分与常规组比明显较高P<0.05(t=19.270,P<0.001);观察组并发症、ICU留住时间低于常规组P<0.05(χ2/t=5.192、6.658,P=0.023、0.001)。结论:心脏骤停行心脏复苏采取针对性护理效果可观,可缓解相关症状,减少并发症,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脏骤停;心脏复苏;针对性护理;效果


心脏骤停属临床多见性急危重症,受多种因素影响使机体心脏射血功能异常,全身血液受阻,致多个器官组织处于严重缺血及缺氧状态,病死率极高[1]。现阶段,心肺复苏为心脏骤停有效急救手段,在急救过程中并发症风险大,预后差,因此对于此类患者需予以有效、全面的护理干预,以确保生命安全[2]。鉴于此,本研究对2019年8月至2020年11月收治患者开展研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9年8月至2020年11月为研究区间,以该区间本院急诊科接诊的心脏骤停且行心脏复苏患者为探究对象,统计60例。纳入标准:经诊断满足心脏骤停判定标准;无心肺复苏禁忌证;患者同意研究,且签订知情书。排除标准:全身性急性感染;遵医行为较差;重症躯体性疾病。以奇偶法分组,即常规组(n=30)和观察组(n=30),常规组男女比17:13;年龄上限、下限70岁、23岁,均龄(46.52±8.18)岁;观察组男女比18:12;年龄上限、下限68岁、24岁,均龄(46.22±8.1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常规组予常规化护理:备好急救器材、所需药品,同步予以氧疗,密切观察机体各生命指征。

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①监护早复苏:一旦出现心脏骤停,即刻采取心肺复苏,急危重症患者构建静脉通道且予以及时治疗,存有重症心律失常上报于医生做急救处理。②心电监护提示心脏骤停因室颤所引起,需采取体位非同步除颤,在除颤过程中强化护理配合。③肾上腺素为心肺复苏诊疗中一线药物,<65岁者考虑以大剂量肾上腺素实施急救,>65岁者参考标准计量使用即可。④床旁预先备好气管插管及通气设备,复苏成功后,予机械通气,保证机体各器官得到充分的供氧,提高急救成功率。另外,诊疗期间注重呼吸道管理护理。⑤24h严密监测各生命指征,同时观察瞳孔变化,待血压达正常水平时抬高头部至10~30°,加速静脉引流,防止颅内压升高。⑥综合考量患者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等采取一对一心理辅导,安慰并鼓励患者,树立正确的康复信心。⑦出院后,以每周1电访,每月1上门随访方式对患者病情恢复状况实时掌握,并予以有效指导,增强居家护理效能。

1.3 观察指标

①GCS评分、ICU留住时间。以GCS量表进行两组昏迷程度的比较,<7分为昏迷;<3分为脑死亡,分值越高越好。

②并发症。包括抽搐、心房颤动及胸部不适等。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版本为SPSS23.0的统计软件开展数据分析,其中定性资料用百分比(%)表示,检验用χ2,定量资料用(625687817dfbe_html_a976f5964a747d93.gif ±s)表示,行t检验,P<0.05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GCS评分、ICU留住时间

观察组GCS评分、ICU留住时间优于常规组P<0.05,具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GCS评分、ICU留住时间(625687817dfbe_html_9bca8ae64a57c715.png

组别

GCS评分(分)

ICU留住时间(d)

观察组(n=30)

7.85±0.61

5.03±0.56

常规组(n=30)

5.03±0.52

7.66±2.09

t

19.270

6.658

P

<0.001

<0.001

2.2 并发症

观察组抽搐、心房颤动及胸部不适几率3.33%(1/30)与常规组23.33%(7/30)比明显较低P<0.05,对比成立,有统计学意义(χ2=5.192,P=0.023)。

  1. 讨论

心脏骤停患者常以心肺复苏进行已损伤心肌细胞的修复,最大化降低缺血及缺氧性坏死形成,然而心脏骤停患者四肢、大脑及内脏均受到严重损伤,心肺复苏易使胸骨痛等症状产生,加重局部损伤程度,增加精神负担

[3]。本研究结果示,观察组GCS评分与常规组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ICU留住时间低于常规组P<0.05,证实针对性护理效果理想。针对性护理为近年来新型的护理手段,视患者为护理核心,遵循循证依据,护理人员经查阅文献,确定护理目标,依据患者实际状况进行针对性护理方案的编制,清除呼吸道异物,维持呼吸道通畅,降低并发症形成率。同时予以除颤护理、药物护理,24h监测生命指征,将并发症风险降至最低[4]。出院后定期随访,掌握患者居家恢复状况,并行针对性指导,提高护理效率,加速机体康复。多项研究表示,针对性护理经健康宣教、心理指导使患者、家属疾病认知度提高,有益于加强临床配合度,改善预后[5]

综上,心脏骤停行心脏复苏采取针对性护理效果可观,可缓解相关症状,减少并发症,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毅萍.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急诊科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15):2454-2455.

[2]纪珊珊,王其丽.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急诊科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7):141-142.

[3]王丹,张小鹏.针对性护理在急诊科心脏骤停行心脏复苏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名医,2018,9(12):171.

[4]邹琳杰,亢寒铭.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急诊科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饮食科学,2018,46(18):93.

[5]张晓霞,牛素贤,李兴兰.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急诊科心脏骤停行心脏复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15):2857-2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