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视野下民歌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2
/ 2

非遗视野下民歌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杨兴华 王媛 田惠菲 郝绍波

黑河学院

摘要:民歌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已经有多年的应用,在实现文化浸染价值、拓展艺术表现空间、培养个性化艺术人才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声乐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非遗视野来看,当前民歌在高校声乐教学中面临着一些现实应用问题,这对其传承、保护与发展形成了桎梏,需要我们由此进行深刻反思并寻找到相应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非遗保护;民歌;声乐教学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歌在高校声乐教学之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许多教材、教案、典型曲目、教学示范课程中均有体现与应用。一方面,民歌能够借助高校教学平台实现一定的文化价值,这对其活态传承与保护大有裨益;另一方面,高校能够通过民歌拓展教学应用空间,实现更多的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价值。要注意的是,在当前高校的实践应用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这需要我们基于非遗与艺术教育的双重视阈对其予以深刻审思,并由此寻找到更为适宜的解决途径。

一、民歌应用于高校声乐教学的问题及影响

(一)忽略对非遗在教学中的文化观照

民歌是高校声乐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材料,不仅可以在音乐表演训练中发挥一定作用,同时也具有审美教育、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价值。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需要引导学生对民歌的基本音乐形态进行阐释分析,还应当唤醒他们对包括民歌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主传承意识、保护责任以及文化自信。从实践反馈来看,当前部分教学模式仍然聚焦于民歌的音乐属性,忽略了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这有可能使民歌在教学中有时只能作为音乐教学材料,却忽略了原生的文化属性,使教学目标缺少了必要的文化观照。

(二)教学空间不能完全满足非遗的实际应用需求

从当前教学改革所强调的“交叉”“融汇”视野来说,拘泥在一成不变的教学模板与课堂空间中很难使声乐教学的应用空间得到拓展,这便要求我们需为其教学体系延展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结合民歌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实际来看,未来民歌需要在多元的教学空间里不断反思、实践、反馈,由此让师生从不同的教学空间中对民歌产生较为深入的了解和认知,所以我们应在课堂与外延教学空间中构设起更具拓展性、灵活性、创新性的教学模式。

(三)缺少交叉学科思维,正向学习迁移效率较低

学习迁移是由桑代克所提出的教育理论,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已获得的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学习新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等的影响”。①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声乐教学所涉及的学科较多,除了本身归属于音乐表演专业之外,还涉及作曲、音乐史、艺术美学、审美心理学、音乐文学、民族音乐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等交叉学科知识,那么这就需要我们由传统单一的学科思维延展到交叉学科思维,提高正向学习迁移效率。从当前部分案例实践反馈观之,民歌在高校声乐教学应用中还存在着正向学习迁移效率较低的问题,即较难将多学科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进行融会贯通,实际教学执行情况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尤其是未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涉及的相关内容予以高效应用。

二、民歌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一)提倡交叉学科思维

“新文科”或“新艺科”的提出进一步拓展了高校声乐的学科视野与未来发展空间,也为高校声乐教学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尊重本学科传统教学体系,总结与沿用有效的教学实践经验;一方面要敢于突破与创新,拓展本学科的教学内容以及应用维度,使自身教学体系获得正向演化;一方面需要借鉴其他学科的内容、范式、方法,在扬弃与取长补短中填充丰富学科体系。当前高校的传统声乐教学较为关注的是“术”,即在教学活动中强调演唱技巧的训练、作品的分析阐释、舞台表演实践等方面,这是声乐艺术最为重要的学习基础,也是形成更高层次教学体系的基石。在当前“新文科”与“新艺科”的学科发展背景下,现在的教学体系已然从传统教学范式中衍生出了新的发展趋向,现有体系更为强调“艺”,即在研习“术”之外还需通过教学活动拓展文化视野、增加文化底蕴、提高审美水平、增强人文观照与文化自信等方面。

(二)拓展教学空间

“中国声乐”“中国声乐乐派”等观念的提出为高校声乐教学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强调要从本土文化视野、社会发展需求、学科建设与发展实际出发,构设起多位一体的教学体系。民歌在教学应用中不仅需要拓展“课堂—田野—社会”的多维教学应用空间,还要构设起更符合教学改革趋向的学习体系。从教学空间来看,师生的教学思维应当从单一的课堂教学延展至田野工作、社会服务等领域,除了需要掌握基本的演唱技法、表演技巧之外,还需要在更为广阔的教学空间中实现审美教育、文化教育、课程思政的深度浸染,在民歌的多项研习中推动不同交叉学科领域的深度融汇,进而完成其教学应用价值维度的丰富以及未来发展空间的进一步拓展。

(三)推动“传承—保护—创新”的协同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涵有着较高的历史认知价值,承载着本地区民众千百年以来传衍至今的传统审美精神。受到当前社会文化环境变迁、审美嬗变、传承机制解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民歌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前已然面临着诸多现实桎梏,这样的形势不仅可能使原有传统的文化形态难以为继,也可能导致其在原生的文化环境中很难获得活态化保护与传承。民歌虽然来自于山乡田野与民俗生活,但除了在原有的文化场域中进行活态化传承外,高校教学可以将其予以灵活应用,发挥一定的实践作用。

三、结语

“见人、见物、见生活”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而民歌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也需体现出这样活态化的特征。质言之,这样活态化的教学体系不仅可以为民歌的传统传承、当前保护与未来发展提供较大助力,也需要在教学应用中协同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

身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