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应用型大学《制药工艺学》课程改革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3
/ 2

基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应用型大学《制药工艺学》课程改革初探

罗阳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 吉林 132101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大学转型发展迫在眉睫,没有合理清晰的定位将失去办学特色以及办学优势,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应用型大学是指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而不以科研为办学定位的本科高等院校。应用型大学的培养理念为向社会输出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更需要具备较强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无论是专业还是课程都要与社会需求相匹配,学生所具备的技能水平要与企业需求相一致。因此,应用型大学更需要在转型关键时期找准自身定位,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具备应用型技能的学生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应用型大学应与研究型大学的培养模式进行区分,发展应用型大学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授课方式,使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有的放矢。本文基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应用型大学《制药工艺学》课程改革进行初探。

关键词:校企合作;应用型大学;制药工艺学;课程改革

制药工艺学[1]是制药工程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药物生产过程中的核心技术和制药的共性规律为基础,对工业化生产技术进行详细全面的阐述的学科,是药物开发和生产过程中,研究经济、安全、高效的化学合成工艺路线的一门科学。《制药工艺学》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在教学计划中起到从理论到实践的升华作用,目的是用理论知识指导企业生产,课程性质决定了这门课不但要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水平,还需要掌握实践生产的需求,要将理论与实际较好地融合,这样的学科特点要求学生尽早了解社会的需求,认识企业发展现状,从而明确学习任务,通过使企业技术人员当面为学生授课,配合相应的授课计划,做到供求双方“知己知彼”,培养出学以致用的制药人才,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

一、校企合作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

1.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人才,做到学以致用

应用型大学要体现出“应用”本身,我们要区别研究型大学对理论水平的要求,也要区别高职高专院校对学生过于侧重技能水平的培养,结合二者的优势。制药工艺学的种类、特点及所涵盖的内容、制药工艺路线的设计与选择、制药的工艺研究等基本理论可通过课堂掌握,但制药工艺研究能力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通过学习既能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水平,又能够对实际生产无缝融入,学以致用,避免屠龙之术,方能体现应用型大学特点。

2.企业人员授课,与学生直接对话

引进的企业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生产经验和管理经验,通过课上课下交流,能够发现学生从刚毕业到进入企业存在的问题,了解生产一线对刚毕业学生的要求,明确企业的真正需求并了解学生特点,从而引导学生如何少走弯路。通过与学生在课堂的直接对话,通过学生表达自身诉求和对企业的要求,也让学生从药厂管理人员口中掌握“第一手资料”。

3.教师可以在学习中受到启发,防止闭门造车

通过企业人员进课堂这样一种授课形式,不单学生得到了新知识,作为专业老师也是一种启发,如在要求学生掌握布洛芬合成路线时,以往我们要求学生针对不同反应类型记忆,通过走进实际生产就可以将理论知识落地,学习记忆也更贴近生产现状;同时教师了解可以将以往的知识理论进一步梳理,抓住实际应用,将自身理论与生产结合,防止闭门造车,进而将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呈现给学生,能够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4.开拓学生视野,找准职业定位

通过企业人员面对学生直接授课,学生可以学到一线生产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在理论学习中思考如何将专业知识与实际生产相靠拢,用生产中的实例替代教材中的图片,用流水线上的案例替代PPT中的文字。学生通过学习大企业一线前沿科技,研发思路,生产流程,能够进一步开拓视野,拓宽思路,发现自身优势,便于找准职业定位。

二、校企合作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明确企业需求,确定培养目标

将企业人员引进课堂授课,直接表明药厂对所需人才的要求,能够让同学们尽早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找到差距并弥补自身不足。如原料药布洛芬的合成工艺有27条,教材上概括了每一条路线的方案和特点,但是药厂实际使用的工艺路线以及所需条件的变化才是生产工艺的关键核心内容,也是理论和实践如何结合的关键点,学生既要学会理论基础,也要将生产实际牢牢把握,这样才能脚踏实地,符合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

2.制定合理授课计划,保证方案落实

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和授课计划,将《制药工艺学》课程第九到十一章工业化大生产部分供企业人员讲授,针对企业的生产实际讲授工业化生产的主要内容和常见问题,更好地指导学生如何应对生产问题。课堂管理方面,由于企业人员对学生接触少,防止学生迟到旷课现象,专业老师可以在课间点名,保证学生出勤,同时专业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比较了解,可以针对学生听课状态给出平时成绩,专业教师与企业教师合理分工,保证课程顺利进行。

3.采用“一体化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

一体化教学方法[2],是指将“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实现“教师、内容、时间、地点”一体化,企业引进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实习实训,让学生在理论课结束后进入实训场完成相应实训项目的操作演示,在实际操作做中解决知识的讲授,完善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考核方式可以多元化,将学生实训操作规范程度及企业调查报告掌握程度作为本门课程考核标准,充分考察学生对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掌握程度。

三、小结

应用型大学《制药工艺学》课程对学生实践要求较高,而校企合作无论是科技进步还是人才培养既是大势所趋,又能够解决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的问题。通过校企合作授课的形式,相信学校本身的社会影响力也会不断增加,在企业之间的美誉度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平台和实践能力也会有所提升,以便更好地实现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清.制药工艺学课程改革初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9,40-41

[2]闵敏,马跃龙.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的创新[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4(5):112-114


基金项目:吉林省高教学会2021年度高教科研项目(JGJX2021D440)

作者简介: 罗阳(1990-),男,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筛选及提取分离、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