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4
/ 2

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策略研究

巴希 李红 黄婷婷

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本文深度剖析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现状保护建设存在问题,通过苏州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上海愚园路片区等经典案例研究,从空间优化、品牌打造、产业建设等三个方面探索适合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路径及策略。

关键词: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


昙华林是武汉著名的历史文化景点,承载了武昌区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具有极其珍贵的文物价值。2005年武汉市对昙华林一带重新进行了保护和利用规划设计,该项设计将整个昙华林街区划分为核心保护区、风貌协调区和建设控制区三个保护层次,规划了街区道路网,同时对用地结构进行了适当调整。在一期改造后形成了昙华林路的中西文化街区(中部:从十四中至瑞典教区)、市井文化街区(西部:从瑞典教区至得胜桥),改造后在市井文化街段形成了一个历史文化街区。经过多年实施,规划构想逐步正在实现,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现状存在问题

1.本土文化消退,产业业态单一,旅游吸引力不足

从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来看,昙华林文化产业的类别比较集中单一,均属于文化传媒创意、时尚消费创意范畴。其创意产品没有根据昙华林街区的特点和老武汉的历史人文要素进行本土化的提炼和推广;年轻群体的“泊来”文化越来越受到推崇,而本土的地域文化正在逐渐消退,导致其文化创意产业缺失文化内涵和文化个性。

2.发展方案失衡,主体功能更替,本土原住民流失

在昙华林的建设发展中,逐渐呈现出内外失衡的态势,主要表现主体变化、功能更替、空间挤占。文化创意产业带来外来人群的大量涌入,极大地影响了街区原住居民的日常交往空间。他们在生活方式上被迫做出适应性调整的同时,也丧失了街区生活环境的归属感;街区交往空间的限制,致使社区的邻里关系和邻里交往网络遭到阻隔甚至切断,因而街区原有的地缘关系被逐渐消解,新一代原住民逐渐流失,随之流逝的还有老武昌特有的市井生活文化。

3.建设管理缺失,交通设施不足,环境品质不高

昙华林路段属于典型的带形交通,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迅速增加的交通量和人流量,但是街区的交通和环境设施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从而导致了街区内的一系列交通、环境问题,包括停车设施缺乏、人流车流冲突、街区安全性弱化、卫生条件较差、声光污染严重等。

  1. 案例研究

1.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

平江河与护城河、胡厢使河、柳枝河、新桥河、悬桥河共同组成了平江历史街区“二纵四横”的河道网络,并连同与之同名的街巷一起,继续演绎着苏州独特的水陆并行双棋盘古城格局。占地116.5公顷的绝对保护区,有8千多户原生态居民,依然保留着最传统的苏州生活形态和传承发展的生活脉络,是苏州这一座城市古往今来的生活映像。平江客栈是当地有名的民宿,由姑苏古老民房改建而成,原是明朝望族“方家大宅”,属窜同的四进式建筑,内部保留了明、清、明国及文革时期的文物。客栈提供共50间富有苏州特色的客房,分布于11个院子,如桃园,竹园及净苑等,户户朝向庭院。民宿产业的植入,让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不仅成功保留了珍贵的城市本土文化,同时也丰富了旅游产业体系,提高了产业层次,更是激活了本地居民的创业热情,大大提高了旅游品牌吸引力。

2、上海愚园路

上海愚园路作为拥有百年历史,曾是上海西区的高级住宅区,但由于历史原因,过去的愚园路上的老洋房、老式里弄较多,但景观绿化、公共活动空间则相对稀缺,沿街业态相对杂乱。近年来长宁区将愚园路作为特色街区进行更新改造。通过微改造的方式增加休憩和活动的开放空间,让居民活动的选择更多元。同时,引进联合办公空间、优质创业企业孵化器、艺术家国际交流空间、精致的生活创意品牌集合店、极具独立精神的专业买手店、精品餐饮等”,让艺术与商业升级。这样,通过创设更多开放空间、植入新式的体验式商业等更新改造,融历史风貌、生活气息、文化创意于一体,让旧有的历史文化街区富于活力,吸引更多人前来,又能保留原有社区的生活气息。

三.发展策略研究

1空间策略:营造有活力的交往空间,梳理层次性的交通结构,以宜居环境留住人

在保持原有的街区肌理的基础之上,整合建筑形体,在街巷内重点开辟一些供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交往空间,补偿街区居民被挤占的交往空间;规范道路两侧停车,防止路旁停放车辆占据居民宅前的交往空间;加强昙华林历史风貌区内部道路的交通管理,采用限时或单向通行;在非历史风貌区增设停车设施。

适当拆除文化价值低的危旧建筑,增加主要街道的街旁绿化;加强街区垃圾的管理;将生态景观成系统,结合古城墙、山体、水体等要素,加大区域内部景观系统的协调。

加强社区居委会对街区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防范流动人口带来的不安全因素和不规范行为;增加街区安全基础设施的配置,如设置电子眼等以加强街区安全的监控,同时加大宣传提高街区居民的防范意识。

2.品牌策略:保护性改造植入民宿产业业态,打造文创民宿品牌,以历史文化魅力吸引人

昙华林街区的历史建筑虽不乏精品,但如不注入新的活力,大部分一般性历史建筑将无法得到法规保护;昙华林是历史文化街区,其反映了武昌城百年发展的历史老街,同时承载着近现代革命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等非物质形态内容。它需要进行现代化的演绎及新的诠释,才能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延续文化的承载。

近年来,住建部大力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省级层面也出台了相应的标准和办法。单纯的博物馆式的保护,使得历史街区丧失了原有的活力,代代根植于地方的文脉无法得到延续。将民宿产业引入历史街区,实现历史性建筑的多样化价值,为历史街区的保护注入了新的生命,挖掘昙华林的文化特色,才能让历史街区不再定格于某历史时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历久弥新。

将地域文化、历史故事、名人轶事有机融合并贯穿于民宿改造建设始终,传承具有“江、湖、山、楼、街”特色的古城形象;深入挖掘古城历史、地理、人文等特色优势,结合现有基础,推陈出新,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优秀历史建筑、文物遗产等“物质文脉”和文化形象宣传、文艺精品创作等“精神文脉”建设。

3.产业策略:挖掘文化创意产业“地域特色”,以文化创业聚集人

昙华林处于“东湖—沙湖—长江”三大水系之间,轨道交通四通八达。应借助交通优势,充分利用好区域文化创意大环境,融入武昌区整体产业格局中,为昙华林文创民宿小镇的文创产业提供培育发展的土壤。

在产业体系建设方面,应充分挖掘出本地文化的特色,按照“风貌为表、产业为里、特色为本、创新为魂”的理念,将本地特色文化与新的文化进行一定程度的融合,形成一种创新的文化品牌;充分利用武汉人才优势,与当地大学师生进行文创产业交流;政府给予相当的倾斜,制作官方宣传片与武汉的城市形象一起推广,建立官方网站,通过借助各种新媒体、新平台进行品牌传播而扩大影响力。

在产业模式打造方面,借助政策红利,以打破公共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界限为着眼点,成功导入和扩大公益性文化参与人群,以移动智能终端APP为运行载体,促成“互联网+”战略在大文化领域的落地实践。借助于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形成“互联网+文化”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模式。

参考文献:

[1]何思源.景观叙事视角下的历史文化街区门户景观设计[J].城市建筑,2020,17(17):155-158.DOI:10.19892/j.cnki.csjz.2020.17.058.


[2]池成.城镇化建设中历史文化街区的艺术功能改造探讨——以武汉市昙华林为例[J].明日风尚,2019(01):169-170.


[3]肖扬. 武汉市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过程、机制及效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DOI:10.27159/d.cnki.ghzsu.2017.000208.


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巴希(1986.12--);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湖北武汉,学历:硕士研究生,现有职称: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城乡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