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家国情怀在历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05
/ 2

志愿军家国情怀在历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马兆宏

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第一中学 666500

摘要: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高中历史教学中大力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培养当代中学生家国情怀是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志愿军 抗美援朝 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2017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历史学习诸素养中的价值追求目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所应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家国情怀是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价值关怀,要用人文情怀关注现实问题,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复兴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家国情怀在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中是最高层次最核心的素养,是历史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历史教育的终极目标。作为一个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历史教学中想方设法的渗透家国情怀教育,让历史课有故事有情感,有责任有担当,让历史有血有肉变得鲜活,赋予历史真正的灵魂。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建国伊始的立国之战,正义之战,是遭受百年屈辱的中华民族不畏强敌英勇反抗列强侵略的雪耻之战。在近三年的战争中,无数英雄儿女奔赴前线,舍生忘死保家卫国,书写了一曲曲英雄的赞歌。高中历史教师作为时代正能量的传播者,民族精神的讴歌者,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抗美援朝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结合多年的历史教学经验,就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抗美援朝志愿军将士的家国情怀,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 课堂里的嘹亮军歌

抗美援朝是人教版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6课的内容。课本内容设计不是很多,大多数教师在讲授本课内容时,主要就是结合课本让学生了解战争的背景、目的、经过、意义。很难让学生回到战火纷飞的岁月,深入体会打这场战争的必要性,体会志愿军将士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情怀,所以我在上本课时特别在导入部分设计了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的纪实影像,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悟历史。

当学生听到这首歌并跟着哼唱的时候,就会不自觉的被带入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遥想当年多少爱国青年唱着这首歌奔赴沙场加入了保家卫国的行列;多少纯真孩童把自己积攒的零花钱捐献给了国家;多少妇孺老姬没日没夜的赶做各种支前物资;多少志愿军战士爬冰卧雪,一把炒面一把雪的同武装到牙齿的美国侵略者英勇作战,取得了一次又一次战斗的胜利;唱着这首歌,从东北到内地、从城镇到乡村,处处迸发出高昂的生产热情……从此,这样一首振奋人心战歌很快就传遍全国,响彻祖国大地,唤醒了中华民族爱国热情,成为那个时代最强音。听唱完这首歌后,教师再结合抗美援朝战争形势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这场战争的背景和目的,战争的背景和目的就会很轻松的得到解决。

  1. 家书里的家国柔情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每一个参加抗美援朝的战士,都有一颗深深的爱国之心,其身后既有大国也有小家,有报效国家雄心壮志,也有血浓于水的儿女情长,为使学生能感受当时志愿军将士的家国情怀,和学生一起颂读英雄家书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男现在为了祖国人民,需要站在光荣战斗最前面,为了全祖国家中人等过着幸福日子,男有决心在战斗中坚持为人民服务,不立功不下战场。请家中母亲及哥嫂弟弟不必挂念。在革命部队里,上级爱戴如父母,同志之间如亲兄弟一般,一切在祖国人民热爱支援下,虽在战斗中是很愉快的。”——黄继光于1952年4月29日书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打响。19日晚,黄继光所在的第二营奉命向上甘岭右翼597.9高地反击,必须在天亮前占领阵地。眼看负责爆破的战友一个个倒了下去,离天亮只有40多分钟,黄继光主动请缨,带着手雷和两名战士爬向敌人的火力点,最后用血肉之躯堵住了敌人的枪眼---,牺牲时年仅21岁

“前些日子,我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明天就要出国打仗去了。听指导员说,侵略者在那里杀人放火,干尽了坏事……我恨死了侵略者。到朝鲜后我一定拼命打仗,不怕死,为了让所有的受苦人都能过上好日子,我死了又算个啥!”——邱少云于1951年3月15日书

这是邱少云一生中唯一的一封家书。两天后,1951年3月17日,邱少云所在部队从内丘出发,昼夜兼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

1952年10月12日,在执行潜伏突击任务时,美军燃烧弹落在邱少云潜伏点附近,火势蔓延全身,为避免暴露,他严守战场纪律,放弃自救,壮烈牺牲,时年26岁。

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在两年零九个月的战争期间,百余万志愿军战士保家卫国,直面生死,与家人唯一的联系就是通信。杜甫诗言“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其时家书的重量何止万金,它是连接战士与家乡和亲人的纽带,给予他们无穷的精神力量。70多年后,捧读这些沾满硝烟与血泪的战地家书,我们仍能感受到其中洋溢出的家与国、爱与思念、坚强与无畏、乐观与浪漫。对于远离战火的当代中学生,如果教师对于具有浓厚家国情怀的教学内容只是照本宣科,为考试而取舍,为分数而教学。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和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更不用说家国情怀的培养,爱国不只是口号,更不是空洞无物的说教。

三、影视剧里的英雄赞歌

近几年,国家开展了一系列的纪念抗美援朝战争的活动,拍摄了大量有关抗美援朝的纪录片、电影和电视剧,随着《三八线》、《跨过鸭绿江》、《金刚川》和《长津湖》等影视剧的热播,人民大众爱国主义情感和强烈的家国情怀又被激发出来。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紧跟时代脉搏,宣扬时代主旋律,历史教学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电影,然后让学生写观后感,通过学生所看所思所想,形成自己的历史价值观和对家国的深切认知。

四、英雄不能遗忘

一个不崇拜英雄的民族是没有灵魂和未来的,一个只捧明星和追网红的国家注定失去希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人民的胜利”。70年前发生的那场战争,是帝国主义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在美国悍然发动对朝鲜的全面战争,并不顾中国政府多次警告,把战火烧到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之上的危急关头,中国党和政府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果敢承担起保卫和平的历史使命。这是二战结束后第一场大规模的国际性局部战争,在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条件下,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正义旗帜,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九个月舍生忘死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这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弘扬和光大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进一步锤炼了经过严酷战争洗礼的人民军队,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军威,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战争奇迹。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谱写的壮丽凯歌,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和坚强力量,极大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极大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义事业,极大推进了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涌现出了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毛岸英等30多万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197653名志愿军战士为祖国献出了生命。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

[2]《人民日报》(1950年11月26日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