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会工作课程设置与社工从业人员对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2

高校社会工作课程设置与社工从业人员对比分析

肖茵

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大学;黑龙江省航道事务中心

摘 要:近几年来,整个社会对社工的需求越来越大,社会工作的缺口也在逐渐扩大,社工、社工师等逐渐成为高频词汇,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取社工师,或者是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的行列。目前全国高校很多都设有社会工作专业,但却出现一种现象:一方面,社会工作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各机构找不到合适的社会工作者。有需求,却就业难,面对这种现象,笔者搜集了16所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并随机选取3所院校,与学生进行面对面进行访谈,通过近距离地与学生接触,试图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和喜好,对比各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试图找出形成以上现象的一些原因。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设置;社工

自1987年北京大学社会系成立了社会工作以来,各地高效纷纷开始开办社会工作专业。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社工的需求越来越大,在实践中,也越来越发现社工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各高校在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有很多共同的特点,也有个别高校在实践中开始融合地方特色,将自己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向地方倾斜,致力于培养更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一、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应遵循的原则

(一)能力为本原则

能力是指个体进行一定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本事,是在合理的知识结构基础上建立形成的,是多种因素的集合体。合理的能力结构是适应社会、谋求发展的关键要素和前提。 社会工作一门是帮助他人、解决社会问题、应用性较强的学科。这就要求从业者能够掌握各种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同时,还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运自如。因此,在各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如何将专业技能与实际工作能力衔接得更好,是教学中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

(二)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又称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是全面发展的核心。它主要表现为主体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主体性与被动性相对立,缺乏主体性的学习者,在学习、工作中只是机械被动地接受,随波逐流,甚至逆来顺受。但是如果主体性充分的学习者,则有明显的差别。其特点是,只要在条件允许的领域内,能够将自身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毫不犹豫,既不过分依赖,也不盲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及主体意识是当代教育的重要追求目标。社会工作是一门操作性、实务性和应用性都比较强的专业,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是单纯地灌输式讲授就能实现的,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改变认知、反复思考、多次实践,才能提升能力。因此需要在设置课程时能够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

(三)体验性原则

体验是指经由身体的直接参与和以往的经验而产生的感情与意识,通过身体的直接体验,知识的习得已不仅仅是理性和认知的范畴,可以外延发展至生理、情感、人格等范围。学习过程也不再是简单的增长知识,同时,也是发展身心和健全人格的过程。社会工作这个专业,对价值判断的要求远远高于其他专业,具有其独有性和特殊性。它涉及到工作者对其专业性质的认知程度、对其服务对象的心态等。同时学生的自我成长经历及文化背景,也会影响到教育的效果及其专业度。因此,如果只是单纯地依赖于课堂上的灌输式教学,无法使学生达到知识内化的效果。所以,应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鼓励学生多看、多听,多说,多思考。

(四)问题性原则

科学研究往往都是以问题为出发点,只有发现了问题,才会开始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学习效果明显都比较好。而社会工作专业的设置,其出发点就是要解决社会问题。因此社会工作专业如果想在本土得到发展和传承,就必然要把地方社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才能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和实践的兴趣。才有可能适应社会工作岗位的真正需求。

二、目前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设置的现状

通过调查对比发现,各院校的课程基本都涵盖宏观、中观、微观的培养目标。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对谈发现,学生感兴趣的、能记住的课程中,都是偏向于微观和中观的课程。比如大多数学生都对《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这两门课程最感兴趣。因为课程在讲授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的案例,让学生印象深刻。有些教授这两门课程的老师,本身也具有丰富的个案服务经验,在授课时,自然会激发学生的热情。但对于偏向于宏观的课程,学生往往都是不喜欢,或者会产生这门课程学了没有用的感受。比如《社会政策分析》这门课,学生觉得在学习时,也就是了解了一下政策,但在课程结束后,其实也没记住多少政策。但当自己在浏览网上资源,听到清华老师讲的这门课是,禅城了完全不同的感受。课上老师会分析,一个政策究竟是怎样形成的,从最根本的对于国家的定义,到产生的不同流派,会更透彻地理解政策制定的根本选择。学生因此觉得学到了“活的社会政策”,而不仅仅是书本上的干巴巴的政策条例。因此,学生也懂得思考,若是自己试图改变,可以从哪里着手,该怎样做。

在个别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中发现,有个别高校会增加专业课的多维度。比如,其中有2所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有“课程组”的出现,课程组里的课程均是选修课。每个课程组会包含4-5个课程类别,专业针对性比较明显。比如:老年社工、残障社工、司法社工、农村社工、医务社工、社区社工、家庭社工、学校社工等。还有的高校在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中,会结合当地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等特点,培养适用于当地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尝试适应地方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访谈中,当学生被问到,毕业后是否会在一线做社工时,有的学生表示不愿意。主要原因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看不到希望。看不到希望还可以细分为:不知道将来发展如何;在实习时发现,自我价值没有发挥出来,还有来自于体制的压力。二是会有一部分阻力来自于家庭,家人更倾向于让其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比如公务员、教师等。

三、分析与思考

前文已经论述过,对社工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上的不确定和迷茫,是促使学生在就业时不能下决心的主要因素。而这种不确定和迷茫,并不能简单地视为社工发展的必然之路。若社工学生自己都不认为社工会有好的发展趋势,社工的发展又从何谈起呢?笔者认为,社工学生现有这种不确定和迷茫,其内在原因是,学生还没有完全理解宏观问题,更不知道如何处理和面对宏观问题。学生在宏观问题方面的知识体系还没有建立,因此不能很好地相信和运用。

在与学生的对谈中发现,一线社工认为自己所面临的最大困境是政策问题。没有良好的政策支撑,在工作时很是掣肘。同时,一线社工对于如何在与政府机关的协调沟通中为自己谋求一份生存的土壤,也是困扰一线社工的一个难题。但以上问题,在与学生的对谈中并未出现。学生认为,社工的困境主要是薪资待遇问题,并没有意识到政策方面的问题。同时,在与学生对谈时,并没有人会体积社会政策和社会福利相关课程。显然,这是被学生忽视的两门课程。对社会政策和社会福利的不重视,甚至是忽视,必然会在服务时感到无力、无奈。对于最大的社会环境的忽视,必然会导致在社会工作实务中难以改变现状。

当我们不仅可以从微观、中观的角度去看待解析社工,而是同时可以从宏观的角度去看待解析社工,才能更好、更全面、更系统地发现问题,从而才能够更优化、更科学地设置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和人才培养方案。才能更好应对一线的需求,更有力量地帮助到一线社工,从而让他们看到社工发展的希望。

参考文献:

[1] 姚云云,周晓焱,郑夏. “需求导向”下地方高校文科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社会工作专业“1+4+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经验[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5):30-32.

[2] 何月华,李志鑫. 建构主义视角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 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21(16):14-17.


作者简介:肖茵(1985-),女,哈尔滨人,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大学在读博士,黑龙江省航道事务中心教培科副科长,研究方向:社会工作专业。


邮寄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92号 黑龙江开放大学邓老师收,18745776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