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3

肿瘤化疗患者 PICC置管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韩翠娜

朝阳市中心医院,辽宁 朝阳 122000

摘要 目的 分析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50例肿瘤化疗PICC置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方法。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护理后HPLP(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肿瘤化疗PICC置管的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切实有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 肿瘤化疗;PICC置管;并发症;护理

肿瘤作为当代社会的一种常见疾病,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针对肿瘤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改善。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措施,为了避免化疗过程中穿刺的反复性,临床上应用PICC置管来长时间保留导管[1-2]。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避免穿刺中的漏液、感染等问题,且减少了病人痛苦,但置管过程中也会伴随一些并发症,从而影响化疗效果[3]。因此,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是保证置管顺利、安全、有效的关键。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肿瘤化疗PICC置管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探讨置管并发症发生原因及护理干预的有效性。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在2018年1月~2019年12月间收治150例肿瘤化疗PICC置管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男40例,女35例;年龄24~72岁,平均(51.3±2.9)岁;肺癌25例,肝癌20例,肺癌19例,乳腺癌11例。对照组:男38例,女37例;年龄22~75岁,平均(49.3±3.8)岁;肺癌23例,肝癌24例,肺癌20例,乳腺癌8例。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

纳入标准:(1)经临床及病理诊断为肿瘤并进行化疗行PICC置管者[4];(2)意识、认知清楚,沟通无障碍;(3)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获得医疗伦理委员会审批。

排除标准:(1)有认知障碍及精神病史;(2)合并感染性疾病者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常规医嘱、临床护理及置管护理。

观察组:针对性护理方法。(1)知识宣教:医护人员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PICC置管的作用和注意事项,帮助其了解相关知识。(2)心理护理:医护人员与患者耐心细致的交流,消除他们的紧张焦虑情绪,告知家属多陪伴患者,保持患者的心情愉悦。(3)针对并发症的护理:①机械性静脉炎:医护人员要熟练操作穿刺技巧,避免二次穿刺,减少对血管损伤,同时导管粗细要与患者血管匹配,嘱患者初期适当减少患肢活动。②血栓:护理人员应经常帮助患者翻身、锻炼、按摩,适当活动肢体,同时保证导管头的位置正确,严密监护有无血栓形成。③导管堵塞:采用脉冲正压封管,注意观察输液的速度,按时生理盐水冲洗导管;输液的顺序依次应为:高渗液、刺激性强及粘稠度大的液体、刺激性小及晶体药。④穿刺点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时更换敷料,按时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⑤穿刺点渗血:穿刺前应仔细了解患者是否有用药史、心血管病史,嘱患者避免大幅度活动,穿刺点用无菌纱布覆盖,后绷带加压包扎。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并发症观察指标,评价方法为:统计两组患者出现机械性静脉炎、血栓、导管堵塞、穿刺点感染、穿刺点渗血的发生情况。

1.3.2护理满意度观察指标,评价方法为:统计患者对护理过程较满意、满意、不满意的情况,满意度=(较满意+满意)/患者人数×100%。

1.3.3患者心理状态观察指标,评价方法为SAS评分和SDS评分,SAS评分:50分以下为正常,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SDS评分:53分以下为正常,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1.3.4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观察指标,评价方法为HPLP量表,包括人际关系、营养、健康职责、运动锻炼、压力处理、自我实现等方面,得分越高表示健康行为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机械性静脉炎

血栓

导管堵塞

穿刺点感染

穿刺点渗血

总发生率

观察组

75

2(2.67)

0

2(2.67)

1(1.33)

2(2.67)

7(9.33)

对照组

75

5(6.67)

2

4(5.33)

3(4.00)

5(6.67)

19(25.33)

2.2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较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75

47(62.67%)

23(30.67%)

5(6.67%)

70(93.33%)

对照组

75

20(26.67%)

31(41.33%)

22(29.33%)

51(68.00%)

2.3患者的心理状态

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x±s)

组别

例数

SAS评分

SDS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75

52.4±9.9

40.1±7.9

54.1±11.2

41.5±9.9

对照组

75

51.6±10.2

48.3±10.2

53.7±10.8

50.1±11.6

t

--

0.112

4.367

0.126

4.985

P

--

0.937

0.000

0.894

0.000

2.4生活质量

护理前两组患者HPLP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HPLP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4。

表4.两组护理前后HPLP评分比较(分,`x±s)

组别

例数

时间

人际关系

营养

健康职责

运动锻炼

压力处理

自我实现

观察组

75

护理前

16.1±1.98

19.09±1.03

16.12±1.67

15.03±0.94

17.55±1.47

19.33±2.12

护理后

23.9±2.11

25.89±1.23

22.25±1.47

23.97±1.12

23.56±1.42

24.61±2.22

对照组

75

护理前

16.9±2.01

19.12±0.97

16.56±1.38

15.52±0.81

17.89±1.63

19.38±2.05

护理后

19.1±2.35

22.22±1.68

18.32±1.72

18.88±0.89

19.78±1.12

21.13±1.98

3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恶性肿瘤也是医务工作者和科研人员一直在攻克的难题[5]。目前,临床上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手段有手术和放化疗,化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但是反复穿刺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痛苦,也易导致感染,不利于多次治疗,因此PICC置管应运而生[6][7]。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具有可反复、创伤小的优点[8],但也会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如送管困难、导管堵塞、机械性静脉炎、穿刺点感染等等[9]。因此,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PICC置管患者尤为重要。

目前,医护人员对PICC置管患者采取的护理干预主要是针对各种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1)机械性静脉炎:机械性静脉炎主要发生在穿刺后2-3天,表现为局部红肿、刺痛。发生原因可能是由于穿刺导管过大或血管过小、导管过硬或质量问题及无菌操作落实不到位。因此穿刺中要选择与血管匹配的导管,适当抬高患肢,如若出现静脉炎,可给予热敷、消炎、超短波治疗。(2)血栓:形成血栓后患者肢体可能出现红肿、疼痛,发生原因系肿瘤患者血流状态改变,处于高凝状态,导管置入后属于异物,促进血栓形成[10]。如若血栓形成,可加用抗凝药和尿激酶溶栓。(3)导管堵塞:发生原因为封管方式不正确、维护不及时、输入液体浓度高等。如出现导管堵塞可先用空针回抽,吸出血凝块,若未成功可用尿激酶导管内溶栓[11]。(4)穿刺点感染:穿刺点感染表现为穿刺点红、肿、热、痛,是由无菌操作不当、为及时换液导致。感染严重的情况下应拔出导管同时给予抗生素治疗[12]。(5)穿刺点渗血:发生原因系穿刺部位活动过于频繁或幅度过大及穿刺针头过粗所致,出现渗血时可用弹性绷带加压止血20min。

本次研究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后,其并发症发生率(9.33%)显著低于对照组(25.33%),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表现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93.33%)也显著高于对照组(68.00%),P<0.05。说明这种干预措施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对肿瘤化疗PICC置管患者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可靠,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丽.肿瘤患者PICC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医药前沿,2018,008(026):167-168.

  2. 李颖,王艳,孙志刚.PICC置管术治疗肿瘤患者的应用和护理[J].河北医药,2017,09(39):148-150.

  3. 万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PICC并发症的影响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3):57-58.

  4. 张丽,陆箴琦,陆海燕,等.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7,2(14):342.

  5. 郏建华,戴芸芸,徐艳芬.循证干预对减少肿瘤患者PICC并发症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5):61-61.

  6. 陈梦瑾,李海香,黄春香,等.同伴教育对肿瘤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和并发症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8,025(008):75-78.

  7. 蔡丽华,常娟,肖扬,等.胸腔肿瘤隐匿上腔静脉综合征放化疗期间上肢PICC置管静脉治疗可行性分析[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7,9(6):408-410.

  8. 黄蓉,韩慧,王佳丽,等.保护动机理论在女性恶性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带管延续护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20,410(08):71-74.

  9. 赵萌,龙小丽.PICC肿瘤患者集体心理干预和护理培训的效果[J].护理学报,2017,7(2),76.

  10. 张丽,陆箴琦,陆海燕,等.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7,6(14):245.

  11. 刘媛芳,韦巧玲,黎容清,等.肿瘤患者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及风险评估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20,12(28):64.

[12]易诗琼,宋燕,陈金华.循证护理对预防肿瘤患者PICC置管导管堵塞的效果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8,25(S2):26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