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改革视域下普通高中班主任工作刍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1
/ 2

教育评价改革视域下普通高中班主任工作刍议

吾不力 · 艾山

和田县北京高级中学,新疆和田 848000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分数为主的评价方式造成教师和学生只为分数为教学而学习的现状,这种极端追求分数现状导致学生发展过于单一,严重影响和制约学生整体素质发展。对此,需要针对中学教育评价实施改革,引进以人为本的综合评价机制能在一定程度解决传统应试教育评价不足,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基于此,文章对教育评价改革视域下普通高中班主任工作的优化策略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教育评价;班主任工作;优化策略

1教育评价改革视域下普通高中班主任工作原则分析

1.1目的性原则

目的性原则是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所应该遵循的第一个重要原则。如果整个教育教学的评价是毫无目的的,或者是随意进行的,那么,评价的效果肯定不尽如人意,也无法充分地发挥教育评价的教育功能以及促进功能等。这就要求教师在制定每一次评价细则、评价目标和实施每一次评价活动的过程中,都应该把握目的性原则,体现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通过科学的、及时的而又与教和学相一致的评价活动,引导教师积极地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学习新课改背景下高效的教学与管理方法,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不断地优化自己的学习过程,调整一些不正确的学习行为,促使学生在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1.2发展性原则

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与生活过程中,教师在进行有关教育教学的评价时,除了应该把握目的性原则之外,还应该把握发展性原则。因此,教师在进行有关教育教学评价活动时,应该注重学生的发展过程,尊重每个学生在个人发展过程中有可能会存在的一些差异性,并清楚或客观地认识到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一些不同的学习特点或学习行为等。教师需在把握发展性这个重要原则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科学、有效而及时的教育教学评价。在这样的教育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不能仅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某一个阶段的发展结果,而是要把握学生的发展过程,促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自信成长。第二,教师利用面谈评价法来进行教育教学评价。由于课堂观察法所面对的是学生群体,教师有可能由于自己在观察的过程中不细致,不全面,而对学生的相关的评价出现一定的偏差。为了避免课堂观察法的这一弊端,教师还可以充分地利用面谈评价法。面谈评价法是指教师与学生进行深入地面谈。通过与学生沟通和交流,或者是通过对学生口头的一些检测性的活动,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在进行面谈评价法的过程中,教师能够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及时地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指导和帮助,从而发挥教育评价的教育功能和促进功能等。同时,通过深入的面谈性评价活动,教师也能够了解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这对于教师进一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优化自己的教学模式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2教育评价改革视域下普通高中班主任工作优化策略研究

2.1档案袋制为统合,落实综合评价指标

为让所有的培养课程和评价在激励学生之外,也成为一种可视材料,学校建立了学生档案袋制。每年新生入学,学校会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个档案盒,收集未来三年在学校生活中的各种经历和成果。档案盒的目录由学生培养处依据“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制定,学生每学期对照目录把自己的学习经历证明材料(报告、体会、证书、奖状等)放入其中。为加强培养中的过程评价,档案盒每个学期整理一次,每次整理的过程由导师指导学生一起完成。学生参与的每一个活动与获奖经历的证明材料,经导师指导放入学生成长档案盒,这个整理过程是导师参与记录学生成长点滴的过程,为导师提供了全方位了解学生的机会,有利于导师为学生撰写写实性学期评语,是发现学生生涯规划指导的可行途径。以上评价方式的改变,更新了老师、家长、学生的人才培养理念,提升了学生和家长对学校各类非考试科目学习和实践课程的认同度,也为高校综合评价、自主选拔招生等提供了可信丰富的材料。

2.2加强班级管理,做到培育有尺度、管理有温度

班主任老师必须给班集体设立明确的可实现的长远目标和阶段目标,用目标管理引领学生聚焦求知问学、增长学识才干;同学生多沟通多交流,准确把握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早自习、上午上课、下午上课时多到教室了解班情,观察学生作息情况,向学生了解学生。班主任还要精心选拔和指导学生干部,鼓励他们大胆开展工作,协助管理班级。严明学校纪律和班级约定,以制度的刚性约束纪律涣散的学生。惩戒学生注意方式方法,要耐心细致、注意维护其自尊心、保护其隐私,做有温度暖人心的管理。认真落实家访制度,多与家长沟通交流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引导学习能力强、表现突出的学生追求更高层级的目标,鼓励和帮助落后的学生努力跟上班级的整体进度,不搞揠苗助长式的超纲教育。

2.3以奖励性学分和定性描述为途径,探索增值评价方法

简单理解,增值性评价就是通过这类评价能看到学生与自己的过去相比(纵向成长比较)有进步。作为一类专门评价办法,更多地体现在考试学科评价中,以判断学生的学业成绩是否有进步。那么,在非考试科目中如何使用?学校的实践是通过设置奖励性学分和定性文字描述的方法,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秀和进步,从而肯定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奖励性学分是在过程性学分的基础上生发的,主要用于肯定在同样的学习经历中,个人表现更优秀和对集体贡献更大的行为。例如,组织文化名城研学活动,学生在完成研学活动后提交一份课题研究报告或个人研学感想,即可得到该课程相应学分。学校根据学生课题研究报告质量以及课题报告会表现,给予等第评定,获得优秀等第的小组或核心成员可以得到奖励性学分。至于如何赋分,可以根据学校活动内容,一事一定。比如,按小组角色分,一个小组中包含研究报告的主要策划人或主笔人;按报告结构和内容分,鼓励深度参与数据收集整理的学生;按报告展示成果分,奖励被推荐进行全年级分享的组别。通常奖励性学分最好控制在一次活动总学分的10%以内,以保障这类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学习经历评价。无论哪种学分,数据呈现的评价还是相对单一的过程性或结果性评价方式,难以呈现学生身上的其他光彩。因此,学校建立了文字描述的评价方式,发现和鼓励学生已有的良好个性特征,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光彩”。例如,学校在每个学年设立了“老师眼中的你”表彰活动,目的在于发现学生个性中某个感动和影响他人的闪光点,并传递给全体学生。学校设置40至50个项目,包括最佳寝室伙伴、最具担当精神、最乐观豁达、最具默默奉献精神、最具运动精神、最踏实沉稳、最爱问问题、最美笑容、最具作家潜质、最美音质等。授予学生这么多的“头衔”或者称为“光环”,是希望让学生通过老师的眼光去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体验成功。

结语

通过对文章的分析总结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目前我国的教育评价改革蓝图已经绘就,班主任老师要立足于全局视角,在教学相长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系统化配置教育教学资源,在工作权责边界范围内基于学生个性化特点有针对性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践行教书育人使命。

参考文献:

[1]徐彬,苏泽.论教育评价改革的动因、阻力与路向[J].当代教育科学,2020(2):80-85.

[2]涂端午.教育评价改革的政策推进、问题与建议:政策文本与实践的“对话”[J].复旦教育论坛,2020,18(2):79-85.

[3]刘学智,田雪.新时代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路向转变[J].中国考试,2020(8):16-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