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9
/ 2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

马慧辉

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南河小学 748503

摘要: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老师可以通过应用分层教学的模式,激发小学生最大的学习潜力。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应用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可以帮助每一个小学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分层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老师要对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给予充分的了解,充分照顾到每个学生,利用分层教学促使全体学生实现共同进步,提高其学习数学的信心,以此有效提升自身的授课质量。

一、了解学生实际学情,展开合理分层

在展开分层之前,教师需要详细针对班级内每个同学的实际学习情况展开调查,通过了解每个同学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学习态度、考试成绩以及作业完成的情况等综合方面,将大家进行合理的划分。教师可根据调查结果将大家划分为A、B、C三个学习层次。

A层:基础知识掌握十分牢固,学习能力较强,思维能力强,学习态度认真积极,考试成绩理想且稳定。B层:基础知识掌握一般,对问题思考的角度比较单一,不会主动去拓展理解,作业完成的情况一般,成绩处于中游。C层:基础较差,不会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抵触学习数学,作业中较难的问题经常错误或者不写,考试成绩不理想。

二、根据实际学情,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授课方式

在了解班级同学学习情况的基础上,老师可以针对性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和教学的策略。以《四则运算》这一单元内容时,针对A、B、C三个层面的学生,教师可结合其情况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不同的指导方式。

C层:教师可创设情境对其进行指导教学,展开复习铺垫,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如,情境提问:“小熊去超市购买物品,货架上一个蛋糕6元,一瓶水3元,小熊要买1个蛋糕和3瓶水,总共应付多少元?算式该怎样列出?”学生回答:“3×4(瓶水)=12元,12+6(面包)=18元,总共18元。”教师则继续引导,但是小熊自己是这样计算的:“6+3×4=18元,这个式子有加法也有乘法,请问该怎样计算呢?先算什么?后算什么?”通过结合基础引导,使其摸索出混合运算的方式,并能对接下来的知识展开主动思考和探究,从而逐渐向B层转化。

B层:教师可在基于C层的基础上提问,提升问题的难度,使该阶段学生在掌握该课知识的基础上,能学会应用混合运算处理一些基本的数学问题。如:“公园售票处标价,成人票每人8元,儿童票每人4元,小明50元,买8张儿童票,应找回多少元?”。学生列出式子:50-8*4=18元,之后,教师则继续引导:“小明有50元,公园售票标价依旧是成人票8元,儿童票4元,请结合这一条件说一说以下几个算式的意思。(1)8×2+4;(2)50-4×5;(3)8×7-50;”通过这一方式训练B层学生的思维,使其能结合式子说出问题条件,促使其主动结合式子分析,使其逐渐向A层转化。

A层:针对A层的同学,教师应在B、C层的基础上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其在掌握基础知识、应用混合运算解决基本问题的基础上,解决一些拓展性习题,并尝试进行一题多解,或者列出不同的顺序的式子。在拓展中探究混合运算的定律,并能将知识灵活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三、分析教材内容,将教学过程做好分层

老师不仅要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进行分层,在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上,也要层次递进去设计。通过循序渐进地引导,保证课堂教学能满足不同层次同学的学习需求,以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中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例,结合该课,将课堂教学过程根据C、B、A从易到难进行分步指导。

第一步:结合旧知设问引导

(1)什么是面积?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2)出示图片,比较一组高和底分别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发现什么变化?请将相同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剪一剪拼一拼,发现其中的相同之处。(3)经过操作发现,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哪一部分?

第二步:引出新知,进行简单练习探究

(1)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引出公式。提问:“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6cm,高是4cm,请问,面积是多少?”(2)提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28平方米,底为7米,高为多少米?”对于平行四边形的计算方式还有什么疑问?

第三步:出示拓展题

引导提问:“一块长方形的草地,长方形的长是16米,宽是10米,在长方形的草地中间横着铺一条石板路,石板路的路宽为2米。(多媒体出示图片)请问草地部分的面积是多少?石板路的面积为多少?”

总结:通过从易到难层次递进展开教学,结合不同层次学生设计教学过程,使其充分认识并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促使其对该课知识展开更加深入的探究。实现了分层教学理念的良好贯彻。

四、结语

总而言之,新时代的教师要重视开展数学分层教学,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有效地引导,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其能在兴趣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到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强化其自身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宁爱荣. 提升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有效性策略[J]. 学周刊,2022,(10):143-145.

[2]刘艳茹. 例谈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农村科技,2022,(03):92.

[3]田翠娟.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农村科技,2022,(0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