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差异教学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7
/ 2

网络环境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差异教学的研究

石涛

山东省北镇中学

摘要:以班级为单位所开展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当中,常因学生在起点水平、学习动机及学习能力上的差异,导致课堂预设无法调和。这已然成为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当中的一个通病。本文就差异化教学的内涵进行了分析,从教学实践出发对高中生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所展现的差异进行了总结,并立足于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资源、技术以及渠道便利,就网络环境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差异教学的实践路径予以了梳理。

关键词:高中信息;差异化教学;网络

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面临这多方面的挑战,一方面是高考的压力传导之下课程的实施空间往往被压缩,学生也因其为非高考科目而最终选择性地放弃。同时,在教学实践的过程当中,也发现很多高中生并不具备信息技术教育基础,有超七成以上的同学在计算机技术层面近乎等同于“零基础”[1]。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开展的不均衡,直接导致了高中信息教育中所面临的学生起点水平等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从差异化教学的思维出发,谋求平台的支撑和教学的创新成为了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探索。本文将从信息技术差异化教学的视角出发,就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教学教学的嬗变予以探索和总结。

1差异化教学的内涵

个体在自然和社会的成长当中,受到先天因素及外部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同的社会个体在对某项技能的认知和实践水平上表现出来一定的差异。这一差异也在很多时候体现在个体的身心结构和行为习惯上。从一定意义上讲,个体的差异是广泛存在的,特别是在教与学所搭建的框架当中,这一差异会被进一步地放大。美国著名学者汤姆森从个体差异这一维度出发,提出了差异化教学理念。差异化教学强调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差异化的学习内容,并在这一导向之下完成对教学策略的差异化设计,最终实现差异化的教学目标。这一教学模式的最大价值在于能够为个体的成长提供最为适合的机遇和平台,在这一点上与孔子所提出的“因材施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生层面所表现出的能力水平、学习需求以及学习习惯等差异化的内容出发,为高中生创设差异化的学习环境、实施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机会,让教学真正地走近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学习中获得“效益最大化”的进步[2]

2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学生差异分析

2.1起点水平

以笔者所在的地区为例,在对当地中小学校的走访当中发现,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不尽如意。一方面,是相对落后的信息技术设备成为了有效课程开展的羁绊;另一方面,计算机课程的专业教师缺乏也直接导致了课程开展上的乏力。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初中毕业之后,未能够系统经历计算机基础的学习,无论是从理论水平,还是技能水平上都处于一个相对滞后的状态。而与之相反的是,部分城镇居民的子女在信息技术习得上表现出来一定的群体优势,得益于相对完备的教学实施,及家庭所提供的信息技术习得层面上的支持,使得这部分学生中的佼佼者俨然已经成为了“小专家”。

2.2学习动机

在学习动机上高中学子也产生了较大的差异。在对部分学生的走访当中发现,很多学生坦言自己知道计算机技术对于个人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也认同信息技术素养提升对于提高综合素养的作用。但他们也坦言,想通过阶段性放弃的方式来加以进行,他们更愿意在未来的大学生活中去弥补这一短板,而不愿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在分割出一定的时间来进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学习[3]。而对于少数的对于未来发展有着长远规划的学生而言,他们却表现出了截然相反的一面,希望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为以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撑。

2.3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个工具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动手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发现,学生在不同的能力素养模块表现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如部分学生逻辑思维较高,更喜欢编程和设计处理等课程;部分学生的艺术素养较高,更喜欢图文设计、动画制作等课程。因此,在能力的助跑和兴趣的驱动下,这些学生往往能够在这些模块的学习当中展现出超群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3网络环境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差异化教学的实施路径

3.1设置分层教学的目标

起点、能力以及需求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倒逼着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改革。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能够以教学目标的分层为出发点,就教学体系及内容展开深度的改革。在这一过程当中,可从布鲁姆目标和最近发展区理论出发,对教学大纲进行深度的解读,在保障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的同时,为高中生的学习提供基础类、提高类及拓展类的课程,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达成多元目标下的素养提升[4]

3.2提供丰富多样的资源

教学目标上的分层,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教学资源的供给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在原有的教学大纲之上,就基础类、提高类及拓展类课程展开内容分层以及延展,让不同学习层面的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资源。可充分地借助互联网这一工具,实现对资源容量、表现形式以及供给渠道等方面的深度发展,让学生在丰富的供给中自由选择、自主探索。与此同时,在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当中,可尝试采用弹性化的教学任务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于分层化的探索中,学校对教师的教学思维及教学流程也要进行“松绑”,以驱动这一教学实践的深入开展。

4结束语

当前,高中生在起点水平、学习动机以及学习能力等层面表现出来的差异,以教学的分层来推进信息技术课程不失为一个良策。在这一教学过程当中,可充分借助互联网技术为教学所带来的资源、技术以及渠道等方面的优势,通过设置分层教学的目标、提供丰富多样的资源、落实弹性化的教学任务等手段的实施,来深化网络背景下的信息技术改革,推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兴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22):124-125.

[2]李自青.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差异化教学模式初探[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2):267.

[3]韩学昌.教育云环境下高中数学差异化教学研究[J].中小学电教(教学),2019(11):11-12.

[4]李晖.浅谈信息化背景下高中数学的差异化教学[J].新课程(下),2019(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