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的文学艺术教学反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4
/ 2

隋唐的文学艺术教学反思

樊云岩

天津市第一中学滨海学校 天津 300308


摘要:文学艺术教学一直是中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是针对隋唐时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进行的深入探讨和分析。由于知识本身的文艺性、时代性等特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一直在探索、思考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隋唐;文学艺术;教学反思


一、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指导方向、指导实施、明确结果的作用。什么样的教学活动追求什么样的教学效果,应该受到教学目标的引导和制约。因此,确立正确合理的教学目标被认为是教学设计的首要环节。教学目标一旦确定,就对教学活动起着控制作用,它可以把教师、行政人员和学生各方力量凝聚在一起,协调一致,而制定的依据一是学生需要,二是社会生活需要,三是学科发展需要。教学目标制定依据是具体教学内容、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教学目标相对课程目标而言,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灵活性,在目标的制定方面除了重视学科特点、社会需求以外,更应该重视学生特点。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目标在日常教学和课程管理中起着指导作用。教师应注重课程目标的实施,将课程目标体现在每一个班级乃至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教学目标是最实际、最有效的。课程目标应该通过教学目标来体现。它既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终点,也是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式。教学目标是对课程目标的细化。教学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想要有效的促进课堂教学,教学目标则是重中之重,绝对不可以忽视掉对教学目标的思考。然而,我国部分教师对教学目标的作用以及如何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仍缺乏足够的认识。课后,当被问及教学教师的教学目标时,教师往往无法说出原因,或者说一些随意的话。在对目标的理解和叙述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缺乏对教学目标功能的理解。虽然有人根据要求制定了班级的教学目标,但不了解教学目标的作用,也没有围绕目标进行教学。或者只是过程,没有目标,教学很随意。(2)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没有明确的区分。在制定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时,不够具体和明确。课程目标的内容往往被设定为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3)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学目标模糊,难以评价。例如,“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和亲身体验实践,探索和完成唐代诗人创作过程的任务。”在叙事中,动作动词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

教师在教学目标认识和制定上存在的问题,这也就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课程目标可以根据课标教学内容的要求去确立,这样既方便掌握重点的知识点,还不容易偏题。再参考“学业质量水平”标准,根据本学段学生学习水平和基础能力,设计分层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需要让学生们掌握的知识点,例如知道魏晋到隋唐时期的文学,绘画方面的史实。提前准备好隋唐文化艺术的背景故事,将知识点穿插其中,方便学生记忆。

二、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在目前新课程的环境下,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十分必要,在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趣味性的语言,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还能够促进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索,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譬如本课的教学可以采用复习提问法、启发式、读书法、讨论法相结合,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启发学生进行思考,通过指导学生读书,分析教材中的有效信息,使学生学会读书,理解能力的增强,再针对教学内容,给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设置一些讨论题目,实现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中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利用视频、音频加强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理解,例如:对《步辇图》的介绍,采用录象,学生就比较感兴趣,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为学生提供的网站,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同时利用网页的形式增加学生学习内容的信息量。本节课重视课堂教学的检查落实,通过开火车式提问,效果也会不错,基本上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进课堂,可以避免部分同学听的认真,却还要部分同学上课开小差的状况出现。

作为历史课堂,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课堂的趣味性足够,不用老师多讲,学生也会主动积极地学习历史,这样对学生接下来的发展也是益处多多。把快乐作为一种体验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不仅仅是教师快乐,学生也可以去做到用心去感受老师的每一个眼神、想表达的意思、每一句话语,感受到老师的快乐,感受到课堂的快乐融入到其中,共同创造出一个和谐、高效的学习环境,这对整个教学过程都是至关重要的。

三、复习总结重要知识点

及时补缺补漏,重复性的复习,反复思考重点和难点,可以有效的提高学习成绩。尤其是向历史这种需要大量记忆的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回顾和总结重要的知识点可以整合和编织知识网络。有人说“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个有组织的、强大的知识体系”。在这里,有组织的知识体系是指系统性知识,而系统性知识的形成是复习的中心任务。平时通过学习科目、章节,学生基本上可以完成理解各科目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任务,但此时,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相对孤立、片面、凌乱。通过对重点的回顾和总结,他将知识的各个部分有机地“串”起来,力求全面地整合和理解,直到我们掌握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完成知识系统化的任务。复习从表面上看是重复,但实际上是知识的深化,其效果与第一次学习大不相同。此外,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错过重点或不完美。有些属于理解问题,有些属于记忆问题。通过复习,一旦发现,就可以及时补课。对于那些关注复习的学生来说,学习中的漏洞和不足可以及时弥补。因此,他们的知识是比较完整的,学习的结果应该牢牢地储存在大脑中,以便随时“存取”。一些学生总是抱怨他们的记忆力太强,在使用时往往记不起他们学到了什么。早在1885年,德国心理学家阿比恩霍斯通过实验发现,刚记住的材料一小时后只能保存44%,一天后只能保存33%,两天后只能保存28%,六天后只能保存25%。学习之后,所有人都会有一个从快到慢的遗忘过程。为了使这些联系不消失,我们不仅应该依靠对学习材料的深入理解,还应该通过反复有效的刺激(复习和练习)来加强这种神经联系。事实上,记忆力好的学生不仅注意理解,还注意复习。他们“每天复习,每周总结,每章总结”。他们经常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进行复习,从而形成惊人的记忆。通过复习和总结,你可以在头脑中编织一个完整、系统、坚实的知识网络。有人可以在掌握曾经知识体系的同时,还能为未来进行下一步学习而打下基础。时时刻刻学习”,“古为今用”,这就是他的意思。

四、结语

本课主要学习四个方面内容:诗歌、书法和绘画、石窟艺术、音乐和舞蹈。他们属于艺术类的内容,学习此类内容,除了掌握历史知识外,还应培养学生艺术鉴赏 力,“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勒特”,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也是如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在教学时应大胆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并给予正确指引,补充上学生的不足点,完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学习课程并掌握知识点后,你必须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点,并学会从一个实例中得出推论。它涉及到许多历史思维能力,如概括、比较和推理。在历史学习中,我们之所以强调举一反三,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突出了历史的能力要求,这与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1]刘雪梅,李莉.文学艺术教育教学的责任与作为—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 2020(01):13-17.

[2]韩培培.也谈对文学艺术史教学的感悟[J].综合探究,2017(03):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