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1
/ 2

中小学 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及对策

覃美娟

( 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江川中学 广西 柳州 545500 )

要: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对于学生健康成长、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都具有重要作用。教师作为专职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有健康的心理才能成为合格的引导者和指路人,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进步。当前社会各界更多地关注中小学学生的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和学校的管理,而忽视了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对于中小学教师及学生双向发展均有不利影响。基于此,本文重点论述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


近年来,有关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比较多,可以说,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在这一教育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的心理问题也值得关注。中小学教师为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其心理状况对教学质量有显著影响。同时,中小学教师的心理状况对学生的心理状况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使教师正确审视教学工作,通过这种方式也能给予学生积极、良好的影响,从而培养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学生。

一、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

(一)工作压力大,心理较紧张

目前来看,部分中小学教师对新学生、新教学内容会有紧张的情绪。因为现在接触的学生有很多属于农村留守儿童,这些孩子从小缺失父母的管教,养成习惯得不到很好的培养。而且学习基础差,没有什么动力,目标不明确,得过且过。同时还伴随一些调皮的学生因为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听不懂,无事生非,吵闹,扰乱课堂秩序。上课经常要花很多时间强调纪律,教学任务又繁重,有时为了维持纪律难以完成教学内容。另外学校常规的周期性考核,各项检查评比又十分严格,无形之中给中小学教师带来了很大负担和压力,加之部分家长不配合教学工作,教师容易对自身能力产生自我怀疑,久而久之陷入职业发展困境。

(二)工作内容繁琐

中小学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还要象父母一样关心学生的生活。以中学教育为例,学生住宿,涉及的问题更是复杂。学生每天24小时都要在老师的可控范围,教师除了教学外,还要管学生的生活纪律,早上6:30督促学生起床,晚上10:30学生进宿舍之后才能回家。除了上课,中小学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和纪律,应对各种检查和任务,工作内容琐碎,责任又重大,心理负荷重,容易出现工作厌倦情绪。

(三)环境较复杂

影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有多种,如环境因素,特别是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部分家长不支持教师的管理工作、社会不尊重教师的教学成果,未为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则会影响教师的个人情绪,对于教师今后的发展也有不利影响。

二、促进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对策

(一)提供心理援助,为教师创设宽松和谐的心理时空

以往的心理疏导多侧重于学生,从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师的自我发展,不利于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目前来看,中小学教师作为一个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的群体,普遍存在着职业压力、情绪问题、人际障碍和职业倦怠等方面的问题,这也使部分教师的心理发生了变化,如紧张、焦虑、情绪不稳定等,对于教师个人发展有不利影响。基于此,学校要注重改善中小学教师的心理问题,为教师提供心理援助。通过这种方式为教师创设宽松和谐的心理时空,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

(二)增强职业认同,为中小学教师提供缓解压力的立体化环境

中小学教师长期处于不良情绪的影响下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要想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就要从他们的情绪入手,通过这种方式缓解教师的压力,同时也能促进教师认知结构的更新。进行自我反思能够逐步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更正这些问题也能取得更加丰富的教学经验。不管是对于中小学教师个人发展,还是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均有积极作用,反思训练包含多项内容,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心得等。另外,社会也要为教师提供良好的环境,积极宣扬学校的新风尚和教师的优秀事迹,使社会群体了解并尊重教师和学校的工作,通过这种方式提升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三)加大培训力度,及时有效地解决中小学教师的心理问题

新时代背景下,学校不仅要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而且还要加大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力度。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还要立足于人文环境的创设,如鼓励教师参与“心理健康”的讨论活动中,探讨自己的心理问题及突破路径,为其他教师心理问题的改善提供有价值的借鉴,提升教师的依从感。与此同时,在培训过程中也要给教师讲述心理健康的标准,如能够面对现实、积极乐观、胜任教学工作、积极组织教学活动、有健全的人格;了解与接纳且能正确评价自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培训内容,适当引入职业规划、情绪调节、人际关系等内容,使教师能够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在此基础上找到突破路径。同时,还可从多个角度入手,如建立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强化教师的心理管理,着重化解教师的心理冲突,为其心理健康护航。

三、结束语

解决中小学教师的心理问题对于教师专业化成长有重要作用。新时代背景下,各学校要加强对教师心理状况的关注力度,通过提供心理援助,为教师创设宽松和谐的心理时空;增强职业认同,为教师提供缓解压力的立体化环境;加大培训力度,及时有效地解决教师的心理问题,多措并举,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使教师更幸福更乐观,从而更好地教书育人,促进基础教育事业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林丽.EAP视角下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服务研究[J].教育观察,2021,10(44):28-30.

[2]陈绍花.心理健康理论指导下的教师专业成长[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1(11):41-42.

[3]李雅超,黄紫薇,常扩,李雪,张辉.心理资本视角下北京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29):64-67.

[4]柴广翰.尊重和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专访健康中国行动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陈雪峰[J].健康中国观察,2021(10):50-55.

[5]因为热爱,所以选择——中学心理健康教师从业6年的心路历程[J].求学,2021(37):30-31.

[6]宋晓亮.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家,2021(38):44-45.




Shape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