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传统曲艺教学走向国际化一一以四川清音教学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2

浅谈如何让传统曲艺教学走向国际化一一以四川清音教学为例

李晓曼

成都市新都区香城小学校教师 邮编: 610500

[摘要] 传统教学与新课改教学相结合,从点滴做起,培养创新、积极、身心健康的国际化人才。

[关键词] 星火相传 代代相承 人才国际化 教育必先行

[参考书籍] 曹正礼《浅谈四川清音》

百度论坛《什么是国际化教育》


四川清音源于明末清初,在乾隆、嘉庆年间极为繁华。明末清初文人吴好山有诗云:“名都真个极繁华,不仅炊烟廿万家。四百余条街整饬,吹弹夜夜乱如麻。”在此期间,由于文人喜爱,艺人们创作了大量的唱段和曲牌。与此同时,大量的外地移民迁居四川,也带来了各地的民歌小曲。日久年深,逐渐被本地语言和欣赏习惯融合同化,于是,形成了风格各异的音乐曲牌,艺人们通过不断的艺术实践、总结、提炼和归类,根据唱词内容和曲调风格的不同,逐步形成了四川清音大调、小调的音乐形式。由此,四川清音开始走向成熟和繁荣。

什么是教育国际化呢?我赞同:所谓的教育国际化就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推动下,在国际教育贸易市场开放的前提下,教育资源在国际间进行配置,教育要素在国际间加速流动,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世界各国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提高,各国教育相互交流、相互竞争、相互包容、相互激荡,共同促进世界的繁荣和发展,各国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手段和方法的采用等方面不仅要满足来自本国、本土化的要求,而且要适应国际间产业分工,贸易互补等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新形势。教育国际化的核心或者本质,说到底,就是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各国都想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教育市场,优化配置本国的教育资源和要素,抢占世界教育的制高点,培养出在国际上有竟争力的高素质的人才,为本国的最高利益服务。众所周知,在知识经济日益显现的时代,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数量多、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富于创新能力的人才,谁就能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教育国际化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这种人才能立足于本土,放眼于世界,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所以,教育国际化,就是用国际视野来把握和发展教育。

四川清音这个拥有300多年文化底蕴的中国优秀的本土曲艺文化,如何能破茧而出,走向国际化,让更多的国内国外友人熟知喜爱它呢?这是我长期致力于四川清音传承与教育工作的终极目标。以下是我在长期一线教育教学中的所感所想所悟。

一、四川清音是有走向国际化的实力的。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四川清音著名表演艺术大师——李月秋老师参加了在苏联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会,在会上她演唱了四川清音经典小调《小放风筝》、《忆我郎》、《青杠叶》,深受到会的各国友人喜爱,并荣获声乐比赛第一名及金质奖章。李老师回国后,全国掀起了清音热,只要有演出,都在唱清音。当时有诗人云:“……惹得多少小男女,满街都在唱风筝”。这一实例有力证明:音乐无国界,美好的东西终究会被世人广为喜欢和接受。

二、四川清音一定要星火相传,代代相承。

一种优秀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关键在于上级教育部门的支持,学校的远见,一线老师的传帮带以及学生的不断学习、积累、领悟,还有家长的鼓励与配合,社会、学校、家庭三方缺一不可。

三、如何利用四川清音教学培养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这是本篇论文我着重阐述与分享的一个内容。

(一)、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感受美。

“地球上一切美丽的东西都来源于太阳,而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来源于人;美是上帝的微笑,音乐是上帝的声音。”美是人类共同想拥有的东西,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有了这个认知,学生才有将四川清音传承下去的动力。

(二)、四川清音教学中,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兴趣。

我认为:传统“口传心授”教学法应与新课改教学法相结合。

1、创编法。如:《数蛤蟆》,第一段中我通过示范,将学生的兴趣先激发起来,接下来的第二、三、N段就让学生将不同数量的蛤蟆带入曲调中,随着蛤蟆的增多,眼睛、嘴巴、四肢也相应增加,这样既培养学生的兴趣,又培养学生的思维、创编能力。以此为引子,让学生在类似的情况中,学会多维思考。

2、情景创设法。如《种小树》,让学生用四川清音技巧:弹舌和哈哈腔来表现种树时,你追我赶,热火朝天的场景。我特意引导学生将弹舌和哈哈腔用不同方式来演绎,最后通过切身感受,学生自己讨论、提炼、总结到底怎样善用这两种技巧,才能将种树场面体現得淋漓尽致。

3、投其所好法。如:《小放风筝》,这首曲子难度很大,词意也比较深辟,方言又多,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传情达意,我将歌词意境与学生喜欢的画画相结合。我边逐字逐句解读人物形象,边让学生根据我的描述将人物画出来,并润色。此方法让学生兴趣高涨,既降低了作品难度,又符合了学生的心理特征,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倾听、理解及动手能力。

4、人格塑造法。四川清音作品不仅反映人们的生活场景,而且传递的是一种理念,对生活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如:《幸福要从劳动来》,首先,让学生回忆自己劳动时的心情,其次,让学生谈谈劳动的重要性,最后,让学生总结劳动与幸福的密切关系。通过这首作品的教学,以小见大,树立学生“劳动最光荣”的信念,不劳而获终将一事无成,幸福属于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人。

5、唱演跳说结合法。要培养新一代有竞争力,适合国际化的少年儿童,就不能完全用传统方式去教育她们,少年儿童活泼开朗、可爱好动是天性。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充分并恰当利用好这一年龄特征。如:《桂湖在这里,新,都在这里》,通过唱、演、跳、说的不同形式,展示少年儿童的多方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协调能力,让她们养成自信、阳光、敢表现力的好品质,并锻炼她们的体魄,有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

在四川清音传统文化的传承中,为了更好地与时俱进,我注重保留传统作品中的精华,并将国内国际的新人新事新气象不断融入新创的四川清音作品中,与教学中的目标一致,同样要求通过学生的实践、练习,使其提升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创新能力、综合协调能力水平,并稳定地形成其自信、阳光、热爱生活的好品质。我心中的教育国际化,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走形式,蹭一时的热度,而是一项真正地需长期有计划有目标并持之以恒的大工程。它必须存在于教育教学的点点滴滴中,才能最终汇成“大江大河”。

衷心地希望能给一线学校、老师、孩子们更多的中外展示交流平台,以便各类多元化的文化、音乐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让我国的教育理念和优秀文化更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