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认证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2
/ 2

专业认证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唐洪

奉节县吐祥镇中心幼儿园 重庆市 404607

摘要:专业认证背景下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学前教育师范生教育体系是培养应用型教师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增强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以及保障“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必然要求。运用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对学前教育师范生的教育实践逻辑进行剖析,对贯彻落实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鉴于此,应构建以教师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多维度、全程化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内外并行、协同发展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构建成果导向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切实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实现学生专业能力发展目标。

关键词:专业认证背景;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

引言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设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离不开实践,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现今教育体系中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产”的现象,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理论与实践对等”,前者我们应该抛弃,后者我们应该学习,将实践教学扩展到师范视域下。本文梳理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对照专业认证理念和标准,对实践教学目标、内容、保障、评价等方面进行重构和反思,以期提高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效能。

1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目标建构

1.1实践课程体系的专业情感目标

通过多种实践课程形式激发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了解,尤其根据不同学期学生学习的程度与水平,难度由易到难,既满足学生的能力水平与学业需求,又能使其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对幼儿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1.2实践课程体系的专业知识目标

通过实践课程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所需的各种理论和知识学习的重视度,尤其面对不同性质的专业知识,可以融会贯通地形成对本专业人文科学素养知识、师范专业知识与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的完整结构。

1.3实践课程体系的专业能力目标

通过实践课程各个模块的操作与学习,帮助学生提高运用学前教育专业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幼儿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教学技能与教育问题解决能力的融会贯通,使其可以迅速进入工作岗位。

2专业认证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困境归因

2.1惯习视角:知识与实践互斥

师范生在教育实践过程中,需要将具有学习专业知识及能力的惯习逐步转化为运用专业知识及能力的惯习。在此过程中,师范生会将在高校课堂中学到的知识(无论是理论性知识还是制度性知识)运用到实践教学过程中,而知识会作为一种结构化力量支撑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行为,从而逐步使师范生形成自身的惯习。但师范生因缺乏实践教学经验无法将静态性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动态性的实践教学中,因而无法有效地进行知识之间的转化,难以形成惯习。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幼儿教师的惯习表现为能在具体实践情境中利用自身感受和一定的社会规则建构自己的教学经验。

2.2资本视角:实践资源与毕业要求不匹配

从三个维度(专业师德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反向设计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课程目标。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教育实践在标准下运行,高校如果因片面追求“量”而忽视“质”,会导致忽视“学生中心”,表现为教育实践缺乏连贯性,没有充分考虑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实践连续知识习得的规律。要求师范生教育实践课程不得少于一个学期,教育实践时间不得少于18周。

2.3场域视角:实践与情境背离

在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师范教育受“重理论、轻实践”文化资本的影响,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因此,高校应着力强化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帮助其在“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中获得优势。在“G-U-K”机制中,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方面,政府与幼儿园参与度不高,通常是由高校单方面负责计划与管理。因此,高校与实习幼儿园、政府之间的互惠合作,特别是与指导教师之间的互利共赢难以得到保障,出现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教育实践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3专业认证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重构

3.1构建以教师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构建应依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各领域要求以及能力要求,结合幼儿园行业需求,以教师岗位胜任力培养为主线,构建能力导向的多维度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从而支撑毕业要求的最终达成。以能力为导向的目标体系克服了传统实践教学目标定位笼统、单一的不足,解决了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结构性失衡的问题,为合理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评价体系提供了依据,为开展各种教育实践活动起到引领作用。

3.2构建多维度、全程化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目标的具体化,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幼儿园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学前教师培养过程中在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更要兼顾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内与课外、学校、社会与幼儿园共同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时间和空间的支持。学生从大一到大四实践教学贯穿始终,理论与实践同步、有效融合。多维度、全程化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能确保学生毕业时具备幼儿园教师的岗位胜任力和职业能力,实现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

3.3构建内外并行、协同发展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受多方因素的影响,校内管理机制、师资条件、设施设备、质量监控,校外实践基地、资源利用等诸多因素构成了重要的影响链条,这些因素也直接影响着学生毕业时能否具备一定的保教实践能力和岗位胜任力。“未来幼儿教师教育实践的改进依赖于丰富的实践反馈,指导教师的全程跟进与有效指导是其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构建多样化、多元化的实训室建设平台,实现实训场所功能的整合。学前师范生应具备观、说、讲、写、唱、跳、弹、画、做等多项专业技能,实训室建设应包含基础实训室、专业实训室和艺术类实训室等,为学生专业训练提供有力保障实践基地遴选过程中应涉及民办园和公办园、城市和乡村幼儿园、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和优质的一级一类园等,不同性质、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多元化幼儿园为学生教育实践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内容和实践方式,有效提升学生教育实践效能。制定完善的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大纲、教育实践管理制度等指导文件,明确实践教学准备、实施、中期检查、总结和成绩评定等环节的任务要求,开展阶段性反馈和评估管理,确保质量监控规范运行。

3.4构建成果导向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构建标准化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检验学生适岗综合能力、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融合专业认证理念,推动以成果为评价基准的实践教学,采用多方、多元评价,直指实践教学培养目标七项能力。

结束语

实践教学是师范生师德养成和专业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毕业要求的达成。在专业认证背景下,将实践教学改革作为专业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需要以学生保教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加强对实践教学过程的管理和指导,建立可视化的教育实践能力考核评价体系,促进实践教学体系持续优化和改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杜燕红.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课程· 教材· 教法,2013,33(2):92-96.

[2] 王小鹤.关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5(11):87-91.

[3] 步社民.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目标定位和课程设置问题[J].教师教育研究,2005(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