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我想带你们去看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8
/ 2

世界那么大,我想带你们去看看

王馨

攀枝花市第一小学校 617000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国一直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通过普及义务教育的立法,贫困学生国家资助体系的建立,我国教育事业获得了巨大发展,但我们国家的教育公平仍面临严峻挑战,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在教育资源和教学硬件条件上存在严重的不均衡现象,尤其是制约乡村教育质量的师资条件并未得到改善,乡村专业教师仍然严重匮乏(如【1】)

关键词:乡村教育;教育公平;教育资源

  1. 我的一年:

2018年9月,我自愿申请到去攀枝花市盐边县共和乡中小学校支教的名额,开启了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涯,作为我校的对口帮扶贫困乡村学校,共和乡中小学校一直都在发展中,学校建立起了文化墙,修建了大操场,每间教室都使用上了一体机设备,但是教学质量和孩子的学习资源匮乏却是让人很担心,我是一名专业的英语教师,到学校前,我了解到学校只有两名专业英语教师,而却有6个年级,到学校后,我被分到3、6年级进行小学英语教学,每一次给孩子们上课,孩子们的表现都让我刻骨铭心,尽管大多数孩子都是彝族,部分孩子汉语都仍然不理解,但他们每一次上课的状态和眼神都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对“知识”的渴望,从他们的“渴望”中和与孩子的交谈中,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还有了解外面世界的渴求,他们什么都不了解但什么都想去了解,他们身上追求真知的精神和品质始终让我很感动,让我充满了教育的动力,想给他们更好的教育,带他们看更加广阔的知识海洋,因此我尽力将每一堂课都准备得更丰富多彩。除了英语学科外,由于学校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也没有供孩子们感受音乐的乐器,虽然只能通过一体机播放音乐,但我可以播放不同乐器演奏的音乐,教孩子们认识不同的乐器,或通过自带乐器或自制工具,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魅力,提升他们对美的感知力。除此之外,共和乡中小学校有3个村小点,村小点离学校大约有2个小时车程,由于地处更加偏远,愿意待在那里的老师很少,因此每个学校只有两名教师,两名教师教学所有课程,英语学科则没有人会教学,孩子没有一点英语基础,因此每周二我会到学校所在的两个村小去给那里仅有的4个孩子进行英语的学习。

  1. 我的反思:

(一)现状和问题:共和乡的孩子们常年生活在深山中,大多都居住在共和乡周边偏远的小乡村,并且很多孩子的父母都在外务农,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管教,留守儿童占据很大比例,家庭贫困,孩子缺乏家庭管教,导致很多孩子出现了生理和心理问题,再者由于山路危险,交通不便,到稍微条件好一点的县城则需要3、4个小时的车程,孩子们难以走出大山,眼界狭窄,只能从老师口中了解外面的世界,没有获得增长他们见闻的更多其它渠道,因而也不助于他们的成长,无法适应当下的教育要求,达不到教育的目的,也让很多想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孩子力不从心,只能在贫困中挣扎,而师资力量的匮乏也制约了乡村教育质量的提高,尤其是一位老师身兼数职,教学上缺乏专业师资队伍,学生也学不到专业的知识技能,虽然国家实施了“特岗计划”“三支一扶”等政策,提高了乡村教师待遇,却无法改变教师向城市流动的现状,因此也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师资的流动问题。

(二)我的想法:1、就英语这个学科来说,我们可以运用直播技术,将双师课堂、专递课堂等优质的城市课堂资源通过互联网直播到贫困的山区学校,不仅孩子们能通过直播与专业课程经验更丰富的老师们互动博闻强识,线下的乡村教师们也可以通过直播与老师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术,课后通过与直播老师交流,或获取专业培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

2、就乡村教师们来说,我们也可以运用网络上的各种教育资源平台,类似于“四川省教育资源平台”,“一师一优课”“学乐云教学”等平台,寻找实施优质的教育资源,运用好资源,比如观看微课、录播课,运用好课件等提升自己的专业学科能力,从而将更专业的知识播洒给孩子们。

3、就图书资源来说,我们可向社会募捐各种适合不同阶段孩子们看的优质教育书籍以及课外书籍,英语学科可以选取能激发孩子兴趣的绘本,通过在学校建立读书角或图书馆或网上图书馆等方式,开展读书活动,鼓励孩子们在阅读中了解这个世界,增长他们的见识,让孩子们和这个世界连在一起。

4、乡村教师们要争取更多与专业课程老师交流的机会,加强教研学习,运用好可获取的教学资源,比如课件、期末复习可以使用的试卷练习题等,并结合孩子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运用,以提高教学质量。

5、利用好乡村的自然环境,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鼓励孩子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孩子的体质健康,好的身体素质是一切的基础,这也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体现。

最后,最重要是,希望有更多的教师能通过不同渠道,用自己的方式关注乡村教育并积极投身到乡村教育中,真正为乡村教育事业献出自己的力量,让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得更均衡,让更多的乡村孩子的能力能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最终孩子们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回报于社会。


参考文献:【1】王道俊 郭文安《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