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融合背景下养老护理教育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2

医养融合背景下养老护理教育发展研究

许娜

重庆市科能高级技工学校 重庆 400037

摘要: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全民健康成为大众的普遍需求,从“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到“以健康促进为中心”健康观念转变,促使“医养融合”康养理念深入人心。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人口老龄化不断增长。据相关报道,2018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2.49亿,其中,65岁以上的达到1.67亿,且每年以3.83%的速度增加,养老问题成为全社会亟待解决问题之一。因此,构建“医养融合”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是维护老年人健康权益,满足老年人健康服务的必然要求。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发展,引发养老体系在家庭养老、机构配套、自身建设等方面出现一系列问题。老年人健康是保证其生活质量的根本因素,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合理的体育健身公共服务、完善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是促进老年人健康的制度保障。针对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旨在构建以医疗服务、体育健身、社区养老相互融合的养老服务创新体系。

关键词:医养融合;养老护理教育;发展研究

引言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70岁以上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2.48亿,而预计在2025年这个数字将会超过3亿大关,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而老年人所面临的问题除了身体健康问题,还包括空巢问题、心理问题等;因此,一种全新的养老模式应运而生——“医养融合”养老模式。这种养老模式兼具疗养院和医院的功能,不仅能为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且还能满足老年人的护理、养老需求,为生活无法完全自理的老年人群体提供相应的服务。

1医养融合”型养老模式概念

“老年人综合医疗服务模式”是一种结合老年人福利服务和护理服务的新型老年人养老服务模式,是社会老年人服务系统发展的新趋势。其优势在于更好地整合和利用卫生院和养老资源。“老年人综合医疗和护理”类型的内容是为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参与社会活动、追求精神安慰。最重要的是,在疾病预防和疾病治疗方面提供医疗服务以及康复保健、临床护理和临终关怀服务。“医疗护理和老年人养老的整合”通过响应老年人护理过程中老年人的各种医疗服务需求,提高了老年人护理服务整体水平。它主要是在健康医疗和更多老年人家庭护理相结合的理念基础上向老年人家庭提供的,旨在为更多老年人家庭提供更专业、便捷的医疗护理咨询服务。

2国内外养老护理教育现状

我国仅有70所高职院校设置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而且专业的课程设置也缺乏针对性,通常只开设了一门老年护理学的综合课程。没有核心技能教导,导致该专业的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无法和现在的医护模式相匹配。由于高层次的教育学院并没有开设对应的护理专业,这意味着高职院校的教师缺口巨大,通常只能由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教师来担任。我国的养老护理知识并没有得到普及,大部分人对于养老护理的认识还停留在生活照料层面,对于养老护理需要的专业知识了解不足。这导致学生不愿意加入养老护理的队伍,即使进入该专业,也不愿意深入学习、了解养老护理的核心和意义。国外的养老护理教育相对来说较为完善。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在20世纪中后期就开始发展养老护理教育专业,而且达到了较高水平,培养该专业的学士、硕士和博士。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养老护理教育已经有了一套完整专业体系,包括开设老年护理专业的高等教育、开展丰富实践、培养具有专业水平的护士,主要治疗老年疾病的临床专家等。

3医养融合”养老护理教育发展新途径

3.1建立养老护理分层教育培养模式

为不断加快高层次养老医院护理专业人才的选拔培养,各主管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意见》,建立以护理职业教育人才为培养主体的医院护理专业,申请开设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岗位学位,同时重视该专业理论学术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2020年,为更好适应当前我国专业养老管理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实际需要,建设了合理性专业结构和充足的专业养老管理服务专业人才队伍。目前,我国护理人才培训包括从中级职业学生到研究生的各个层次教育,教育机构根据各个专业层次和社会需求进行人才培养。

3.2加强医疗、护理专业人员培养

探索老年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老年医学、老年护理、老年康复等专业人才的培养,发展医养融合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和岗前培训,建立专业医养融合人才培训机构,推进医养融合学科建设、教育体系建设,加快医养融合人才培训,提高行业整体服务水平,提升老年人口对医养融合养老服务模式的满意度。另外,可以对低龄老年人进行基础培训,使其自身扩充到医疗养老护理队伍中来。提高从业人员的福利待遇,完善薪酬、职称评定等机制,鼓励医护人员到医养融合养老服务机构执业,为医养融合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3.3促进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持续

提升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空巢、高龄、带病生活等现实情况,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堪忧,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会养老压力持续加大。构建以社区养老为中心的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以治病为中心”向“以预防为中心”的干预前移的理念,是保证老年人健康干预和促进的前提。经济结构的调整、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老年人对大健康的客观需求都在冲击着传统以家庭为中心的养老模式。构建以政府为指导、以社区为主体、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是满足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保障。着重关注老年人养老的个体差异,指定相对应的养老处方,从体育锻炼、医疗干预、精神安慰等方面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利用体系的优势和力量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社区养老服务层次。以体医养融合为基础,为老年人提供社区养老服务,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提升生活质量,营造良好文化氛围,构建安全养老的根基。

3.4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体系

该技术评估分析系统不仅可以客观反映我国老年人健康护理行业发展现状,也是社会福利机构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设施质量的重要基础。但是,我国尚未基本建立统一的养老护理服务监督和评估标准。因此高校应积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整合各级高校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养老护理水平评价管理体系专项课题研究,为推进我国高校养老机构评价管理体系的基本建立和逐步完善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目前,一些民办养老服务护理机构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养老院护理人员年龄偏大、文化接受程度低、服务项目相对比较集中、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低下。因此有必要提升相关养老机构的护理质量和专业护理技术。

结束语

我国面临着严重的人口“六化”问题,小规模、简单结构的家庭,传统的养老机构已经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因此,推行“医养融合”的养老模式势在必行。我们可以通过培育专项人才、提高护理人员核心能力、加强对养老机构的监督管理及提高政府支持力度等措施推动“医养融合”的发展,从而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养老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刚军,李晓红,王伯超.新时代社区体医养融合养老模式的构建[J].医学争鸣,2019,10(06):9-14.

[2]唐艳,张钱友,张礼宾,刘美萍,石秀兰.医养融合背景下养老人才结构的探讨[J].天津社会保险,2019,9(02):9-11.

[3]杨伊宁,励建安.应对老龄化社会:协同构建医养融合的养老新模式[J].南京社会科学,2019(02):73-78.

[4]尤美峰.我国医养融合养老服务的体制制约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

[5]黄萍,刘云,孙照国.“医养融合”模式下养老护理教育现状与发展[J].科技与创新,2018(02):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