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月亮情怀”兴盛的原因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5
/ 2

唐诗中“月亮情怀”兴盛的原因探索

奚慧秀

江苏省南通市南通大学文学院 226000

盛世大唐,华彩乐章,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应世而出。粗粗翻阅一遍,罗列出一些堪称经典的唐诗中,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大唐人爱月亮。在唐人的诗中时不时总会出现月亮的影子,似乎无月不成诗似的。且看张若虚那首《春江花月夜》,全诗总共三十六句,就有十五句中没离开过这个“月”字,从明月、月明、孤月、江月、斜月、落月……让人不禁感慨,他是该多么喜欢月亮呀!我觉得唐诗中这种现象便是“月亮情怀”吧,不禁心存疑问,为什么唐人如此爱看月亮、写月亮、借月抒情呢?我想大概有一下几个原因:

一.自然规律,现实中的月为诗歌创作带来最原始的素材。


  1.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文明无形中影响着人们,进而融入诗歌。千百年来,月亮是与夜晚相生相伴的,分享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性,在人们忙累之后终于安静下来的夜晚,月亮正好也来了,于是人仰望着月,月俯照着人,人们所有的情感因子在月夜下就被激活了。月亮也许就是这样悄然融我们的民族血脉,进而成为我们炎黄子了们可或缺的一个文化元素,在诗歌中得到展现与升华。

  2. 、月夜对比鲜明,视觉上的颜色差异促进诗歌月夜的描写。在漆黑的夜,不像今时今日有千灯彻夜不灭,亮如白昼。当夜幕降临能看见的东西很少,只有月光、灯火、虫鸣可写。而在没有灯光的古代,月亮尤其引人注目。在月下的思考感悟,对月夜的描写都融入唐人诗歌,形成一种情怀。

  3. 月亮跨时空存在,唐人形成的宇宙意识融入诗歌。李白的“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张若虚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这时的月,超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由月联系人生,以诗歌的形式探索着人生的哲学和宇宙的奥秘。仰望星空、月亮总是使人着迷。无论何时何代,人们对于无尽的宇宙和月亮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向往与渴望。

二.原始月崇拜,衍生无数神话、习俗为诗歌奠基

月亮的幽深朦胧激发起人类探索月亮崇拜情结的兴趣,原始人对月亮运行现象,对月相变化、月色、月中阴影、月食等现象不解其谜,而又好奇,故对月产生神秘感,认为月有一种超越人类的神气力量,敬而拜之。而诸多的神话、习俗则是由对月的臆想与联想的综合结果,为诗歌提供了丰富的想象依据和典故。


  1. 月神话传说为诗歌提供丰富的想象源泉和用典依据。战国以来出现的嫦娥奔月、西王母掌不死之药、蟾兔捣药、吴刚伐桂、月老等月神话在民间流传,家喻户晓,幽明的月光罩上了神秘的面纱。月神具有不死或死而复生的神力,月亮由朔到望再到晦,周而复始,原始初民想象为月亮有死而复生的神力,认为月初的朔日便是月亮的复苏之日。月神还掌管人间男女婚姻大事月下老人“千里姻缘一线牵”,能赐子嗣。远古人民认为谷物丰收是月神的恩赐,视月为地母神,秋收后要举行“跳月”活动以报答。

李白曾写到,“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仅仅四句就运用了“蟾兔捣药”“嫦娥奔月”和月神不死永恒的传说典故。诗词运用月的神话更富意蕴,表明主旨;神话也因诗词而得以传播和发展,经久不衰。两者是相互促进发展,达到和谐统一。


  1. 民间祀月——中秋节为诗歌提供现实依托。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而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约始于魏晋时期,盛于唐朝。正因此节日习俗,使得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中秋题材。中秋赏月宴饮的习俗,就像《红楼梦》中八月十五月圆之夜,大家团聚赏月闻笛,众姊妹更是喜爱以月联诗,夜静月明,桂花阴里赏笛声,此情此景之下,感情流露更为真实难以抑制。唐代中秋诗很多,中秋赏月诗多为借月抒怀,或有感中秋之月静美的自然之态,而赏月的主体主要是文人、士大夫。

三.以月寄情,借诗歌表达丰富象征意义和人文情感

中国“歌声即生存”。文人可以将描绘出景象的自然万物,不仅作为审美的对象,更把月亮作为表达情感的载体,抹上自己的心理色彩,让明月映照出宁静澄澈的心灵。

1.月亮是永恒的象征。在中国古典诗歌中, 人们对月亮的永恒与再生, 充满了一种无限的生命企求与精神向往。李白的《把酒问月》中“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从月亮与人的关系出发, 来展示他从月亮中看到的自然永恒与人生易逝, 从而追求生命的升华与审美的超越。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面对永恒不朽的月亮, 发出了“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感叹,表现出了一种深沉、寂静的人生境界, 从月亮的永恒中得到了“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的人生感悟,。他们的这种月亮情怀,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 无论历史如何流转, 无论时空如何变幻, 都永远反映和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共同情感。

2.月亮是怀古的主题。中华民族是一个传统的农耕民族, 生长在农耕文明传统之中的中国文人, 普遍具有一种强烈的乡土观念和怀古情结。从李白“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的深沉眷恋, 到杜甫的“月是故乡明”、“闺中只独看” (《月夜》) 的无限思念。从牛希济的“新月曲如眉, 未有团圆意” (《生查子》) 的遗憾, 到苏东坡的“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所有这些都以月亮暗示出了人生的悲欢离合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无限怀念。

3.月亮是光明与高洁的体现。中国人对月亮的崇拜从根本上来说, 是对光明的追求和对高洁的执着。而诗人往往大多都是透过月亮的皎洁、清静与安详, 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从而表达了自我的人格与品德。在李白的诗作中常常可以领悟到, 如:《古朗月行》中的“蟾蜍蚀圆影, 大明夜已浅。忧来其如何, 凄怆摧心肝。”《古诗五十九首·其二》中的“蟾蜍薄太清, 蚀此瑶台月, 圆光亏中天, 金魄遂沦没。螮蝀入紫微, 大明夷朝晖”等等, 可以说, 充满了对社会道德沦丧, 政治黑暗腐败的一种痛心疾首的鞭打和批判。

四.为何唐代诗歌咏月无咏日

1.视觉层面。太阳刺眼不可直视,从视觉角度难以切实观察感悟,欣赏不得。而月亮而是可视可赏,令人望之而伤春悲秋,借月蕴情。

2.政治层面。太阳,至阳之物,一向代表着皇帝,敢于舆论皇族便是不尊,因此很少有诗歌直接咏日诵日,就更不可能有什么“太阳情怀”。例如李白诗“总为浮云遮闭眼,长安不见使人愁”便暗语君王昏庸,不识贤者。幸而这还是在开放融通的盛唐,倘若在明清文字狱中,这便是在劫难逃的死罪。

3.历史层面。《尚书》中曾提到:夏代暴君桀在位时,百姓恨毒了他,纷纷咒骂他,他却自我标榜为太阳,宣称太阳不灭,自己也不灭!结果百姓就说:“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你这个混蛋的太阳,什么时候你会灭亡?如果你真能灭亡,叫我们陪你去死也心甘!)”太阳在百姓心中从一开始就先天不足了!

4.神话层面。另一个不得不提的中国古代与太阳的有关故事就是后羿射日一一十日齐出,炙烤大地,百姓苦不堪言,求后羿将九日射落--对待肆虐的太阳,只能用弓箭把它们一一个一个消灭掉!这里的太阳的形象不仅不是至高无上的神,反而有点类似西方神话中的恶龙,有点邪恶的意味。


参考文献:

[1]刘秀红.谈唐朝咏月诗[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0:4-6.

[1]. 李艳洁.汉代神话流变的时代特征及动因[D].延边大学.2005

[2]. 景莹.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神话书写[D].南京师范大学.2014

[3]. 董国超.神话与儿童文学[D].东北师范大学.2013

[4]. 李莉.神话谱系演化与古代社会变迁[D].吉林大学.2014

[5]. 刘梦然.神话的延续与重建[D].中国海洋大学.20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