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选课走班”的有效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05
/ 2

新课标下“选课走班”的有效课堂

许存久

青海省海东市第一中学       

摘要:新课程标准最根本的理念是“核心素养”,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对文字的敏感程度。在核心素养的大环境下,本着让高中生理解文本,拓展文本,延伸到生活的原则,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就需要教师打造高效课堂,激发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全面提升整体素质势在必行。

关键词:核心素养 有效课堂教学 学科素养

高中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应该包括:对语句的理解与运用、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对形象思维的提升和对美文的欣赏与借鉴。高中语文的教学目标应该本着这四个大方面来深化完善。语文老师也应该以此为纽带,传递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享受语文,热爱文学。这是当前教学的基本方向和主要内容。针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高效课堂做以下探究,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新课标下“核心素养”的概念

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既包括跨学科核心素养,又包括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教学要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知识丰富、思维深刻、人性善良、品格正直、心灵自由的人。

(一)指向核心素养的学生学习方式:深度学习、非认知学习、 跨学科主题学习、 连接学习。

“深度学习”,是指将知识与技能在真实情境中用于解决问题,以发展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合作精神、交往能力以及“学会学习”等认知策略。

“非认知学习”,是指对“非认知技能”的学习。“非认知技能”包括“人际技能”(如复杂交往、社会技能、团队工作、文化敏感性、处理差异、等等)、“个人技能”(如自我管理、时间管理、自主性、适应性、执行力、等等)。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指超越学科界限,结合个人、社会和学科的需要,生成探究主题,围绕主题进行探究的过程。

“连接学习”,是指将高中阶段与大学、职业生涯和公民生活有机联系起来的学习。这类学习是帮助高中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职业世界和市民生活的基本保障。通过“连接学习”,学生可以形成和发展“大学知识”、生涯意识和职业能力、参与市民生活的能力。

(二)新课标下有效课堂

课堂的灵魂:相信学生、读懂学生、解放学生、激发学生、发展学生。即以相信学生、读懂学生作为实施高效发展学堂的前提;以解放学生、激发学生作为实施高效发展学堂的出发点;以成就学生、发展学生作为实施高效发展学堂的落脚点。

“高效发展学堂”的核心,在于把学习还给学生,让学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优化学堂结构,全面关注学生的学,让“学生动起来、学堂活起来、效益高起来”,一是让学生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二是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发展。

二、选课走班下核心素养有效的课堂教学

教学效益:是指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后学到的东西是有价值的、有用的。

教学效果:是指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后获得实际的发展。

教学效率:是指教学效果与时间和精力投入的比。重视教学效率的意义在于让我们不断思考如何改进教学以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后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

教学效益、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具有层层递进的关系,是打造基于核心素养高效课堂的基本思考路径。

课堂教学效益精准化,聚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效果实效化,落实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效率最优化,发展核心素养。

三、培养学科思维品质,形成学科素养

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引导者,是学习过程的参与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者,教师的职责是启发、引导,点燃、唤醒,唤醒每一个学生幽闭的心智。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语言优势,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通过置身诗景、缘景明情,品味其中的深意,并加以自己的注解来理解语文。

例如,在陶渊明《归园田居》的学习中,“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一句,形象生动的描绘出了乡村生活的惬意,仿佛远处的村庄里炊烟袅袅的场景就在眼前一般。“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一句道出了陶公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黑暗的官场让其厌恶,田园的自由,无拘无束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被官场困着的陶渊明。在这篇文章的学习中,老师可以起到引导作用,通过有感情的阅读全篇,利用语言的魅力让学生沉浸在这个大背景之下,再解释一下文章大意,提出问题供学生讨论,来进一步对其理解。

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维“思起于疑”,疑问是学生思维的触发点。没有问题就没有真正的思考,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创造。

1、善于从教材、参考书、学生的实际提出问题

教师要善于提问、设问,首先要有驾驭教材的能力。善于筛选出最宜选用本模式的教学内容,然后对哪些适用本模式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方面的详细思考,对每一节的内容进行充分准备,使问题材料多,问题情景佳。

2、围绕教学任务设问:一是适度,设置问题紧扣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做到难易适度;二是有梯度,问题的设置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三是问题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注意广度和深度。广度上,面向全体,尽量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训练的机会,使学生学有所得,第三要有充足的信息来源(问题材料),教师可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直观的实验、趣味无穷的漫画、幻灯、投影、信息技术手段等给学生提供大量信息,发动学生充分利用手中的教材、参考书、图表获取信息,我们特别倡导要充分利用“新、趣、奇、疑”的自然学科的特点设问,利用漫画、诗歌、对比、拟人等多种形式提问,使问题情景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核心素养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必不可少。重视阅读,注重探索语言的魅力,懂得适当调动兴趣种种方法,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提升学生对语文的理解,对独特的母语产生共鸣。做好这些方面,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金凯打造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0(04)

[2]张晓红.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模式下的班级管理问题及策略[J].

[3][3]雷中怀.新课改背景下实施“选课走班制”的路径探索[J].

【许存久】 男 青海乐都 出生于1972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中学高级教师,就职于海东市第一中学。 地址: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沙坝新校区 。

青海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高考改革“选课走班”教学组

织策略与优化管理研究 20QJG25